真凡

举头望星空,
问心求义仁。
此间有真意,
幸愧共凡尘。
个人资料
正文

成长小说连载-《念》 第十四章 出国愿(3)

(2025-02-18 10:08:44) 下一个

鸡鸣寺可能是南京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了,游客比我们研究生班之前郊游时去的那个栖霞寺和另一个供奉着众多抗战阵亡将士灵位的灵谷寺要多多了。可能是因为鸡鸣寺更靠近主城区,菩萨们也沾了地利的光吧。

鸡鸣寺依山而建,坐落在市区的鸡笼山山坡上。我们和那些熙熙攘攘的香客们一道,从山门开始拾级而上,一路爬着台阶,经过大悲殿、大雄宝殿、毗卢宝殿。那些黄的墙、黑的瓦、红的梁,还有风中飘荡的五色小彩旗和各种祈福符,看过去倒也别有意思。

他们几个可能来过,不像我这样到处打量。老实说,我对这个寺庙和里面的人比庙里的佛像更感兴趣。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的塑像,在此处和在别处差别应该不太大,反正都是人建的。后人去敬拜前人建的这些塑像,求佛和菩萨保佑,在我看来,有些可笑。这么想着菩萨和佛祖,突然我脑子里跳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诗。当年的济公老和尚,不拘这些外在的东西,倒是求心中佛去了。求心中佛,那不就是求自己内心吗,拜不拜佛像又差别在哪儿呢。

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冒出头了以后,我悲哀地发现,道理我都懂,可是这过去的两年,自己怎么就走岔了呢?我是没有求诸内心了吗?古人说,知易行难;古人又说,知难行易。具体哪个对,估计还得看人。有执行力的人,该会知难行易:捅破窗户纸了,剩下的干就完了。而像我这样的自律性和执行力都差的人,看了这么多哲学书,拿来指导实践,还是一沓糊涂,多半是知易行难,属于行动的矮子,真是悲哀。

绕过那七层八面的药师佛塔后,我们来到了寺庙的最高处,右手边一面硕大的黄墙上题着四个大字:“鸡鸣香海”;靠墙的一侧,一个直径三四米的巨大香炉里,淡淡的烟雾缭绕,烧尽的香梗子插得密密麻麻。

马晓昆环视一圈后,看我空着手,问道:“你怎么没拿香?” 

我摆摆手:“我就不了,我看你们拜吧。”

那边,李桓和伏彤已经在香炉旁喃喃自语,然后恭恭敬敬地把香插上了。马晓昆也去把香点上,然后依样许愿,上香。

“咋样,现在和菩萨聊过了,放心些了没?”我逗他们道。

“求的就是个心安。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伏彤看着我,笑着说:“像你这样的,求了菩萨也不灵,谁叫你心不诚呐?”

我笑笑,没有反驳他。我指着香炉:“你看看,来许愿的人还真多!”

“哎,谁没个烦心事儿呢,没地方说去,求求菩萨也好。”李桓说。

李桓平常话不多,今天倒是难得这么说了一句,让我有些感慨,也许我们每个人,其实多少都有些挣扎。只不过我这两年,挣扎得激烈了点儿,没想到菩萨这里来说说,倒是去心理医生那里说说了,也是无奈之举。

“你们这香要花多少钱?”我又好奇地问他们。

“你只上线香的话,那是免费的。据说以前是按照香的粗细收费,后来为了减少污染,都不卖粗的香了,线香也就免费了。”马晓昆解释道。

“那他们不是不赚钱了吗?”我很好奇:“那怎么能运营得下去呀?”

“你看你不懂了吧?香客的供奉,捐到功德箱里的可多了去了。还有其他周边产品呀,开光的符什么的,也是收入呢。”伏彤说,依然笑嘻嘻的。

“隔壁的钟楼撞钟祈福也是要捐功德箱才可以的。据说每个节日的抢先撞钟,都是价高者得,抢手得很。”李桓也插了一句话。

这些说法让我瞬间打通了认知的盲区,原来还可以这么搞!不过我很快明白了,佛门圣地固然神圣,僧人们还是要吃喝拉撒,没钱是万万不可以的。纸面了解的佛学,和现实中的实践,是两个又关联又不尽相同的东西。这也难怪,我就算读过不少哲学,但要是不会在生活中实践的话,那就还是白搭。

 

从鸡鸣寺上完香后不久,马晓昆就第一个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多伦多大学的。他看到我,逗我道:“菩萨允诺我了吧,回头我得还愿去!你看,你不去就现在还没消息吧!”

他这么一说,我没生气,反倒是乐了:“你个势利的家伙!你是说,要是没拿到录取通知书,你就不去给菩萨还愿了?”

虽然不喜欢去烧香拜佛,我对佛的慈悲心其实也没那么反感,只是光拜有什么用呢?佛的慈悲心得靠人才能实现,而人群的各种奇特行为总是会刷新我们的认知。这不,我们一边等待录取通知,一边就看着海峡另一边的热闹的领导人选举。那边独立倾向更明显的领导人陈水扁,上一次还是借着连战宋楚瑜分裂的契机,拿着不到一半的票就惊险上台,而这次,居然靠两颗诡异的子弹,成功击败呼声更高的连宋组合,意外地连任了。

南京城是民国的故都,对海峡那边的选举注意力自然比别处多了一些。意外的结果出来后,小水仙上一片失望,那个《中华民族颂》的歌曲,在小水仙的海峡版块刷了屏。大家都感慨,这次大概真会宣布独立了吧;那个岛居的前政权孑余,终究还是要亡了罢。

大陆会不会动武,又成了人们新的猜测;毕竟八年前我在中专那会儿的第一次开放“戒严”后的选举,可是炮声隆隆,打了好多导弹试射呢。反击外敌侵略的战争和防止分裂的内战,固然都有正义性,给我感觉还是有着一层深深的悲哀。

读本科时,生态学课老师说,种内竞争的惨烈不下于种间竞争,我觉得那真是一点儿都不错。可是,人类不是万物之灵么?人不是该超越动物性么?我总是希望,理性和智慧最终能战胜小格局的私欲,人类最终不需要兵戎相见也能融为一体。哎,当政治家,需要考虑的可太多了,幸好我不是。不然,以我现在的情感控制力,操心到死估计也没法保持足够的智慧和理性,挑不起这个担子。我又想,这种兵戎相见的场景,哪怕佛教盛行的南朝和唐朝,也照样免不了。可见没有人们的发自内心的接受和实践佛教这种渡己渡人的情怀,光靠佛的慈悲心的话,那是什么用也没有的。

就在这感慨中,几天时间过去,我也拿到了一个美国那边的博士学习录取通知书。那是从路易斯安那州的普罗旺斯大学发过来的,要我在四月十五号前决定接受还是拒绝。跟这个录取通知书差不多同时候来的,还有北边芝加哥的另一个大学所谓的候补资格通知书,就是说,如果前面录取了的人不去的话,我就有希望被录取。既然有了普罗旺斯的正选,我就不去理会那个候补了。

拿到这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我心开始怦怦直跳,那个压着的想法突然从脑海深处推开阻隔,冒到脑门前来:要和魏潇联络,告诉她我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如果说之前我的沉默,还是因为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出国的话,现在录取通知到手,作为朋友,我至少可以告诉她一声吧?怎么着当初也是出国英语培训班的同学一场呢。

自从那个中秋生日她的意外来电以后,我们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认真地聊过天了。她现在该已经快要拿到双学位了吧,那个她的男朋友,还在谈着吗?说不定她现在又单着了呢?

这么一年多过去,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同的女孩子,我发现,到头来那个让我最牵挂的人,还是魏潇。她就是一个标杆。所有我后来遇到的女孩子,都被拿来和她比较,最终,她还是最好的那个。这个总结让我心里一阵悲凉:我还是没有办法忘记她。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留下的那个清丽温婉的邻家女孩形象,不但没有随着时间而模糊,反而像钢印一样清晰起来,让我泪水突然涌上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忘情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FrankTruce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黎程程' 的评论 : 哎,目前还很难讲呢,这俩人还是差了点儿好的契机,看男主继续如何努力吧,虽说事在人为,还得看天意呀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念念不忘的还是魏潇,真芳最后会不会如愿以偿?
FrankTruce1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还有这种好事?那我们看看会不会被你猜中哈:)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没想到魏潇始终不肯退场呢。如果这时候她男友分手,也在办出国的话,真芳一定认为是菩萨显灵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