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提高认知,消除恐惧,由幼儿成长为成熟的成年人。
原始的不装<->装 ->不装 的过程就是提高认知,从无意识->意识到,但害怕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的成长过程。
原始的不装 (幼儿/小人/恶人) -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不考虑后果
装 (伪君子)- 意识到后果,害怕或不能,不敢承担后果
不装 (成熟的成年人/真君子)- 意识到后果,敢于承担后果
对政客来讲
政客里的“小人/恶人”会把心里的轻视,歧视,敌对公开的,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政客里的“伪君子”也许心里想的和“小人/恶人”一样,但会认知到表现出来会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而选择不在公开场合说/做(也许会偷偷摸摸做),这就是“小人”和“伪君子”的差别。
当然,我们都希望我们能选出 “真君子”的政客,讲道理,有信誉,言行一致,尊重他人,敢于承担责任。
人和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就是人认知的进步
同理,对丛林法则(动物属性)和人类文明
做过父母或养过家禽和宠物的人应有体会,和幼儿,动物是无法讲道理,讲信誉的。其需要的是重复,持续地训练。
讲道理,讲信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是人类理性认知,发展的结果。如果人类还愿意继续和平相处,也就需要脱离动物性从幼儿成长为成熟的成年人,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以对火的认知为例,人不能仅停留在对火的恐惧里,看到火就像其它动物一样本能地逃避,而是通过对火属性的进一步了解,认知到火还可以为其所用,成为攻击其它动物,保护自己的工具。
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认知自然,认知自我的能力,从现象了解本质,从而逐步消除由无知产生的恐惧。
罗素在【Mysticism and logic】里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不能是创造未受过教育的人所缺乏的任何原始冲动;其目的只能是通过增加随之产生的思想的数量和多样性,以及通过展示哪里可以找到最持久的满足感,来扩大人性所提供的范围。教育的目的就是阻碍或消灭天性(原始本能和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