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I?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代表人工智能。它是指通过计算机演算的优化,让机器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等。AI系统可以执行部分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例如理解,语言交流、识别图像以及基于数据进行预测。
目前,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AI的发展势头犹如破土的竹笋,节节高。从目前AI学习,分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充分显示了AI强于一部分普通人学习能力的优势,不少人在担心,AI会不会取代人?硅胶人会不会取代碳基人?
人和AI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呢?
人和AI最本质的区别是自主创新和改变,而人类自主创新和改变的动机与情绪感受和个人主观体验有着密切的关联。
人是所有生物生命中进化到食物链顶端的高级生物。与其它生物一样,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和信息管理及协调,使生物体本身能够通过改变来适应各种生存环境并通过遗传存活。生命的信息管理和协调是通过身体内的神经系统,而神经递质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信使。
那些没有像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有中央大脑的生物,仍然拥有遍布全身的分散神经元网络来传递信息,行使功能正常,但简单的信息管理及协调。
为了适应和在更为复杂环境下生存的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就进化出了中央大脑,通过神经递质化学信使,协调全身的神经元网络来处理更复杂的感官信息并做出决策。
而人极大优于其它生物的地方也正在于人的大脑,尤其是大脑皮层,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更大、更发达。更大的皮层允许更复杂的神经连接和更强的对复杂信息的管理,协调能力。
简单地说,从进化的角度,人脑分为现代脑和原始脑两部分,而人脑优于其它生物脑的正是我们的现代脑,参于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更复杂的逻辑推理,计划,决策、解决问题和控制冲动。其特点是:反应缓慢,更审慎。而原始脑主要负责基本生存功能,掌管情绪、及本能行为,例如:在危险情况下感到恐惧,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或对感知到的侮辱做出愤怒反应。
由原始脑掌管的情绪是驱使人以某种方式行动或改变他们目前行为的强大驱动力。 在【聊聊 “情绪”及“情绪价值”】这篇文章里提到:情绪是人的大脑潜意识通过对事件或环境的解读而产生的生理不平衡,例如,当人感受到不被尊重而愤怒时,人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等,其目的是通过生理不平衡让人意识到,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人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快乐、愤怒、悲伤、无聊或沮丧——做出决定。现代脑的进化让人得以更好的理解,认知外在和内在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关系,从而帮助人做出更符合个人整体利益的决定,但其目的仍然是帮助生物人体能够适应并通过遗传存活。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DNA不同,经历不同,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每个人对存活感受的威胁,愤怒,对存活感受的快乐等会很不同,所定义的如何能让自己存活,活得更好也会很不同。由此也决定了人对自身不停改进的动机由每个人的情绪和主观体验及认知来决定的。
AI是人类创新的,其目的是帮助人类更有效地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人试着用AI来模仿人脑中部分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能更快速地处理海量数据,并从数据中识别人类可能忽略的模式;能以超越人类的速度和准确性执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运算;能更严格地遵循预定的规则和算法来执行具有明确参数的任务。即使在目前最前沿的大型神经网络中,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多层“隐藏”处理(类似人类的潜意识),也会因所接受的训练数据偏差造成偏见,以及从数据中学习并调整其参数以提高其性能,但其主要功能仍然是根据人设计的模型所预定义的规则和算法来执行具有明确参数的工作。AI缺乏由人类原始脑带来的本能,个体情绪,以及个体的主观体验,从而缺少由此带来的自主创新,自主改进让自己存活,和存活的更好的动机。
也正因为人受情绪的影响,会因情绪的左右而产生极大不确定性,而根据模型设计,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AI正好弥补了人的不足,能更好地将人从重复,繁重,危险等工作中解救出来,从事更多需要自主创造性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犹如人与人的竞争,与其它生物,与大自然的斗智会极大提高人的认知能力,AI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帮助人提升人的学习能力,提高人对自我,对大自然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改善人的自主创新和改变能力。
由此,从目前AI的发展来看,AI取代人的可能性极其渺小,但一定会极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的发展,让人类的未来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