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正文

《虚幻的人性 28》

(2025-11-11 21:40:52) 下一个

宗教信仰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类意志的表现。叔本华曾经就人性有过一段深刻的描述,人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就产生了痛苦,而在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就是空虚和无聊。人生的过程就是在欲望驱动的空虚和痛苦之间不停的切换。而人生的尽头是死亡,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最大的恐惧和空虚。这是一个两难境地。宗教就产生了。人们构想了来世和天国,完成了为自己挣脱出痛苦和空虚的救赎。绝大多数人的人生是痛苦的,都寄托于佛的来世,彼岸和耶和华的天堂。留恋现世的只有少数人,如比像蚊群一样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皇帝们。他们相信道教的长生不老。对权力的掌控和眷恋让他们不承认人都是会死的真实。恰恰又是方士炼出的具有强毒性的丹药让他们过早死去。如果秦始皇不在壮年早逝,能够多活二十年,中国的历史将很不一样。

其实,宗教信仰的意义在于人的现世,使得人们有了面对苦难时的勇气和面对不确定性时心中的安宁。人的意志,在超于生物层面上,接过基因的使命,让人更加顽强地生存。宗教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寄托。新教徒们来到新大陆时带着火枪和十字架。中国人移民到美洲,也建了不少的佛寺。最大的一座是位于洛杉矶的佛光西来寺。最近,一座大型的印度教神庙在东岸的新泽西州落成,成为印度教徒们的祭拜场所。更不用说每个城镇里都有的基督教教堂。意志产生了寄托,意志本身是一种期盼。我们可以罔顾事实,构造愿景。有历料说明耶稣出生的时间在春夏之际。而圣诞日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因为那天接近冬至。从那天起,黑夜越来越短,白天越来越长,是希望的开始。我不知道人是否可以选择信仰。一旦信仰,就会毫无保留。没有人能够置疑一个信仰者心中的释迦牟尼或者耶稣创造出的神迹。

任何宗教都有教义和仪式。成熟宗教更有系统的理论。这与科学理论没有区别。哥德尔证明不存在任何完全完备的理论。其根源不在于数学和逻辑结构,而在于人的意识的本质。任何宗教理论也不可能完备,解释一切。所有的宗教在各自发展历史上都有很多次的教义争论。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实质上是权力的冲突。人的集体意志的表现就会有权力的争夺。作为意志的宗教在本质上与权力无法分离。宗教的统一和分衍都是权力使然。由宗教引发的战争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也发生过很多次宗教意义上的战争。其血腥程度不亚于欧洲和其它地区,甚至更惨烈。这个我们可以以后再论述。权力冲突的最终结果是达成社会的秩序,就像海洋终究从湍流形成稳流。因为秩序,社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规范。这些又以神或者上天的名义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比如摩西十诫和宋江的替天行道。人们需要施善行和交教税而得到救赎。

人类信仰也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当这个高度社会性的小小星球进入到科学时代时,我们的信仰又会怎样发展呢?在十九世纪,大同教在伊朗悄然兴起。创始人巴哈欧拉试图融合包括佛教在内的所有主要宗教,形成一个倡导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的不分种族,民族和阶级的普世一神教。现在大同教的信众有近一千万人。孔德曾经提出人道教。那是一个以利他主义和道德管理为原则的无神信仰。我们现在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中常见的利他主义一词由他而来。人道教和我们早就有的儒教有什么太大区别呢?

于我看来,宗教信仰在科学时代最大的困难是对神的定义。古代人可以很肯定神的存在。他是创世者,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无所不能的万能者。现在,我们知道原先以为的超自然现象有其自然规律下的原因。我们掌握了原先以为只有神才拥有的能力。我们能创造原先以为只有神才能完成的奇迹。如此,神变成没有必要了。所以,现代社会中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无神论者。道金斯就是一名无神论者。但是,虽然我们对自然和人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物质以及自然世界运行的规律,我们仍然无法对世界有终极的理解。自然在人类认知能力之外一定会是一个神秘又神奇的存在。神可以不再具备超自然性,依然可以是那位创世者,自然规律的构造者。这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爱因斯坦所说所想的神也是这个意思。如何说来,这样的神已经超越了我们对神的通常的理解。神不再直接施力于人。威尔逊在神是否存在的问题上表明说他没有答案。我也是一位不可知论者。

—写于2024年4月27日(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