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一度想弄究竟未来做一个怎样的人。最大的启发之一来自马斯洛的心理学。他的理论是很严肃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样把它作为人生哲学,尤其在当时那个全社会启蒙的时代。现在看来,马斯洛仍然有他的意义。而我自己在经历这么几十年之后,也有了更多的理解。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好几个层次,从底层从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阅读全文]
我们的记忆有多种形式,也普遍存在于我们脑部的大部分区域。前额叶皮层是哺乳动物最后演化形成的大脑新皮层。它掌控着我们的认知行为以及组织协调脑部的其它行为。前额叶皮层因此而具有短期记忆功能。我们在一生中会学会很多技能,比如骑车,游泳,和弹琴。它们属于长期记忆,存在大脑的基底区神经核团和小脑里。这些技能一般很不容易丧失。但是它们不呈现在[
阅读全文]
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为了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学习带来的这种改变最终要落实在我们的神经系统。早在194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认为沿神经传导的冲动改变着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网络系统,促成新的从激励到反应的神经路径以及更高效率的传递。这个新的神经系统构建在我们的认知和意识上就是记忆。到1999年,坎德尔在分子生物学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记忆[
阅读全文]
学习从接收信息开始。信息最本质的形式是感觉神经元细胞上的激励。卡哈尔很早就猜想神经传导的冲动会增强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神经学家开始意识到神经激励会让神经细胞和突触产生变化。坎德尔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除了音乐,维也纳有几百年多重文化的传统。仅近现代的一百年里,维也纳出现过众多杰出人物,包括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阅读全文]
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是与外部世界的一种交谈,一种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在感知中,我们着重于外部世界对我们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接受外部世界的作用,即所谓的信息。信息本身不是物质。它只是外部世界整体上的或者局部的物质状态。但信息的载体是物质。信息是进入视网膜的光子携带的红色和味蕾上化学分子携带的甜味。信息必须具有内禀价值和作[
阅读全文]
真正意义上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和鲜,来自味觉细胞对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反应。这些味觉细胞主要分布在舌头表面和口腔后面的会厌部。味觉细胞生命周期很短,大概两个星期更新一次。钠元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味觉细胞上特定的钠离子通道。当钠离子达到足够浓度时,钠离子通道打开让钠离子流入。味觉细胞膜产生电势差,促传钙离子流入,引起细胞底[
阅读全文]
人身体冷暖的感知属于体感的一种,也像触觉一样发端于感觉神经元细胞。这些神经未梢的细胞膜上嵌有感受器,对温度梯度产生反应。感受热和感受冷的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冷感神经末梢在皮肤下浅层,热感神经末梢较深。冷感神经的信号传导比热感神经更快。所以,人对冷更敏感。冷热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和触觉一样,最后投射到大脑的体感皮层。我们还有疼痛的感觉。[
阅读全文]
相比较于视觉,我们不是那么相信听觉。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不仅仅是因为语言表意上不够精准,不够真实,有时候不想真实,而且是因为声音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本来就是碎片的,离散的。视觉却能够给我们表述一个更清晰,更完整,更系统的外在世界。这是生命演化的一个选择。别的生物可能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大多数的蝙蝠视觉很差,但是听觉很好,而且发明了[
阅读全文]
姜萍的事经历了四个多月的寂静之后算是有了一个交代。原本只是青萍之末的空气微微拢动,让一连串的人嗅到了名和利,以及宣泄的机会,就有了一次集体的狂欢,最后一地鸡毛散去。虽然流与清描淡写,达摩院这次为挽回一点公信力,鼓起一点勇气承认了这个错误。因为它没有权力惩治其间任何有过失的人,这件事最后会像已往的经验一样不了了之。我不想谈这件事的社[
阅读全文]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另一个重要路径是听觉。这时信息的载体是声波,由空气或者其它介质传播的机械振动。类似于视觉,人类具备了一对精密的听觉感受器,人的双耳。人耳起源于鱼用于呼吸的鳃裂。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器官转变出不同功能的情况。不同的器官也会经常演化出同一种功能。当声波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连接着中耳中的三块听小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