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VC(风险投资)风格的五年周期投资策略说明。
采用的投资方式很接近风险投资(VC)的逻辑:
一次选择少量(通常 5 支)具有超高增长潜力的公司,
把启动资金均匀分配投入,然后长期持有约五年。
目标是让其中的少数赢家带动整体组合的高倍增长。
只要有两支股票在五年内上涨五倍,即使其余三支全部亏损,
整个投资组合依然可以实现翻倍。
选股标准
优先关注CEO的能力与愿景。我认为一家公司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掌舵人是否既有远见(visionary)又有资源整合能力(resourceful)。
其次关注财务结构、增长潜力和产品竞争力。
我投资苹果是因为乔布斯、谷歌是因为施密特、亚马逊因为贝索斯、特斯拉因为马斯克、英伟达因为黄仁勋、Palantir 因为 Alex Karp。
投资周期
每一轮持股周期大约五年。
在此期间不频繁操作,不择时,不补仓,也不短炒。
到期评估:若某公司已达到预设目标(如上涨五倍),则逐步退出,把资金转向新一轮潜力股。
容错机制
分散在五家公司,即使有一半失败,只要少数成功者达到高倍收益,整体仍能获得优异回报。
这种方式对市场周期的依赖较小,主要依靠个股长期成长。
资金管理
账户中剩余现金放入指数基金(如SPY、QQQ等),作为“蓄水池”,既能获得市场平均回报,又能随时支援下一轮投资。
自 2005 年起,我的原始资金19 年增长近 30 倍,年化收益约 20%。
期间我未追加资金,完全靠复利滚动。
投资风格极度“懒”:选好股票后通常两年以上不调整。
例子:PLTR 在约 40 美元买入后长期持有,虽错过加仓机会,但整体仍然达到高倍收益目标。
目前看好的公司包括:
Tesla(TSLA):多赛道成长潜力与强大执行力。
Palantir(PLTR):AI 平台化与政府/企业双增长。
项目 | 特征 |
---|---|
投资理念 | 少量重注 + 长期持有 + 高赔率覆盖亏损 |
投资周期 | 约 5 年一轮 |
主要判断 | CEO 能力与公司长期增长潜力 |
操作频率 | 极低(每两年以上调整一次) |
风控方式 | 分散化 + 指数蓄水池缓冲 |
目标回报 | 五年 5× 以上的潜在收益 |
过往表现 | 19 年 ≈ 30×,年化约 20% |
优点 | 简单、省心、长期回报高 |
缺点 | 需要耐心与高波动承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