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变指股定投策略,清空了QQQ
1.这次感觉不一样
同一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行为具有潜在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老川同样如此。我作为independent,过去并不黑他,但近日对其国际政策提出了批评。同时,我最近一直在仔细观察和掂量他可能的国际经济政策。三天前4月2日,老川对全球各国范围实施大规模新关税政策,随后两天内指股暴跌10%左右。鉴于此,我本人作出了一个决定,在两天里清空了我所有的纳指指股QQQ(包括401k中类似的一个fund)以及已经握了14年的AMZN(亚马逊,我唯一的个股),账户中只保留了黄金ETF(IAU)。
我不是因为惊恐。我是非高薪工薪阶层,财富不多,但正常股市大调整,跌它个 20-30% 也不至于让我睡不着觉,2008年那次跌去一半也没啥。去年8月初股市回调时,我写了一篇博文《股市调整开始了,说几句》,文中最后3个字是“请淡定”。然而这一次,从理性方面我很难“淡定”。因为它不是通常的股市回调,而是牵涉到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它将很快与国际关系、党派争斗、通胀、失业率和GDP纠缠在一起。至少在中短期之内(且定义今明两年),我对这种“政治经济”的表现不看好,我判断如果不采取行动,自己的财富增长的概率远小于财富下跌的概率,所以我下决心采取行动。
2. 川普搞全面贸易战的初衷
川普长期以来将关税视为实现America First的重要工具。他一直认为,通过对进口商品加税,可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早在40多年前他刚刚出名上电视的时候,他就说美国马路上日本车越来越多,是因为关税保护不够。
老川使用进口税工具的另一个原因是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他对贸易逆差问题很敏感(比如美中之间的逆差2024年为2700亿美元)。他认为外国低价商品倾销到美国,损害了美国经济利益。而通过加征关税,他试图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这样进出口双方都要进行调整,包括一部分产业回归美国, 进而美国就会 rich again,great again。
老川还希望通过全面关税调整,重塑全球供应链,鼓励企业迁回美国或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地区。老川这次对越南征收46%重税,就是他这种愿景的反映,目的也在打击中国供应链的延伸。越南马上认怂也是有深意的,除了自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民生的考虑(双边谈,共同降税)之外,越南政府希望借机把一些中国的生产基地引到越南去。
3. 老川的偏执和可能的失算
进口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征收的税。老川却坚称增加的关税费用由出口国承担,这是不对的。中国企业已经卷得不行,没有什么降价空间,而有很多东西短时间找不到替代。如果这种情况下进口商又不减少自己的利润,那么美国消费者只能出更高的钱去买,涨价的那部分,等于直接给了山姆大叔,由老川去分配…… 所以,通胀加剧,恐怕是几周以内就能反映出来的后果。
也许神经系统老化了,老川不仅不能吸取教训,而且感觉自己简直跟上帝一样。他心中恐怕是假设高关税能迫使他国妥协,但多国已表明将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已经反制,欧盟很可能也要有一定的报复。如果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等也加征一些关税的话。美国正常的农业和高科技出口产品将受影响,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孤立。
中国不认怂,已经反制报复了。老习要面子、似乎又有底气。中国产业链完整,中低端可以自给自足,高端差得已经不太远,可以对付。在中国那个体制下,事情比较魔幻,比如青年实际失业率远超过20%,以及股市多年在最高点的一半以下,这都不是事儿。必要时,人民可以吃着草、满怀豪情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跟美帝死磕,这种情况有可能超越老川的认知能力。
另外,老川期待关税能推动制造业回流,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老川到底明白多少要打个问号。比如原来一辆丰田和一辆福特都卖3万,福特没有丰田卖得好。现在老川给丰田加了重税,价格提高到4万。问题是,福特不能保持3万原价,它有很多的零配件是从国外进口的,现在要交高额的税,所以整车也要卖到3.5万,于是老百姓要么多花钱(不管卖那个牌子),要么继续开自己的旧车。从宏观上讲,两者都是新的经济问题,对美国都不好。
4. 高关税对心理因素以及对通胀、失业率和GDP的影响
全面提高关税的直接效应是心理恐慌(以股市大跌为标志)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这些因素又和通货膨胀、失业率升高、GDP增长减速(乃至负增长)、联储介入等因素缠结在一起,相互强化。到一定程度(目前已经不远),人们在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乐观情绪和AI等新技术带给人们的景愿都有可能烟消云散。
通胀问题前面已经说了一些。如果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反制,美国企业、零售业恐怕不得不将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是所谓“输入型通胀”。能源或金属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对整个社会带来通胀压力。
随之而来,失业率是一定会提高,只是不知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我熟悉的一个200人的私企,一直对雇员不错的,最近给65岁以上雇员发package建议走人,是管理层提前布局。关税提高可能对一些行业造成冲击,因为进口成本上升会压缩利润率,这样就导致企业减少招聘或裁员。同时,反制关税可能削弱美国出口的竞争力,比如相关如农业州的就业可能受到打击。
当然,如果关税政策加速了制造业回流,长期可能创造就业机会,比如钢铁和汽车工业。不过,这种正面效应需要时间显现,而且是不是流回美国很难说,因为美国的人工太贵了,而踏实干活的如今也不同于老一辈,不少人干活儿不给力还难伺候。
未来一两年,GDP大概率会受关税政策的拖累,因为进口成本上升会抑制消费支出,而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近70%,如果消费疲软,经济增长必然受拖累。而别国反制造成的出口下降,也会减少出口对经济的贡献。 仅中国一国的反制就足以给美国GDP造成压力。如果欧盟和加、墨、日都反制的话,美国很可能将陷入经济衰退。老川拿大棒子吓唬人这一点很不好。吓唬一两个小的,把人家吓唬怂了(心里也是草泥马),世界也不觉得他赢了。他拿大棒子吓唬全世界是有风险的。如果主要国家不吃他那一套,他就把美国国运给输掉了,这是我最大的不安。
5. 对中短期未来的预测:
我斗胆对未来1-2年的经济和股市作一个预测。两者在未来的一定时间里有高相关,华尔街的反应能较好地与经济数据契合。刚才听到因为股市下跌,老川让Jerome Powell降息,老包拒绝。老包是对的,降息并不直接阻止股市下跌,反倒产生新的风险。
A.有惊无险(概率 20%)
贸易战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在3个月内缓和。部分遗留问题则通过财政刺激(如基建投资)抵消冲击,通胀和失业率仅略有上升,GDP保持1.5%以上的增长。
这样,即便考虑短时间内继续有波动和不确定性,S&P500最低也不至于跌破4800点。【S&P500于2024年1月跨越4800点。】
B.经济明显放缓 (概率40%)
贸易战中等强度,关税覆盖约一半进口商品,对方也反制。这时通胀可能达到4%以上,失业率5-6%,GDP增速0-1%,但至于不陷入衰退(定义为连续两季负增长)。
这种情况下S&P500不至于跌破4000点。【S&P500于2021年3月跨越4000点。】
C.出现经济衰退(概率30%)
贸易战全面升级,关税覆盖80%以上,反制加剧,全球均出现经济衰退,通胀突破5%,美联储被迫加息(但加息对滞涨是两难的),失业率7%以上。GDP增长跌至连续负值,衰退发生。
这种情况下S&P500也许不至于跌破3000点。【S&P500于2019年9月跨越3000点。】
D.出现严重经济衰退甚至其他不测事件(概率10%)
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陡然改变历史,这在过去出现过许多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出现严重经济衰退、美国或世界出现不测事件的概率肯定不是“几乎为零”的。很多时候,一旦过了某个节点,不经历个天翻地覆正不过来。
【作为参考:S&P500于2017年8月跨越2500点;于2014年9月跨越2000点。】
6. 进一步的思考
但愿我多虑了,实际的结果是上面的“A”,这样本次跌宕对即将或已经退休的大哥大姐们的影响不那么大,也使我过去的一篇“预期”文最终有实现的可能。然而,前面10年股市的贪婪为大跌准备了条件,而川普2.0的做派又出乎全世界的预料,因此股市未来的三年不平静的概率较大。
过去的5天,只是过去5年的一瞬间,因此,最后这两天即使是悬崖似的下坠,在大的尺度上,特别是总体牛市的的背景上算不了什么(如在看一下下面30年的变化就更清楚)。既然感觉如此不详,那就“断腕”吧。这其实是一个理性的决策问题,决策是根据概率作出的,即我上面A-D的分析。
我过去曾经讲过,如果仅仅设一条线,比如下跌12%就跳车,这个谁都会。但究竟是锯齿的底部还是深沟的开始、以及什么时候再上车是很难解的。不论是新冠刚开始时的那次暴跌,还是去年8月那次调整,我都没有考虑“跑”,部分的原因也是如此。这次因为对老川的“政治经济”太不踏实,就事前研究了一下,发现在我公司可以选择的401k的funds里面,有一个是long/short 对冲的,牛市、熊市都可有正的收益。进一步寻找,我发现ETF里面也有这种long/short型的。这类投资方式,我本人不擅长。多交一点手续费(相对指数ETF)让专家做去吧。于是乎,我卖掉了我的QQQ和AMZN,换成了long/short型fund(在401k中)或同类ETF(在Roth IRA中)。因此,我还是在投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将来如果有一天我觉得股市恢复“正常”了,我还是会回到指股这条道儿上去的。
指股定投这个投资策略,在长的时段上总的来讲是不错的,但具体到人和时机,会有“错”的情况,这一点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从人的角度讲,一是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不同,有人对于5-10%的调整也无法接受,那指股投资也不适合;二是人生的阶段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退休者求稳,有其道理。股市不是线性成长的,中长期机会之好坏,即使是10年的尺度,也要看“哪十年”。一个接近或已经退休者,有多少个10年去碰这种运气呢?
这张图,显示的是过去30多年的S&P500 指数。紫色虚线框里是1998-2012年这14年,绿色虚线框里是2012-2026这14年 — 天壤之别!与过去相比,2012年以来美国特别强大、特别睿智、特别美好吗?没有的事情,否则老川喊着要MAGA干什么?我只能说这是股市非理性的个例子。我在过去的一篇博文中说过,根据过去60年的数据,不考虑通胀,S&P500 指数大约每10年翻倍。而2012-2026年初,14年翻了4.6倍(纳指更夸张,7.1倍!)同时,“巴菲特指数”高达200%,平均P/E = 30。这就好比一个气球已经吹得很大,壁很薄了,轻轻一碰就可能破,最好的方式是慢慢放一点气。现在倒好,遇到老川这位拿狼牙棒的……
大家保重!
阿迪好。从长时间尺度上,你扛着应该没问题。这次对老川行为感觉相当不踏实,另外股市的巴菲特指数和P/E都在很高位,这就可能孕育“完美的风暴”。我是在这种情况下暂时退出来。当指数落到合理的位置,回到指股做长线恐怕还是正途。
在某一个节点,真谈不上对或错。事情是ongoing的。。。
谢谢认可。
我认为“深层”还在潜水,现在这个程度还不至于干预。但是如果问题严重恶化,一旦到干预的程度,就是我文中 D 暗示的“不测事件”。
谢谢朋友的看法和好意。
1. Able to value the market
2. Has a game plan to stay with the market since the best way to accumulate wealth is compounding effect
留意巴菲特進場時一一以他的體量他的交易會上新聞,回到市場。Good luck.
我这次的决策也可能是错误的,虽然文中分析了思路。
至于对老川这次操作是不是多虑了(以及他还有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操作),并不需要几年时间才清楚,才作必要的调整。
另一方面,目前平均P/E仍然有25,“巴菲特指数”还是170%高位,以此作为“底部筹码”是危险的,即使没有老川贸易战这档子事儿,指望像过去3年那样涨是不现实的。
居士好。如果哪一天我如有神助,知道触底了,就一定把long/short ETF再全部换成QQQ,进入正常渠道,呵呵。
哈哈,明白你的意思。我投资指股26年,这是第3次timing the market,说来话长。。。
很多朋友问我怎么应付当下的熊市。我说:抄底啊!
你看看,要不是我善良的指出你的错误,你连个跟贴都没有。
我算帮你开一胡好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