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莫高窟
包括:普窟328、329、335、16/17、427、428、61、96
特窟: 320、321、420 (第四条线路)
驶向敦煌莫高窟景区,清晨的阳光:
途中是单臂飞天提篮路灯。
不开放的北窟,为禅窟和画工窟。
参观流程是:普通票,238元,先看两个电影、坐景区车前往莫高窟、参观8个普窟,复制窟中心。
我们是8点入场的普通票,8点入场,电影是必须看的,看完坐车。
跟游客错峰,先参观复制窟。
复制窟可以拍照。
讲解非常好的普通话,我还以为北京人,后来了解到就是本地人,上完大学就到敦煌研究院工作,知识渊博,讲解自然。
一部分知识介绍。
一部分1:1复制窟。
上图是在复制窟遇到的另一组人,黑衣银发眼镜女老者,看起来气质非常好,明显是一个讲解,但她讲话声太大了,仿佛这里是大学课堂,丝毫不顾窟内其他团队的游人。因为这个复制窟中心,大部分都是普通游客,即散客。团队,比如我们,是请的这里的讲解,是不允许外面讲解进入的。她带领一组女游客,不敢佩戴耳麦(后来我们全陪导游解释的),便朗声讲解,时而与她的客人发出爽朗的笑声,外表书卷气质,但我看来丑陋无比。
最美S型。
这时已过去2个小时,中午在景区里餐厅吃饭。
甜胚子酸奶。
王圆箓的塔。
宕泉河
普通票包括8个普窟的讲解,然后可以自己排队,购买特窟的参观。特窟分4条线路,分别有2-3个窟。特窟都是有特别艺术造诣和精华的窟,每个窟票价200元左右也就是说,普通票238元进来,看特窟至少400元。特窟4条线路,一定要先攻略每个窟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条线路购票。因为没到淡季,基本上只能有机会购买一条线路。
我们今天安排的的第四条线,200x3元的路线。讲解是实现定好的。
她是普通窟和特窟一起讲下来的。
如果不是我们这样,散客购买238元票进来,是30-35人一个队,一位讲解带领,逐个洞窟进去参观。也就是大部分小洞窟由讲解员开门,一个窟一次进一个队。
就像这么多人:
有的大普窟可以两组人一起。
所以这样参观的时候,体验就是窟内很拥挤,大家呼吸,空气很差,讲解打手电讲解,因为人多,也看不到细节。
我们总共7人,是不用拼团进入的,所以感觉就好太多了。在讲解打手电讲解时,可以随意走动,从容地细看,提问。所以我非常推荐参加敦煌我这样的团。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不做攻略,不预定普通票(旺季要提前1个月预约,每天普通票6000张),到了敦煌发现只能买到应急票(overflow),应急票不能看电影、没有普窟,没有讲解,只是在洞窟外面有人介绍一下,而且只能看4个。
所以走马观花,只是进莫高窟打个卡而已,最后就感觉敦煌就这么回事,不好看,看不懂,抱怨景区人多,票价高。
不要觉得我嘴碎,我是来前在小红书,以及纪录片、书、名讲解人的视频等等看了很多资料预习的,并且实际真实经历了的。
对敦煌一无所知,可以小红书找一下有人总结的各个窟的要点。不过普窟8个也是根据当时的安排,讲解员领着去哪个,看到哪个也是随缘。淡季就会好很多,普窟能看到12个。特窟也能买一个以上的线路。
以下是我记的昨日洞窟的要点,
普329 最美藻井
普328 彩塑唐代 华尔纳盗走彩塑,普窟最美彩塑
普335 维摩诘经变、香积菩萨
普16/17 藏经洞 7 万件,6万件流失海外
普427 隋代,宋代修,中心柱、群体飞天
普428 北周,1500年,原作 以身饲虎 1000名僧人供养人
普 61 五代十国,1000年,曹家 五台山地理图。供养人 这个洞窟很大,像殿堂,著名的五台山图,就是梁思成林徽音按图索骥找到唐代建筑佛光寺的那铺壁画。有电影屏幕那么大!如果没亲眼看不知道,因为复制图都没有这么大。
普96 35米石胎泥塑,只脚是唐代 最大室内立佛。
特321 天乐不鼓自鸣 11面观音 华尔纳粘走壁画,现存哈佛艺术博物馆
特320 盛唐,彩塑 壁画原作 木骨泥胎 未生怨 十六观。元代
特420 隋代,原作 密体画,群体飞天
敦煌石窟经过1000多年的建造,几百年的尘封,在100多年前经历了浩劫,现存海外的敦煌瑰宝,被有些人认为是被保护了,保护的很好。
但当我真正站在那些昏暗的洞窟,想象昔日的庄严辉煌,看到被华尔纳盗走彩塑留下的墙面,好端端整铺大幅壁画被他粘贴走留下的一块块疤瘌,这就叫保护吗?诚然在敦煌被发现之初中国处在战乱落后的时期,在特殊十年也有破坏,但从常书鸿和他前后的有识之士,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莫高窟的保护,这些难道都熟视无睹么?所以我非常反感中国文物在海外被保护的很好的说法。
我住的酒店不远就是敦煌研究院住宅院,路过的时候,我就在想,现在,还有曾经,工作生活条件那么艰苦的条件,比如在阳关看到的守护人,在全中国各个文保单位坚持守护的人,因为他们,我们的国宝才能被普通中国游客参观,才能留给我们的后人。
我也不认为我这是什么情怀,这就是我最直接纯粹的想法,我只代表我自己。我目前就是喜欢看中国古建、博物馆,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地方,现在国家有能力新建了很多博物馆,尤其是各地考古博物馆,建筑和布展都体现中国审美,一个50多岁的女性,独自旅行也不觉得危险,孤单,感觉的就在自在开心。
我原本就预计多待一天在敦煌,再次进入,多看两个特窟。因为购票信息只能在系统一次,所以昨天去过,才可以再预约。现在不是淡季,普通票还是很快售罄的。
但应急票还好,剩很多。
昨天一天步行步数不多,但从早8到午后3点,一直站着,还真是腿酸了。
当时都想放弃想看的一号路线了。
不过酒店休息了,感觉又好了,就预定了后天的应急票。看看能不能排到特窟一号线路,有45-57两个窟,是最多人选择的。每天只有100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