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92. 不稳定性心绞痛
周三下午门诊。
看一个新病人,70岁白人男性,一问之下是医生同行,退休骨科医生,经常周游世界做义诊。有高血脂症,平时用他汀药,血脂控制很好,他父亲在70岁时有心梗,做了支架,后来又做了搭桥,最后活到90岁。他上周在丹佛徒步的时候,发生胸闷胸痛,疼痛放射到颈部,有轻度呼吸困难,他停下来后15分钟症状好转。他直接去了当地的急诊室。心电图心肌酶谱都正常,胸部CT扫描排除了肺栓塞,急诊室让他回西雅图看心脏科医生。
我问他这样胸闷的情况有几次了,他说近2个月4次,每次都是在运动时发生,他需要停下来才好转。他把急诊室的报告都带来给我看,他说急诊室诊断他“Unstable Angina”(不稳定性心绞痛)。我说这个诊断我同意,你的症状是很典型的心绞痛,最近新发,所以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但是急诊室的做法值得商榷。
我解释道,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与ST抬高型心梗(STEMI),非ST抬高型心梗(NSTEMI)一起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我们心脏科的急诊,需要及时做冠脉造影检查(cardiac cath)。当地急诊室让你奔波回西雅图有风险。他说他已经定好了明天和老婆一起去加州会朋友。我说不行,行程需要取消,你可以先回家安排事务,明天一早来医院给你做冠脉造影检查。开了阿斯匹林和硝酸甘油,告诫他万一晚上胸痛加剧直接来急诊。下午下班前和心脏介入医生打好招呼,明天有Case。
病人一早7点半就来了。冠脉造影结果是严重三支病变,三条冠状动脉都有明显梗阻,明天做搭桥手术。
心绞痛症状很多人会疏忽,就是医生有时也会犯错。
请阅读“医路心语”第三篇,“让老百姓了解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多看高医生的医学科普,一起来做“良医”,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第二诊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