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89.老年人群(≥75岁)血脂管理的最新进展
我是一名心脏科医生,读者们经常看我的科普文章也可以看到我的科普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血脂和心脏病的关系之前讨论了很多,然而传统的医学指南对于老年人,特别是75岁以上的人群,关注不足。绝大多数指南和临床[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88.游轮惊奇我所在的医院地靠西雅图机场,一到春夏旅游季节,送到医院的外地病人就见多。上周我在医院值班,说说两个游轮的惊险故事。周六上午到急诊室看一个病人,65岁德州中年女子,和女伴一起来西雅图乘坐阿拉斯加游轮。周五晚上抵达西雅图机场,来来回回,胸闷气喘头晕,一不注意,晕过去了。她有糖尿病,还每天[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在完成100篇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对自己的努力还是很欣慰的。说是写,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汇总编辑,大部分内容都是过去10多年来写的医学科普文章,在“第二诊疗意见”公众号上发过,时间长了,很多会淡忘。有时间再回顾一下,整理一下,把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再次呈现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朋友们能够看到这[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87.当你老了今天门诊看一个我的老病人。94岁的白人老太,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服用抗凝药,每年看她一次,每次都和她女儿一起来。我一进门,这个瘦瘦小小的老太就对我说,一年不见,医生变老了。我马上回道,你是越来越年轻了。然后我转过头问她女儿,是不是我们都老了,她是越来越年轻。老太高兴地在一旁笑着。照[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86.不寻常的胸痛
上周在医院值班。
43岁墨西哥裔女性,没有既往病史,没有不良嗜好,周四下午在家看电视时突然发生胸痛症状。正前胸部的闷胀感,伴有轻微呼吸困难,持续存在,平躺加重,坐位有缓解。急诊室检查,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有非特异性的ST-T的改变。当时急诊室咨询了夜间值班的心脏科医生,考虑心肌[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85.我是你的眼
是因为我看心脏科门诊(心脏病人老人居多),还是现代人活得越来越长了?反正我看的高龄老人是越来越多。我说的高龄不是指80岁,而是90岁以上,并且他们都是走着来我诊所,大多还是思维敏捷,谈笑风生。
以前看到过一个统计,在美国活过65岁之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世界上最长的。看来在美国,65[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84.美国四川人门诊看病人,可以见到各色不同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人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和愉快的经历。今天门诊看一个40岁的白人男性。刚一进诊室门,对方就用中文和我打招呼。虽然他说的普通话有点别扭,我还是称赞了一番。没想到,继续交谈下去,他告诉我他在四川待过两年半时间,普通话说的一般般,四川话是他[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83.再遇口吃治疗师今天门诊看到三个月后来随访的口吃治疗师(医路心语第77篇)。老人一切安好,按时服药,没有症状。这样的情况下,一般门诊随访时间会很短,如果病人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很快结束。但是老人很健谈,谈完健康,谈他的人生。他父亲是美国海军,当时驻扎在上海,他本人也是在上海出生。淞沪战争爆发[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82.病人隐私今天周五是一周医院值班的最后一天。有时候最后一天往往是最忙的。上午重症病房ICU的主诊医生打电话给我,要求会诊一个病人。45岁男子因为呼吸窘迫被家属送到急诊,当时血氧饱和度只有30(就是平时在家用的血氧仪测的数字,正常应该高于92,经过新冠洗礼大家对此都不陌生),在急诊室马上做了气管插管上呼[
阅读全文]
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81.年纪大了,是不是适合旅行?
网友们看到我写了几个病人因为坐飞机和旅行时出意外进急诊的故事,提出问题,大家年纪是越来越大,是不是还适合去旅行,看世界?
首先说明,大家先放下心来,坐飞机旅行出事的概率很小。西雅图机场一年的客运量是5千万左右,一年内送到我们医院来急救的也没有多少,叫到心脏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