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个人资料
梧桐之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机遇

(2022-12-19 16:17:37) 下一个

人生关口如路灯:一次红灯步步红,步步绿灯跑不停。- 小花荣月

邓小平文革三起三落。第一次爬起来是一九七三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抓工农业生产整顿,顺便把大学也准备恢复起来,谁承想年底就被反击右倾翻案风给撤职靠边站。

周小华正好上高中二年级,本来指望好好努力一把,高中毕业以后可以考大学,虽然没有什么清华北大之类的想法,但是其它好大学多得是,除了医学院或者师范学院真心不想去倒是真的。邓的下台,让他的愿望化为泡影,一下子什么又都没有了,昙花一现。他只能继续走工农兵大学生这条道儿。

按照当时工农兵学员最基本入学条件,首先要有两年工作经验,然后由单位推荐。他的目标,两年够条件就报名上大学。一定要上大学,走出煤矿唯一的路。

两年期间,他埋头苦干。

1976年闹地震最严重的夏天,唐山大地震死亡二十几万人,矿井下面虽然没有全部塌陷,可是破坏也很严重,不能怪矿工不愿意下井,人人害怕井下塌方啊。

矿党委号召职工上班,加班。周小华毅然决然地,其实更多是赌上一把,不仅上正常班还加班,虽然加班没有额外加班费,只发正常工资,想到上大学,可以在这关键时刻表现得更加优秀,以后上大学可以得到单位推荐,便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豁出去的快感。

毛泽东在一九七六年九月九号去世,天果真塌了下来,各行各业失去了光明,失去了前进方向,中央高层在斗,忙着干四人帮。国家这个样子,人人心没底,个个混日子。

上大学这事儿就不知道排到什么位置去了。

然而一个月后,北京晴天霹雳炸出了个英明领袖华国锋,鲜红的二太阳冉冉升起,公开宣称要拨乱反正。

周小华这一帮子年轻人算是又有了盼头。

年底实行推荐加考试,周小华更是喜欢,因为在号称万人大企业,只有几个名额,而他们这批高中毕业生最符合条件,有文化,加上刚好工作两年。

在矿长办公室,他与其他十几个人同时考试。数学试题包括两道初中题,三道高中题,另外加写一篇批判刘少奇读书无用论。这对周小华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容易。

考完试,他很高兴,眉飞色舞,在外走廊谈笑风生,稳操胜券的得意,这让负责选拔的矿组织科李科长看不下去,直接当众批评他骄傲。

骄傲这个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一个标准的贬义词,意思几同于狂妄,嚣张。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考试满意而得意洋洋便被斥责为骄傲,那可不是小事,不让你上大学也就是一句话,就说这个人骄傲。

还好,周小华立即收拢笑容,马上换出一付因毛泽东过世而心情无比沉痛的表情,让组织科长感觉出一个大家长的威严,也就没有继续追究。

最后确定学校分配的时候,李科长把他拉到走廊问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化学专业与另外一个医学院的候选人交换。他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怕血。周小华立即回答,我就是因为怕血才选择的化学。口气很坚定,科长不能用强,好吧,还按原来的方案办。此时,周小华才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现在起到来年春节以后入学也就是两个月的光景,周小华心平气和地继续下井干活。

只是到了年三十那一天他做了一个决定,大年初一不去上班,因为他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可能会发生点什么不吉利的事情。

事出有因,前几天在井下走下坡,脚下一滑,跌坐在泥水台阶上,手中拿着的铁镐尖穿透小拇指。上井包扎以后,单位就让他留在地面办板报,养伤,同时保证工区的出勤率。他询问了副区长,老工人,甚至自己的老工人父亲,一致说按照老规定,如果工人在大年初一至初三法定假期期间不上班,则按照自动休假处理,不算旷工。既然这样,他就安心呆在家里不去上班。

也该着倒霉,这么一个积极肯干,大地震期间响应矿党委号召下井献公休的年轻人在全矿大会上被点名批评说是春节期间旷工。

周小华心底一沉,大事不妙。这旷工的名声不好,是要受处分的。他的直觉告诉他,大学会因此泡汤。

因为,一个月前,他在班务会上,大胆批评了本工区那个好吃懒做从来不下井,专门念报纸混日子的党支部副书记,早就埋下了祸根。现在他站在悬崖边,真是天赐良机,顺手一推,呵呵,党支部副书记笑都来不及。

周小华没有任何靠山,只能把自己的担心说给父亲。

老工人这个道理懂,他静定地琢磨了一会儿,决定今晚上带儿子出去走一趟。他们提上两瓶简装洋河酒,摸黑走三里路去找那个从来没有走动过的远房亲戚。

谁呢?是父亲周家本姓的远房侄女,与他这一辈隔了四代,也就是最后一服宗亲。侄女的丈夫是现任矿党委副书记。为了儿子的前途,他得使脸。

到得矿党委副书记家,父亲先把自己的关系讲清楚,女人马上称呼周小华的父亲为叔。

党委副书记打了一个电话把在大院住的一个老周喊来,互相叙亲,自然也是叔,既然一家亲,那就赶紧沏茶点烟,招待老婆娘家来人

听到周小华父亲说到儿子的心思,侄女婿副书记深表理解,表示不能为了春节矿上搞了一个土政策就把年轻人的前途耽误了。这个忙我得帮,那个谁,你工区的一把手王书记,复员军人就是我提拔起来的,很能干。说着就拨了电话号码,那边儿接了电话,答应立即过来。

周小华工区的支部王书记看到周小华在座,略微惊讶。

矿党委副书记面色严肃地说,这是我的本家弟弟,因为春节在家养工伤没有下井,他担心会耽误上大学。你说说看,一个很好的年轻人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耽误了前程,对不对。

工区王书记是个明白人,这老领导是为本家弟弟亲自出面说情,而且周小华确实是个好工人。于是,他当即言之凿凿地表示,老领导,你放心,我明天就去矿组织科说清楚,不能耽误周小华上大学。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人为地设难,所以事情就复杂,困难。既然是人设的困难,解决起来只要找到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说了适当的话,困难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当然,他一辈子并不后悔当时不下井的决定,因为他认定那是天意,是冥冥之中一个强烈的警告,告诫他不要下井。虽然说,即使下井了也未必一定出事故,可是多少年,眼见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故太多了,不全信,也不能不信。特别是自己心里总是在犯疑心,砰砰击鼓,人们常说的心神不定,真地去下井,真地出了事,这又能与谁诉说。

周小华由一个普通矿工,上了大学,考上国外研究生,拿了博士,前后十年。而那些工友们、同学们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周小华一辈子刻骨铭心地记住了这个教训,愿望与实现愿望隔着千山万水,人要如水一般,纵然前方万般艰险,也要义无反顾想方设法地向着远方不停奔流。

周小华同时想告诉世人:人的第一次机遇至关重要,顺了,人生步步顺。不顺,人生就步步不顺。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重大差别之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这第一步没踩上,往后步步踩不上。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有关系还是很重要的,不然上大学真悬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