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大学放榜时,先跟今年应战的孩子和家长们道声「辛苦了」。这可能是许多孩子打出生以来,第一次面对挫折。 18岁,挺尴尬的,觉得自己是大人可以自主了,其实还没学会完全独立。自己的判断与想法尚未完全成型,价值判断受到父母、同学以及生活圈的影响很大。许多华人家庭,对于上名牌大学这件事,「好像」有点执着,对于名牌的好处「好像」也高估了。 (我这是不想得罪人的说法,忍不住,「好像」还是得罪人了 )。尤其亚裔孩子给人的刻板印象,个个是学霸,孩子的压力就更大了。
关于上名牌大学以及学什么专业,近日听了两个故事,有点唏嘘。
The Ramsey Show,应该有不少人听过,是一个为听众提供财务建议的节目。要我说吧,去问他,倒不如回家问我妈。我偶尔听听,纯娱乐,因为听见别人比我惨,比去找心理医生哭诉效果还好。但是前几日听到一个旧案例,因为我家孩子的缘故,逼出了我的慈母心,案主实在太惨了。
案主有四十多万的学贷,却没有一技之长去赚钱还债。怎么回事?那四十多万的学贷花哪去了?原来有一部分是大学学费,有一大半却是医学院的学费。都已经进了医学院,怎么还愁将来还不起债?总归是伤心事,案主说的模糊,我的理解是他考试总考不过。奶茶妹刚通过Step 1,对于这类考试的艰难,她抓着我灌了一耳朵。
美国医学院平均录取率5.5%,在这之前pre-med 的课程也不容易,独独有机化学就能刷下一波人,这些孩子能进医学院,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结果,唉,怎能不令人惋惜。
如果,医学是他的志趣,是不是再苦再难也能熬过来?
如果,学医不是他的本意,如今面对这样的结果,当初背后的推手又该情何以堪?
如果…
人生里有些「如果」代价实在太沉重。
故事二,心疼孩子,也心疼妈妈。
小米绝对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表现优异,大学念的是CMU的CS,不需我多言,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品质保证盖了金印的学位。小米毕业后转战过几家大厂,专攻 cryptography and security,这在CS也不是等闲人等都做得来的。后来和三、五好友一起创业,可惜没有成功。之后零星接了一些项目,却一直没有回到原来的轨道。直到一年前连零星项目也断了,不得已搬回家和老父老母住。小米快30了,眼看着大学同学在既定的轨道上爬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心里着急。小米从小顺风顺水更是弟弟仰望的榜样,第一次遭受挫折是如此大的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随着失业时间越长越发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
小米妈妈是让我佩服的坚强女性,看着小米几乎日益沉沦,她帮不上忙,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这两个孩子曾经都是那么的意气风发,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任何挫折,直到现在,一下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自处。
如今回头看看,18岁孩子考大学的得与失,就不是那么绝对了。甚至,趁着年纪小,学习力强、复原能力高,多摔几次,摔着、摔着就学会怎么自己爬起来了。当然,前提是父母必须放手,孩子才有机会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跌倒。
前提是父母必须放手,孩子才有机会在安全的环境里学习跌倒。————这句话特别让我走心,要舍得给孩子机会跌倒,才能让孩子在日后人生中跌倒之前就学会站起来,作为母亲,俺真要学习这样的好父母:))
俺也为码农的奶茶妹骄傲~~
你家奶茶妹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