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某种机缘,简单说是有机会一心两用,我比较集中的看了不少崔永元和柴静在YouTube上的视频,颇有些感慨。今天先说说小崔吧。
因为隔着太平洋,崔永元名闻遐迩的“实话实说”和“小崔说事”,我都没有看过。最初看到他知道他,大概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他主持或参加的活动的影像视频,一个是他制作主持的系列,叫“电影传奇”。
看那些影像视频,让我对他的急智和幽默有了极深的印象。看他和我的同乡周立波同台的一些视频,实在让我对身为上海人有点自卑,毕竟当时有人把周立波捧到了上海之光的地步。而且,虽然北京人的能侃仿佛是风水催化,基因传承,但一般最多也就达到高晓松那一级水评,小崔的功力,那是在北京高水平的基础上又上了好几个台阶的。
“电影传奇”,则让我对他的执着有了认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除非带着真爱的执着,是做不成的。这套节目也让我对小崔的意识形态有了一点观察,知道他对中共的传统英雄史观应该有发自内心的亲近。考虑小崔的年龄和家庭背景,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总之,我对职业新闻工作者崔永元是很不了解的,尽管那是他真正闪光的领域。我进一步知道他,是因为两件事。
首先是转基因食品之争。从我受的科学训练角度来看,我认为转基因食品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似乎是安全的;这不等于将来不会有新的发现证明其危害,但任何时代都会有它的局限。所以,就事而言,在崔永元和司马南方舟子之间,我大概更接近小崔的对手。但有几条重要的但书。第一,食品安全性命攸关,小崔有父母兄弟,老婆孩子,对这种事关注执着无可非议。第二,小崔至少那时似乎是有使命感的人,他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应该和中国食品的大环境有关,他的执着也关乎对更多民众利益的保护,所以他的动机也可以往高大上方向靠。第三,事和人分不开。司马南不说了,方舟子虽在早期中文互联网才华横溢,但后来的很多举动只能呵呵,所以以人论事,我对小崔还是有些倾斜。总之,虽然我对小崔因为虽然聪明绝顶但是缺乏专业训练所得出的结论有质疑,但我不会因论废人,何况科学之永远有时代局限性应该是所有科学家都有的认识,而普通人当然有质疑科学的权利(但不应轻易否定),所以我对小崔依然保持尊敬。
另一件当然是著名的手机大战,又名“崔永元大战冯小刚刘震云,走火杀死范冰冰”事件。在这件事上,“实话实说”“崔永元”是否对仗“有一说一”“严守一”,各人自有判断,至少我是立刻产生联想的。所以小崔之愤怒,自然有其基础。何况,据说冯小刚刘震云在创作之时还和小崔了解情况,小崔还提供了帮助。如此背叛,常人焉能不怒?雅量这种事,是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他人的。更有甚者,手机一后居然还有手机二,正所谓在伤疤上撒盐。最重要的,我们作为他人,永远不能体会当事人的苦痛。小崔偏执也罢,抑郁症造成心理扭曲也罢,就算心胸狭窄也罢,都不能减少他保护私人名誉保护家人的权利的正当性。报私仇,只要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是人生而有之的权力。不用是君子,用了未必不是君子。
至于反击是否过火,那也是仁者见仁。我其实蛮喜欢范冰冰,不止因为其美貌,所以不会因她被查被封而开心(当然税是必须交的),但万物都有定数,她生在仁慈的中国,不需要为偷税坐牢,已是幸事,而且现在做做直播也蛮好,粉丝还会买单。当然,她再出来演戏,我也许还会买票。
这话扯远了。总之,我对过去的崔永元有比较正面的印象。而对现在的崔永元,我是肃然起敬。
小崔现在有点憔悴,抑郁症不知似乎痊愈。 他也许没有当年高速的反应,也许因为资讯的缺乏(他自称不翻墙)他未必能跟上全球的最新演变。但我欣赏他依然能真诚的不失幽默的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观点。更为可敬的,他是在无法出境的情况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发表自己的未必为当局喜欢的观点。
就凭这一点,小崔就是真爷们,比我这种在境外依然只敢匿名发点真情实感的强一百倍!尽管我依然不同意他的一些观点,但我真心佩服小崔,祝他健康安全快乐!
2025年九月2日
好像做了N万集聊天节目,跟很多名人打交道,
甚至跟姜文那样的二愣子聊天,都能应付自如。
您连王清林是干啥的都不知道,就拿来说事儿?
至于您对抑郁原因的认定,属于智商欠费。
我觉得崔最大的问题就是智商问题,我这不是骂人,是我真实的感受。但问题是他周围的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崔很聪明。这也是他抑郁的原因。
崔真正的倒台,是他坚持站在一个偷档案的律师王清林一边,在微博上声称要与他同进退。后来那个律师认罪了,被判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