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基帕二世得到罗马皇帝的恩赏,也和提多将军、后任的罗马凯撒皇帝成了好友。而他的妹妹百尼基,不但喜欢干政,还和提多皇帝有一段情…
希律王是何人?
主后66年加利利的犹太人起义时,在强大的罗马军队面前,不仅犹太的贵族、精英,连分封王也在罗马强权面前卑躬屈膝。当时北方加利利的分封王正是希律亚基帕二世(Herod Agrippa II)。
从新约圣经或者是犹太的历史文献中,都常常能看到“希律王”这个人物。不过“希律王”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当时罗马帝国下属犹太聚居地的几代分封王(相当于省和自治区的领导人)。
这几代希律王都是在罗马帝国的属地— 犹太地、撒玛利亚和加利利地区做王,这些地区是犹太人的居住地,也是初代教会的发源地。
这位希律王亚基帕二世,和我前两次说过的历史学家约瑟夫,二人关系很不错,约瑟夫存有亚基帕二世给他信件,信中有些内容是帮他完成史书的原始材料。希律王亚基帕二世和罗马人的关系也不错。那么,这位王在犹太百姓和罗马当局之间采取了什么样的立场呢?
几代希律王
我们还是先从大希律王的父亲安提帕开始说起:
安提帕Antipater the Idumaean(主前113–主前43):是大希律的父亲。他本是以东地的富人,也是希律王朝的奠基人。在主前587年,当南国犹大沦陷、很多犹大百姓被掳去巴比伦之后,大量的以东人乘虚迁入了犹大地的南部。到马加比王朝时,以东人逐渐归化了犹太教;马加比王朝没落之后,安提帕向罗马人倒戈,被罗马的凯撒大帝授予罗马公民身份,还被委任作犹太人聚居区的首领。
大希律 Herod the Great (主前72–主前4年):罗马帝国治下希律王朝的首位犹太王(主前27 BC - 主前4)。他继承了父亲的权位,被罗马当局授权使用“犹太人之王”的头衔,管辖他父亲传承下来的领地(犹太地、撒玛利亚、加利利等地)。
大希律先后娶了多位妻子,比较著名的是两位米利暗:前者Mariamne I是马加比王朝的公主,是他一生至爱的女子,却又被他处死;后者Mariamne II是犹太大祭司的孙女(参考 云聊圣诞篇:冷血超能大希律)。之后他又娶了多位妻子。
大希律非常聪明,尤其喜好建筑工程,他在耶路撒冷和马萨达建立了行宫,也修葺和扩建了犹太圣殿(第二圣殿)。在今天的以色列,至少有六处古迹是经他手建设的,如今都是旅游圣地。史学家约瑟夫这样评价大希律:就血统而言,他是腓尼基人,就文化而言是希腊人,就出生地而言是以土买/以东人,就宗教而言是犹太人,就居住地而言是耶路撒冷人,就公民身份而言是罗马人。
四位分封王 Arthelaus(主前4—主后40):大希律死后,先是由大儿子亚基老继位,但是亚基老为人残暴,当时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就撤销了亚基老的王位,将他流放到了高卢。在主后6年,罗马帝国在南部区域、包括耶路撒冷,专门设立了犹太行省,从罗马直接派遣总督/巡抚进行管理。这标志着罗马政权开始对犹太人聚居地进行更多的管控。
在这个制度下,大希律的三个儿子:亚基老(Herod Archelaus)、安提帕(Herod Antipas)、腓力(Philip the Tetrarch),和他的妹妹莎乐美(Salome I)都得到了自己的封地,被叫做分封王。他们在位的时间直延续到了主后40年。
不过,大希律和米利暗(Mariamne I)生的两个儿子,亚里多布(Aristobulus IV)和亚历山大(Alexander)的命运却很悲惨,因宫廷的阴谋内斗,他们二人被大希律猜忌,都被指控犯有叛国罪、被父王残酷地处决。大希律个性多疑而残忍,他先后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妻子和三个儿子(参考之前的文字:冷血超能大希律)。
亚基帕一世 Herod Agrippa I(主前11-主后44;主后41-44做王):是大希律的长子亚里多布的儿子。他的兄弟姊妹是:弟弟希律·查尔西斯王(Herod of Chalcis);妹妹希罗底(Herodias);妹妹米利暗三世(Mariamne III)和弟弟亚里多布五世(Aristobulus V)。
因受到父亲亚里多布的牵连,他本来在王室中忍气吞声,后来却因辅佐卡利古拉登基成为罗马皇帝,他才得以继承了希律王的位置,得到了加利利、犹太地和撒玛利亚的管制权,版图扩大了很多。
亚基帕一世死后,他的儿子们各自分到领地,成为各地的分封王。
希律王亚基帕二世(Herod Agrippa II)
亚基帕二世(Herod Agrippa II,主后27—92/100)是亚基帕一世的长子,生于主后27年。他的曾祖父是希律大帝(Herod the Great),他的曾祖母是犹太女子米利暗(马加比王朝的公主)。他是希律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主後53-67)。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下一次会更具体说一下他们的故事。
亚基帕二世生在罗马,自小在罗马的宫廷受教育。当他的父亲亚基帕一世去世时,他年仅17岁,人在罗马、不在犹太地。
由于他年纪尚轻,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革老丢(Claudius),没有让他立刻继承王位,他就继续留在罗马。
亚基帕二世的曾祖母米利暗是犹太人,因此他比较尊重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传统。在罗马期间,他就曾经在罗马皇帝革老丢面前为犹太人发声,批评罗马犹太行省的总督法杜斯(Cuspius Fadus主后44-46年)管理失当。这位总督也被认为是引发犹太人后来暴乱和起义的祸首。
亚基帕二世继位后
主后50年之后,亚基帕二世才开始逐渐接收他的封地,他的封地主要在巴勒斯坦东北地区(路3:1),包括了加利利和佩雷亚等地。到主后56年,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给了他更多分封地。自主后48至66年,除了政治权力,罗马当局也任命他管理犹太人的宗教信仰,有权柄指派犹太的大祭司,并管理圣殿的银库。他掌握了政治、宗教和财务三方面的权力。
亚基帕二世继承了希律王位后,住在该撒利亚的腓立比城。根据圣经《使徒行传》的记述,约在主后59年前后,犹太人的首领控告使徒保罗,将保罗被送到该撒利亚、在罗马总督非斯都面前保罗受审,但准许保罗为自己辩护;非斯都专门请了亚基帕二世和他妹妹百尼基到场,一同听保罗的分诉。此案先是由前任总督腓力斯先抓捕了保罗,这时由继任的总督非斯都过审;前任罗马总督腓力斯的妻子土西拉,正是亚基帕二世和百尼基的同胞妹妹。这次听诉之后,非斯都认为:犹太首领和祭司长等人对保罗的控告“是不合理的”(徒25:12-26:32,下一次还会讲更多细节)。
主后66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的大起义,先从加利利地区开始,此地正是亚基帕二世的分封地。他和他的妹妹百尼基,一开始竭力劝阻犹太人不要暴力反抗罗马,但反抗的义军完全不为所动。这之后,亚基帕二世选择了效忠于罗马皇帝韦斯帕芗(Vespasian),支持罗马军队对犹太起义军的镇压。当时罗马军队元首是提多将军(Titus),他是罗马皇帝韦斯帕芗的兄弟。
起义军被镇压之后,亚基帕二世得到罗马皇帝的恩赏;他也和提多将军(后来成为罗马皇帝)成了好友。亚基帕虽在罗马受教育,但他要在犹太地区执政,也要熟悉犹太人的风俗文化才。按约瑟夫言,亚基帕是位文学家,曾书就(出版)六十二封书札,内容显示他极熟识犹太人的历史(战史,Vita,364)。亚基帕二世大约死于主后93/100年,死在罗马,沒有留下后裔。
而他风流成性的妹妹百尼基,和提多皇帝还有一段风流艳史,他们兄妹二人也有长期的不伦之恋,下次再说说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