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五》: 让我们用家花和野花试一试驯化美
“美并不只是眼所见之光,美俨然是心之所望。”----03/2022 小k
下面小k试着用几个视觉的例子来解释这个美的驯化的过程。
请先看一朵花。您觉得美不美,没关系,只需要您看看就行。我给她取了个煽情名字,叫《心有泪》。这是真实的雨水,不是我拿着浇花壶为了拍照喷的水(摄影入门第一课,就是可以背着水壶拍花哈)。想看不哭哭啼啼的也行,您请看第二张,《含苞欲放》。到目前为止,我心里大抵有谱,您不一定觉得很美,但是大概不会觉得很丑。这不是什么奇花异卉,只是我家的普通玫瑰,您在超市见得不见了,而且在情人节和过生日时,大概买过不少更漂亮的。为了这个普通花的模样,我花了一定的心思来驯化她,为她除杂草,开喷水系统,上花肥,养的娇滴滴的来取悦我的眼睛。
请再看一朵花。这个叫印度画笔 India Paintbrush( or Texas Paintbrush),是一种春天开遍美国南部德州,路易斯安娜等州的野花。我给这张照片起名叫《复杂的孤独》。她比我家养的玫瑰要形状复杂得多。因为在野外生存的困难,而不是通过花瓣来取悦我的眼睛,她必须大量存在,每一朵都是为了繁殖而和天地斗争,含有很多的花苞,能产大量的花籽,而且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不知道您觉得她的美和我家养的玫瑰如何比较?都很难看?都很美?没法评判美的相对程度?这个结论也不重要,因为下面我要请你看第三张照片。
这第四张《她在丛中笑》,是印度画笔的群居的状态。在野外,她常常和德州州花“蓝帽”共居,因此到了春天,蓝色和红色在德州的野外,就是完全无视人类存在,微笑于天地之间的流光溢彩。我个人觉得这张对花的描述,没有第三张好看,因为第三张更接近于我们现代人对花朵驯化和对照片的美的定义的标准。但是我家妹妹说她更喜欢这第四张。我想我明白为什么我家妹妹会这样觉得,因为这张我试着描述了一个场景。我对这张的美的驯化,采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于我直接引入了人群和社会的概念。因此,这个美,是标准的群体驯化的结果。至此,不管你认同还是不认同我对美的描述和表达,就算如果你觉得这些花都很丑的话,你在试着回答我的关于“美”的问题时,就还是没有逃脱我对你的驯化。只要你回答问题,你已经要么被我同向驯化(你同意美),要么逆向驯化(你认为丑)。你也可以反感小k的对美的肤浅认识,但是一旦你开始读关于美的名著,或开始欣赏大家都认为美的艺术品,不自觉地,你已经在接受驯化(接受为同向,批判为逆向)。
下面你就一定要失望和马上要对我恨之入骨了。因为我现在真的和你说,你前面看到的,都是小k 给你设的圈套。我很对不起你,因为如果你真的在读我的文字和我给你看我拍的烂片的时候,就在不自觉地被我的审美观驯化。这才是印度画笔的正常状态,非常貌不惊人,非常不起眼。
至此,您彻底失望了吗?其实小k我真心希望问您的,以及您能够现实想清楚的问题是,肉眼所见之美,于每一个人而言,到底是什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是行万里路,没有上万的银子和时间,大部分我们这些为生计奔波的拖家带口的现代人是做不到的。那么,我可以试着放弃被任何一个伟人或平凡人的文字和图片驯化的过程,走出家门,离开电脑,放下手机,而睁开幸福的能够观察的眼睛,直接去被自然光操纵吧。试着去在这每一分每一秒,拥有自己独自的自然的美。凋谢的花,杂乱的草,枯萎的树,死的昆虫空壳,干的动物遗骸,不需要在三分法,进入画框,成为标本,或者photoshop以后来刷存在感。他们都这样独特,永远也不可能再重复,他们都是唯一的,可以属于你自己的美。
真的,愿你相信我。什么狗屁关于美的理论,今日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和未来都需要重修的博物馆,你如果能够理解,拥有和过目欣赏,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如果你没有机会拥有和欣赏,真的也都不重要,也不需要遗憾。这些东西其实都不美。到了人生这个阶段,只要你认识字,只要你兢兢业业地在努力做一个所谓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你被驯化得已经太多了。你再也不需要去被“他们”驯化来欣赏美。在人类社会里成功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驯化,然后成功的去驯化别人。唯独美,乃是独特地只在你的心上,是你自己的那浩荡无边的和全无框架的想象,是属于你的唯一。
美并不只是眼所见之光,美必然是心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