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我,遇到不公平的事,如何处置?”“一笑置之。”“那多懦弱。”“大勇若怯。”----亦舒《假使苏西堕落》
亦舒是小k最喜爱的现代言情小说家,无人出其左右。尽管世人对她扉议也多,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选择相信她长了一双张爱玲的眼睛,活着一个现代人的生活。写这篇,算为她正名,尽到我作为一个倪饭的义务(年轻时我也饭她哥倪匡)。自初一以后,我基本不再看琼瑶,各大婆婆妈妈的言情书我也偶尔追追,把几个小时的耐烦耗尽了,翻到大结局就罢了。亦舒的书,我则一直看到学生时代结束。
《假使苏西堕落》里的苏西是我觉得亦舒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求仁得仁的主角。而最为让人欣喜的是,哪怕这场幸福化为云烟,读者也会知道女主绝不会失措断肠。苏西是庶出的孩子,所以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和生活的安全感。但是她比嫡出兄弟姐妹们都要争气,因她自食其力。她父亲去世留下的奇异遗嘱是如果谁堕落,就不可以继承财产。为了一份于她正常生活完全不可思议的爱情,她选择“堕落”放弃了两个可以让她可以获得同等物质享受的选择(1, 嫁给富家子, 或者2,不堕落便可继承父亲的遗产)。与此同时,苏西极大地伤害了一个原本可以护她爱她终生的阿姨的心,因为她恰恰嫁给了这位长辈阿姨等了一辈子,年纪可以做她叔叔,而且未来可能随时抛弃她的人,也就是那位追求苏西的富家子的爸爸。尽管她从不为她的父亲家庭接受,苏西却是那位在她的正室兄弟姐妹或离世或结婚的时候(苏西选择原谅),唯一出现的亲人。从现代人风险评估和系统优化的角度来看,一个聪明人最傻的决定,就是在等价的结果都可以预见,却选择了一个风险概率最大的过程。这样的选择,不是脑子死机,是干啥去了呢?
因为我有喜亦舒的偏见,所以总拿她和张爱玲归类。但亦舒的文笔比起张爱玲来,略显不流畅,夹杂着一种现代文潮汕的气息(大概因她是港人的缘故)。我看她的文字,第一眼看,仿佛大陆人刚刚听一下广东话(什么鸟语?)。她写的故事却如经典粤语歌,其实满是我懂也不懂的调子。但是那份无可奈何的人间凄凉,不管悲,不管喜,不管读者爱不爱,看不看,就那么骄傲的挂在她的笔上。如果说张爱玲的人间苦涩是旧时代的二胡凄风苦雨摇啊摇的话,亦舒笔下的人间苦涩,于我,则是新时代的无糖咖啡,欲恨不能。如何的欲恨不能呢?在清晨已快来的长夜里,人们醒来很容易便为也许不需要焦虑的事情焦虑。因为等待我们现代人的,将是一天已经排好的满满的行期,所以不得不拿上一大杯咖啡, 欲恨不能。
悲剧不完全只是不幸,而是有着极大落差的反常。我认为读者最不能承受的悲剧,是简简单单就能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不幸,因为这样反常的落差,太现实。在小说里,死亡不是悲剧,不该死的人死去才是悲剧。在现实里,死亡不是悲剧,自己有感的或自己认识的人的死亡才是悲剧。我最喜亦舒的,是她描写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女性,在平常的日子里貌似不惊不喜,却永远有颗明察什么叫做真正拥有的心。她们可以一直不曾拥有,但是她们不可以从不知情。她们可以向隅而泣,但是她们不会没有不能面对明天的勇气。与人类的追求而言,不知道的,得不到,是不知道。知道的,得不到,才是真的得不到。知道能得到,而不去得到,是向现实屈服的无奈。知道得不到,也不在乎得不到,则需要洞察红尘和拥抱平凡后至真的勇气。
亦舒描画的现代女性们,很多都最先被刻画在平淡到不能平淡的悲剧里面。“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 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雪莱,《 至云雀》)。”她们因为太知道不能对现实做高大的计划,故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为现实搁浅自己的心意。这样,最美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最大的勇气,就是大勇若怯。最好的把握现实的智慧,是在为别人而活和为自己而活之间找到一个最不伤害别人的平衡。最好的驾驭现实的勇气,就是让一切随风而去,并活在当下。也是因为太喜欢她的短句们特别适合现代人紧张忙碌的生活,我就很傻的愿意迷信亦舒是基于对这样众多平凡的现代女性的同情,总给她们安排飞来的奇特遭遇。
因此再从亦舒回来说张爱玲。人间如苏西这样的真正奇女子便是张爱玲。为爱痴狂,成全了幸福和不幸的传奇。我相信她孤独一人死在自己公寓里的时候其实无怨无悔。亦舒自己的感情世界,在世人看来,也可圈可点。这里就不写了,因为对于活着的人,我们的好奇心太容易伤害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