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嬉水

告老不还乡,叶落难归根;从心所欲不逾矩,任尔东西南北风。
正文

《美国作家文集:亚美利加随想 》(3)- 一张美国明信片

(2022-03-04 08:47:38) 下一个
巴特勒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Robert Olen Butler)

 


[作家简介]罗伯特·奥伦·巴特勒自1981年以来已出版12本著作,其中10本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小说有《伊甸园后街》(The Alleys of Eden)、《小彩虹》(Sun Dogs)、《骨肉同胞》(Countrymen of Bones)、《在遥远的土地上》(On Distant Ground)、《沃巴什》(Wabash)、《不分胜负》(The Deuce)、《他们低声私语》(They Whisper)、《大海湛蓝》(The Deep Green Sea)、《太空人先生》(Mr. Spaceman)、《合理警告》(Fair Warning)。两部短篇小说集为《市井俗梦》(Tabloid Dreams)和荣获1993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奇山异香》(A Good Scent from a Strange Mountain)。

巴特勒还有大量短篇小说发表在《纽约人》(The New Yorker)、《绅士》(Esquire)、《巴黎评论》(Paris Review)、《哈泼斯》(Harper's)、《GQ》、《旋转画筒》(Zoetrope)、《赫德森评论》(Hudson Review)、《弗吉尼亚评论季刊》(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塞沃尼评论》(Sewanee Review)等刊物上。他的作品曾四次入选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The 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七次入选《南方新作》(New Stories from the South)年刊,多次被收入由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and Schuster)、诺顿出版公司(Norton)、维京出版社(Viking)、小布朗出版社(Little Brown & Co.)、霍顿·米夫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学府出版社(Prentice Hall)、贝德福德/圣马丁出版社(Bedford/St.Martin)出版的高等院校文学教科书。作品已被译成越南文、泰文、韩文、波兰文、日文、希腊文等十几种文字。

巴特勒曾获古根罕基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小说奖和国家艺术基金(NEA)奖及美国文学艺术学院理查德和欣达·罗森塔尔基金奖(Richard and Hinda Rosenthal Foundation Award)。曾入围世界笔会暨福克纳奖(PEN/Faulkner Award)最后阶段的评选。短篇小说《合理警告》获2001年全国杂志小说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 in Fiction),后在短篇的基础上发表同名长篇。荣获由美国越战退伍军人协会特许颁发的"言论自由奖"(Tu Do Chinh Kien Award),以表彰"一名越战退伍军人对文化的杰出贡献"。

自1995年以来,巴特勒为新丽晶(New Regency)、二十世纪福克斯(Twentie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s)、派拉蒙(Paramount)、迪斯尼(Disney) 和环球(Universal Pictures)等制片公司创作电影故事片剧本,为家庭剧场频道 (Home Box Office)创作了两部电视剧。目前在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Tallahassee, Florida)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担任弗朗西斯·埃普斯荣誉教授(Francis Eppes Professor),并兼任写作专业的迈克尔·萨拉学术主任(Michael Shaara Chair)。巴特勒的妻子伊丽莎白·杜伯里(Elizabeth Dewberry)是小说家兼剧作家。

 


 

眼前这张印着图像的明信片已有近90年的历史。明信片上有一幅自制的照片,用当年刚问世的科达·布朗尼(Kodak Brownie)相机拍摄,印在一张硬纸板制成的明信片上。这种习俗在20世纪初的美国十分流行,人们往往拍下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你寄给我,我寄给你,一时蔚然成风。这张照片上有一架弱不禁风的双翼飞机,当时还处于人类飞行试验的早期阶段,步履异常艰辛。飞机在寥寂的空中飞行,显得那么形单影只。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见飞机右上翼的一端已经开始断裂。明信片背面只有一句简单的文字:"宾州伊利(Erie Pa.)厄尔·桑特(Earl Sandt)驾驶的飞机即将坠落。"

十多年来,我从未中断收集美国的旧明信片。我的收藏或多或少以明信片正面的照片为主,眼前这张照片当然弥足珍贵。但是我更钟情于明信片背面的文字。在电话还不普遍的时代,人们利用明信片的背面倾诉衷肠的情形并不少见。

身为作家,我对明信片上的这些文字有着浓郁的兴趣,更何况我认为我的作品深深扎根于美国的精神。任何国籍的作家都醉心于通过刻划细节,借助隐喻和运用潜台词揭示人物的个性和心灵深处的渴求。明信片上的只言片语出自逝去已久的美国人之手,不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文字背后人生跳动的脉搏,而且深刻地再现了一个不平凡的世纪诞生之初,美国的种种世态风情。

我收集了一些上一个世纪前20年的美国明信片,现在正以这些收藏品为素材着手写一部短篇小说集,可写出20多篇。每张明信片的正反面就是现成的题跋。我参照明信片背面的文字,有时以发信人的口吻下笔,有时以收信人的身份出现,甚至还可以根据明信片上谈到的某人挖掘出一个人物讲述事情的经过。

另一张明信片上的个人照片是一辆1906年的米切尔型(Mitchell)汽车,一女子坐在车内,身旁是她的女友。这名女子在照片下方写了一首诗:"没有任何乐曲/比得上这美妙的声音/耳边的一切都不如/引擎排气声那么动听。" 她接着又给曾坐在身旁的女友写道:"还记得在这风景宜人的大道上多少次驱车出游的乐趣吗?" 她在得克萨斯州的夸纳(Quanah,Texas)寄出这张明信片。这个小城以印第安人科曼切族(Comanche)首领夸纳·帕克(Quanah Parker)的名字命名。帕克是最后率领族人从得克萨斯大荒原进入保留地定居的首领,后转而经商,取得傲人的成绩。他曾与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一起狩猎,还担任过俄克拉何马州劳顿市(Lawton, Oklahoma)的副治安官。

我根据这张明信片完成了一部短篇,讲述两名女子趁丈夫参加马市拍卖会的机会,溜出家门开车兜风的情景。这个故事说明她们豪放不羁,无愧于小城的名字。美国以保护少数族裔的权利为立国之本,但有时全面行使这些权利的行动较为迟缓。这张明信片捕捉到20世纪初美国社会继续开放时期的一个瞬间。这个得克萨斯州的小城以一名印第安人首领的名字命名。他一度为抵制建立这个小城进行长期抗争,但后来终于追随潮流,适应了新的环境。当时一名女子与另一名女子对一项男性占优势的社会发明的技术如此兴致勃勃,或许已经感觉到这项技术有朝一日有助于改造社会,开创一个更为平等的天地。

还有一张明信片印着首都华盛顿一座大楼的照片。这座大楼是当年美国战争部、国务院和海军部的所在地。明信片上写着这样的字句:"给我亲爱的乔乔(Jojo):纪念我们在美国战争部、国务院和海军部大楼排队前往白宫时度过的愉快时光(那是个寒冷的冬日),后来我们在白宫与罗斯福总统握了手。1908年元旦。你的宝宝迪迪(Deedee)。" 与其他许多写着私房密语的明信片一样,这张明信片也没有贴邮票。为了不让外人看见写下的字句,明信片放在信封里寄出。这两名女子灵犀互通,以独到的方式悄悄相邀出行,自豪地等待着实现与美国总统握手的权利。

1906年7月4日独立纪念日,一不知名的年轻男子向马塞诸塞州谢尔本瀑布城(Shelburne Falls,Massachusetts)的另一男子寄出一张明信片,收信人可能是年轻人的父亲。明信片上有一幅索科河(Saco River)穿越新罕布什尔州白山山脉(White Mountains of New Hampshire)的照片。从邮戳看,这名年轻人当时下榻白山度假地的克劳福德山庄(Crawford House)。他在明信片上写道:"独立纪念日这天很安静。度假地住着220名旅客。今晨升旗,大家聚在空地上,脱帽致敬,高呼三声。明天去打棒球。" 明信片的寓意让我感慨万千。近一百年以前,这家老式度假地的全体旅客在庭院聚集。他们大多萍水相逢,互不相识,但心怀一片赤诚,向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美国欢呼致敬。第二天,我们的年轻人又去户外打棒球,参加这项地道的美式体育运动。他再度与众人相聚,这一次是为了运动。

再看另一张明信片。从明信片上的个人照片判断,拍摄地点显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的战壕。战壕挖得很深,两壁垒着树桩,上方闪过一名美国士兵走动的身影。一名微微发福的家庭妇女站立在战壕底部的泥土地上。她身穿黑色粗呢长裙,戴一顶窄边的帽子,胸前挂着带链的怀表,薄薄的嘴唇浅笑吟吟,仿佛在嘱咐什么人多加保重。照片上只有简单的说明:"母亲来到战壕。" 这是一位美国母亲,到前线探望儿子。

一张大批量印制的明信片上有一幅艺术家的作品,拍摄的是一名满脸忧戚的女子,还印着感伤的语句:"心已破碎。" 在明信片供书写的一面,发信人向住在马塞诸塞州阿特尔伯勒(Attleboro,Massachusetts)的一名男子写下即没有问候又没有署名的话语:"愿死后重逢。" 第一眼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对情侣感情破裂,痛不欲生。再看看这名男子的收信地址,可以知道他当时正住在疗养院,结核病即将夺去他的生命。不难想像两人的关系完全不是最初设想的那样,内情相当复杂,尤其因为明信片上没有亲热的话语,甚至没有署名。在那个年代,许多疾病随时可致人死命,这名女子的话语简练到了极点,高度浓缩了她与这名弥留之际的男子生死与共的深情。

这名女子坚贞、质朴、勇气可嘉,我似乎从她身上看见某种典型的美国气质。这种气质同样也表现在其他人身上,如那位得克萨斯州女子对技术进步如此着迷,两名华盛顿妇女对代议制政府的开放性欣喜万分,那位年轻人与相互不知姓名的同伴情感相投,还有那位刚强的母亲,她生性慈爱,愿为崇高的理想舍弃私情。当然,这些品质也属于全人类。

如何使个性与共性在艺术作品中相互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艺术作品并非来源于艺术家的心智,并非来源于理性的思辨,也并非来源于观念。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想象的空间,来源于潜意识。

潜意识是一种令人惊心动魄的状态。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曾这样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应直面人生永不退缩。" 艺术家如果真正身体力行,日复一日,锲而不舍走进潜意识,直面人生毫不退缩,终将取得突破,进入另一种境界。在这个境界,其中的人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棕色人或黄种人,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穆斯林、犹太人、印度人、佛教徒或无神论者,既不是北美人也不是南美人、欧洲人、非洲人或亚洲人。他是全人类的一员。他可以因出生,也可以出于个人选择称美国为自己的家园。他如果注意自己身边的一切,观察周围的种种风土人情与文化,就能发现所有这些特徵都与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共有的普遍人性交相辉映。

为了讲解这个基本创作原则,我在秋季开学时利用因特网承担一门写作课的教学。我的学生早已听我谈到过艺术起源于潜意识,了解我提出的有关艺术作品本质上属于以非思辩的方式理解和再现世界的感官产物的论断。但是,实际讲授这种创作形态遇到的悖论是,为了不借助思辩,最终仍不可避免使用思辩式的陈述。本文在这里使用的陈述性语句就是例证。

于是从2001年10月30日开始,我在任教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通过学校网站直播创作过程的网络摄像(Webcast)。我在因特网上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每晚写两小时,直到脱稿为止。学生们可直接观摩创作全过程每一分每一秒的情景。我从一个简单的构思出发,在毫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即时写下故事情节。在我落笔的同时,我的观众也亲眼目睹每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诞生,连点一个逗号这样最细微的动作也赫然在目。每一处败笔、每一行拙句、每一个不当的措辞、每一条走不通的思路,一一在观众眼前暴露无遗。所有重新推敲、修修补补和返工改写的动作也难逃观众的视线。

我一直等到10月30日那一天的早晨才开始完全听从灵感的支配,不给自己任何机会事先酝酿故事情节,哪怕在潜意识里也是如此。我希望整个写作过程通过网络直播公诸于众。那天早晨,我翻开自己收集的明信片,寻找一张故事性最强的明信片。当时就是这张印着厄尔·桑特驾驶双翼飞机的明信片跃入我的眼帘。

记得前一年的1月份,我参加一次明信片展销会,买下了这张明信片。当时我就想到有一天我会从中得到启发,然后写一段故事。以前我总设想由遇难飞行员厄尔·桑特以第一人称讲述这个故事。我的想法在10月30日那一天发生了变化。当时我拈起这张年代久远的明信片,感觉到我创作的潜意识、身为美国人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类一员具有的普遍人性汇成一股巨流。我顷刻间领悟到这个故事必须出自亲眼目睹当时情景的男子之口。

2001年9月11日,我们也亲眼目睹了当天发生的一切。我依靠想象写下20世纪初期美国发生的故事。我因此获得启迪,认识到21世纪初美国发生惨剧那一天揭示的深邃含义。90年前,那位男子拍下这张照片,在明信片上写下了那段话。他当时的感受与我们在9月11日那一天的感受完全相同。于是我开始意识到,那一天造成的最发人深省、最持久的影响与国际政治,与全世界的恐怖主义,与国土安全,与我们全国上下的和衷共济都没有多大关系。当然这种种问题的确存在,也的确重要。但我似乎看见,9.11最深层的影响在于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了心灵的震撼。我们只看见明信片上一架飞机情势危急即将坠落,对其中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我们往往想到任何事件总有某种前因后果,此刻却不容过多的解释。大多数人以前可能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但后来我们每一个人无不亲身感受到生死难测的苦痛。

世界各国的作家每天越过个人潜意识的门庭,进入集体潜意识的深处。这些作家复归时对世事的洞见使我们凝聚在一起。我是美国人,是一名作家。我仰望我的祖国,我探寻人类的精神。


译注: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美国第26任总统(1901~190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