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点评今年诺贝尔医学奖

(2022-10-03 08:46:34) 下一个

一早看新闻,发现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居然是Svante Paabo。这哥们在远古DNA测序方面确实有些贡献,但是为啥就可以的诺贝尔奖呢?个人认为,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感觉上欧洲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还是很biased,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太老了搞不清楚状况,还是就是故意评给欧洲人。(Paabo就是瑞典人,在德国工作,父亲80年代拿过诺奖。)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一篇《从最近几年诺贝尔奖看世界科学发展》,批评诺奖委员会连续两年把物理学发给非典型的“忽悠”物理学家;感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那篇文章里,我说生物医学奖可以得奖的人非常多。不过现在看来,生物学奖居然也“蜀中有大将,廖化做先锋”。搞不懂他们怎么想的。

首先如火如荼的测序技术,为什么没有获奖?Paabo在90年代就开始搞古DNA测序,但是一直在手工作坊小本经营。如果没有二代测序技术,Paabo就不可能在2010年发表尼安德人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后来的一系列成果。以前Sanger发明了电泳,既可以测蛋白,又可以测DNA,得了两次诺奖。而现在的诺奖委员会,却注重“科学发现”,而忽略技术原创?当年冷冻电镜得诺奖的时候,大家揶揄施一公颜宁:“只会用国家的钱做简单重复的实验,人家发明电镜技术的才是真正的科学家”。OK,诺奖委员会马上给搞应用的科学家“平反”,授予Paabo这个天天搞测序的人,而不是做测序仪的。

其次,搞测序应用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是谁?毫无疑问,两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最近因为说话太粗鲁下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领导人Eric Lander。他今天估计哭晕了。当然罗,要把基因组测序供全人类使用的想法,也不是Lander的原创。当年最先搞这事的是Craig Venter。不过Venter应该对自己没得诺贝尔奖应该没意见:他搞测序主要是为了申请专利赚钱,不是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后来Lander赔钱赚吆喝,伙同六个国家的科学家把人类基因组抢先发表供大家免费下载,Venter是钱也没赚着,吆喝也没赚上。客观的说,没有这些人搞出现代人的human genome,Paabo测序的reads都不知道往哪里比对,更本没法做。可能诺奖委员会要标榜“学术”,所以不给商业气息太浓的Venter或者喜欢搞政治Lander。

另外一个问题:DNA测序能不能重建古人类演化的轨迹?答案是不完全能。要想重建古人类的故事,要靠数学模型分析比对。打个比方吧:考古学家挖出一块化石,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年的,要化学家去测碳14才行。人类演化这个坑,里面有很多计算生物学家混饭吃。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好几个都还没有去世。不过这些人有个问题,就是群星荟萃,没有一个Paabo这样的领军人物,一说起某某领域就是此人。所以大概找不出一个人,能站出来说:“Paabo,你算老几,没有我的数学模型你那些DNA序列啥也不是”。

最后,Paabo测序半天到底发现了啥?呵呵,诺奖委员会没说!只说他对人类历史研究有用。我个人觉得,Paabo多少还是发现了些东西,但是没有一个是跟化石证据相矛盾的。也就是说,人类书籍和化石证据是一棵大圣诞树,Pabbo在树上装了很多荧光灯啊,彩蛋什么的,于是这棵树看上去丰富多彩,光彩照人了。但是他没有把原来的圣诞树的根,或者某个旁支砍下来,做个新的。所以,个人认为,原创性不是多牛。跟相对论,癌症免疫疗法这些从无到有的东西比,感觉上就是一些incremental的东西,似乎也不是非给诺奖不可。另一方面,Paabo的发现,都是远古时候啥啥啥的,如果他老人家真的敢宣称化石证据错了,那么就可能站不住脚了——你没有硬证据,有的只是序列比对和数学推理。所以说他的研究方向,注定不可能非常有原创性,只能是在化石和古籍中左右逢源,修修补补。

总结一下:人类演化是非常cool的研究领域,大家都很感兴趣。这个方向的牛人一大堆。Paabo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个领域技术上依赖DNA测序仪,方法上依赖数学模型,验证上依赖化石和古籍证据。不觉得这个方向,特别是Paabo这样 的收集样本,提古DNA搞测序的,有很强的intellectual component。

呵呵,胡说八道,抛砖引玉而已。坐等搞古DNA的人来拍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阿姆斯特丹 回复 悄悄话 这些年诺奖大多数上都颁发给了美国,偶尔拉其他地方的人凑个数,诺奖要真的全给了美国,这个奖就瞎逼了。美国的诺奖基本上都在那5个学校里,其他地方应该也有开拓新领域级别的牛人,玩不到一块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