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的都知道publish or perish,发文章是生存的基本要求。现在这年头,各种各样的期刊实在太多了。特别是生物医学方向,各种新期刊如雨后春笋。那么有了好的成果,投稿应该去哪里呢?老九们在一起,最喜欢争论的就是哪个期刊容易进去,哪个期刊被大家高度认可。本文抛砖引玉,胡说八道,以博一笑。
最好的期刊,当然是CNS:Cell,Nature,Science。这些期刊,影响因子高,又有很长的历史。他们是王者,应该没有争议。除了这几个“教皇”级的以外,他们的子刊也是很牛的,如Nature Biotech,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也影响因子非常高,而且不容易进去,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发了这些期刊,个人感觉认可度和CNS正刊差的不多。有些子刊,如Nature Neuroscience,Science Transl Med,Nature Microbiology影响因子不是那么高,但是在该专业是唯一的子刊,影响因子也在15以上。这些子刊,在西方国家,可能认可度跟高影响因子的子刊是可以比肩的。
上述期刊都是很牛的,但是一般小民发不了。为什么呢?这些期刊的编委,都是所谓的“专业编委”。他(她)们是全职为期刊工作的,多数是领域里面的大鲨鱼(如院士,什么奖得主)的学生或者博后。他(她)们本来可能是想做学术的,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做教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学术水平没准儿还不如一个一般学校的教授。他们对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有灵敏的嗅觉,每年有自己的计划推进这些方向的发展。这里就有个问题了:他们跟谁讨论决定下一个方向?他们决定了下一个方向后会先告诉谁?毫无疑问是他们的以前的导师和同事。这样,一般的小民,如果不在圈子里面,就不容易进去了。除了方向以外,审稿也是可能有偏见的。选什么样的人审稿,直接决定这篇文章的命运。极端的情况下,编辑如果想收这篇文章,可能找3个投稿人的朋友或者肯定会给出友好意见的人去审。这些期刊,极其重视发最新的东西,一定要在T台上走在最前面。我就知道有一次Nature 和Science的编辑,求着一个作者把文章发他们那儿去,为的就是要做leading-trend。因为他们太强调“新”,常常有不靠谱的东西发表,比如韩春雨同学的Nature Biotech,还有很多大牛的文章。有时候为了新,为了酷,一定要跟流行,老太太穿三点式上T台走秀也常常发生。(个人偏见:Cell最喜欢干这种事。)
除了以上CNS等“皇家期刊”,还有很多行业协会的会刊,影响因子在10左右的。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有高影响力的”的期刊的门槛了。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的系统,大家看其他专业自己不懂的东西,往往看一下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大于10,那肯定不会是垃圾,放心看就是了。这些期刊的编委,一般都是教授。当教授的,当然没有时间像经营自己的公司一样去经营这个期刊,所以他们不怎么重视“我这个期刊今年的品牌是什么”。相反的,他们对今年发什么文章心里没谱:作者投过来什么文章多,他们就收什么(当然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因此如果一般小民不知道今年的leading trend 是啥,或者不屑于追新(星?),在一个化石级别的方向上深挖出一块还算有点用石头来,这些仅次于CNS及其子刊的行业翘楚期刊还是发得了的。这些期刊,编辑往往包括大鲨鱼和一般资深教授。这些期刊可能对平民百姓稍微容易一些。
除了上述行业顶刊以外,还有一些影响因子5左右的所谓很扎实的(solid)期刊,如JBC,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immunology,Genetics等等。这些期刊往往是某个行业受大家关注很多的期刊,有的还有百年历史。能在这些上面发文章,虽然不能保证肯定有饭吃,基本上也算在领域里面立足了。这些期刊,应该文章质量过硬就上的去,不需要是大佬或者他们的圈子里面的人。
影响因子小于5的,就不好说了。有的期刊,影响因子非常低,但是也是很牛的,不容易进去的。比方说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是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刊,但是老是喜欢发一些极为艰深的理论,搞得大家看不懂没法引用,所以影响因子还不到2。这样的期刊本来在领域里面还有一席之地的,但是后来有人搞出来一个叫Open Access的东东,把整个学术出版圈子带到沟里去了。于是这些影响因子低于5的传统牛刊,大概都不好生存,沦为末流(或干脆关门大吉)是迟早的事。
好了,我们来讲讲Open Access这个怪兽。以前下载文章都是要交钱的,还很贵呢。咱中国以前穷的时候,有些正规的科研院所都没钱以学校的名义买版权,而是找一个人的名字去买(然后大家都用这个人的账号),就便宜多了。各种盗版,如俄罗斯的Sci-Hub,就一个人下了之后“造福全人类”,直接给大家免费下载。后来发生了哈佛大学的Aaron Swartz恶意下载事件,导致法律纠纷以至于当事人在宣判前自杀。于是大家觉得科学研究的成果应该是公开的,不应该搞得穷人(或穷国家)看不起论文。一堆有理想的大佬搞出来一个期刊系列,叫“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免费下载。运营期刊是要钱的,钱从哪儿来呢?大佬们说,不能我们出啊,那就让作者出吧。这个模式下,写文章的人出钱,支持期刊的运营。如果写文章的人来自非洲(或者确实没有经费),那么根据规定减免。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免费看文章了。Open Access有个好处就是引用会高一些,因为读者不交钱下载方便,自然引用也就方便了。我知道的PLoS系列当时有名的一篇文章就是人类基因组测序的Venter Genome在PLoS Biology上发表。
本来Open Access是好事情,但是大佬们顺便又干了一件事情:搞了一个叫PLoS ONE的期刊。大佬们觉得CNS这些虽然自己可以掌控,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个期刊,不让审稿人刁难,只要是正确的就简简单单直接发表该多好啊。于是他们在PLoS系列中整出来这个PLoS ONE。结果也不知道是他们计划中的,PLoS ONE成了大金库,赚的钱远远高于运营的成本。算一算:每一篇文章一两千美元(记不清当年多少了),一年发2万篇,就是几千万了。由于Open的好引用,加上大佬们的高质量文章被CNS拒了的就直接去,PLoS ONE这个地摊级别的新“学术小贩”的影响因子一度高过百年老店JBC。(打假大师方舟子读博多年,最好的文章就是JBC哦!)于是更多人投稿PLoS ONE,他们一下子就盆满钵满了。
这下可搞出商机来了。Nature不高兴了:我们是皇家,怎么能让你们赚钱?!于是推出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抢生意。其他各出版社有样学样,纷纷推出自己的“姐妹刊”。办一个新的Open Access的期刊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于是成百上千的这样的期刊涌现,但是都没有Nature旗下的SR赚钱多。后来CNS皇族又觉得低端的影响因子3-4的地盘不够大,要在影响因子10左右的地方圈钱,于是Nature推出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推出Cell Reports,Science推出Science Advances。收的发表费用大约5000美元以上。这些期刊,由于有皇家期刊的稿源,影响因子一下子就上了10左右。CNS的名字好,又有高影响因子,很多作者是趋之若鹜。食髓知味,CNS在“高端”收费期刊的路上狂奔。最近Cell出版社一下子推出很多强制Open的杂志,收费基本上都在5000美元这个级别上,其中两个要9000美元,简直就是抢钱。
这下子传统专业期刊不好受了,影响因子一路下跌,很多不强制Open Access的都跌到10以下 了。那么这些新贵们的影响力(reputation)怎么样呢?我个人认为它们不如那些以前正规的传统期刊,比如Journal Neuroscience,Genome Research,Genetics等。我有精心打造的好文章,肯定先投传统的,进不去再试Nature Communications。但是不同的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回中国去找工作,肯定是影响因子为王了。而且毕竟名字里面有CNS,外行听上去也很好听。(所以大家不要跟着我走!)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崛起了。有几个中国的期刊影响因子都出人意料的高,如Science Bulletin, Cell Research,都超过10了。这些期刊我不懂,不敢妄议;但是在西方圈子里面,它们的声望还有待大家接受。我知道在美国有人发Cell Research没有过终生教职评审的(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如果是在西方有名的10分的其他期刊,可能会认可度好一些。
中国人一旦搞明白了系统,就会把它用到极致。在低端,仿造PLoS ONE,中国人搞出了两个收费期刊系列:一个叫MDPI,一个叫Frontiers(Frontiers好像不是中国人创办的,但是现在很多编辑都是中国人。)这两个系列办了无数的灌水期刊,文章质量惨不忍睹,但是很多影响因子比5高。这是什么回事呢?说实话我也看不懂,这里仅仅是一个猜测:中国系统里面很多拉帮结派互相引用的,常常是无关的文章也“刷引用”。(因此出现曲阜师范数学系引用数超过清华复旦的笑话。)MDPI的灌水杂志,有中国人刷,就能保证影响因子。相反的,JBC,J Neuroscience这些严肃期刊,中国人进不去,影响因子就不能保证了。这些中国人控制的水刊,我个人认为,即便影响因子超过传统期刊,其水平也差了一大截。大家千万不要贪图它们的影响因子,把自己正儿八经的文章投过去。当然如果你就是要灌水(如本科生毕业设计),那能发的地方多得是,PLoS ONE,SR,MDPI或Frontiers 其实都无所谓啦。
------
曾经认为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Medicine等都是很不错的期刊,发表的文章肯定都是很牛逼的,后来才知道不一定。 有时候,"It is not what you know, but who you know”? 一些大牛的学生,或者朋友就是这些期刊的编辑,大牛在这些期刊发表论文就是小菜一碟呐...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学术大跃进要对此负主要责任。现在要想回归找个教职, 没有几篇IF20以上的文章估计的去三线学校了。我们系有一个学生comprehensive考了两次,结果发了一篇Science,最近评上了青千,回一所985当正教授了。有意思的是他的导师(洋人)尝到了甜头,从中国招了几个小镇做题家,好家伙productivity连上几成楼。想提前升正教授,系里直接给拒了。最近几个大基金不是没有renew,就是拒了。有时候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当年放高产卫星,有一个公社书记怎么努力也达不到万斤 (by the way,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好像只有1200公斤),经常被县里批评,没办法让手下去隔壁公社打探以下。会来后告诉书记,别人是这么这么搞定的。书记说那我们也搞一搞吧,结果堆了给一万斤。第二天一大早敲锣打鼓去县里报喜(40岁以下的同学注意了,当年叔叔阿姨可没有微信).结果刚出门,邻居也敲锣打鼓出来了。一问别人十万斤。
本枪在国内的导师是老院士。有一次会母校,系里请客,席间大家谈到现在系里对新老师IF的要求。我悄悄的问院长(我同学), 如果xx院士现在来申请,你们能不能给个讲师?
------
深度一来就不同凡响,对文学老城开始改造,上了一个档次。
在Neuron和Nature Neuroscience之间选择 我个人喜欢Neuron,感觉虽然Nature Neuroscience分数比Neuron高挺多了现在 但经常在NN上有看到文章会感叹这种文章为啥能发NN?可能我对文章的衡量还没到NN编辑的水平 :)Neuron感觉更严谨一些 Science Advances我审过也投过 身边有大佬经常发 感觉是一个大佬俱乐部 但文章水平上下参差比NC或CR还要大 有很多大佬关系文章
您医学院有比较明确的政策能cover 12 months salary regardless of grant?这种医学院很少见的 很多系都是soft money based职位 一旦整个系的R01 income不够大多是很难cover全部工资吧?感觉只有非常有钱 clinic收入非常高的系才能像你说的provide 12 month hard money(我只听说过一个,是一个特别好的医学院) 您还自称在二流的医学院 能cover 100% effort我可不觉得会是二流医学院 :)
------
回复 '深度思考' 的评论 : 不同领域的Frontiers档次肯定不一样,我和您不在同一领域,所以不知道何为BMC,所以抱歉无法回答。谢谢您的分享!
他们定价9000可能也算没有办法 以前听说过如果Nature要完全open access 一篇文章必须要收好几万 因为据稿率太高 编辑时间都花在被拒的文章上了 nature一年才发1000篇不到 他们算下来是很难完全open access的 定价越高的杂志表明据稿率越高 越selective ;)不过你也说的对 大部分实验室其实也不愿意花9000去发文章的 这些新杂志最终影响力能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
嗯 我们是实验神经科学 所以看看你们计算背景neuroscience挺有意思的 又算同行又差别很大 呵呵 Cell Reports Methods前面也挂Cell 质量应该还行?杨教授可以看看这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估量一下 主流的10分杂志是很难发啊 Cell Reports也算这个档次的了 不知道后面加一个methods最终会到什么档次
----------
Frontiers比BMC还真类似,我觉得是同级的。 但Frontiers扩张太厉害 光Frontiers neuroscience就有无数种更细分类的system neuroscience,cellular neuroscience, aging neuroscience,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这样搞法我觉得质量参差不齐会非常夸张 感觉只能边角料小课题的东西可以试试投他了 否则好东西发那里 这么多奇怪的杂志名字都把人头搞昏
Genomics前面可是带“Cell”的 作为亲儿子“子刊” 收$9000还是便宜你的 :)
--------------------------
回复 'ananatl' 的评论 : Cell的两个叫Patterns 和 Genomics。都是9000的。如果今天投,有打折;但是长期价是9000.
Frontiers 系列我有一定了解,是德国的现在世界顶级的Springer和中国高教出版社合办的,在不同领域都有一本期刊,原来是将中国期刊里的文章译成英文。但由于翻译质量问题很大,这类文章在海外无任何市场。所以这一系列走向了发表原始(传统)论文的道路,也有匿名评审等尽量和国际接轨的实践。我和您在不同领域,对Frontiers 系列的了解是因受邀出任主编。尽管我没有接受,尽管Frontiers文章质量是有问题(所有期刊都有类似问题),但似乎不值得被贬为“灌水期刊”。
------
感到问题更大的是科研本身。尤其是,科研创新的最主要步骤,在西方一流学校司空见惯的,所谓“建立假说-验证”,而非“东试西试”。正因为不言而喻,很少在文献中看到研究的思考过程。久而久之,大家就误以为“东试西试”,“砸钱碰运气”,是科研的主要出路。这可能是,国内外多数高校与西方一流大学之间的最根本差别。而评估系统的不合理等,都只是外因。前苏联的科研成果就是例证。
至于期刊,Frontiers可能是受领域和编辑影响。我的领域很多文章还是很好的。MDPI那是真的不行。
------
杨教授评价的还是很到位的 特别是“水刊即便影响因子超过传统期刊其水平也差了一大截”。而且我也赞同原因分析,感觉现在研究也都是根据方向 水平 国家等等部落化了,一个每年发100篇水文章的实验室/小团体第100篇把前99篇都引用一遍 累计下来“影响因子”也不得了 但也就是100篇水文章 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力”
Cell系统有强制出$9000的杂志了?我靠 这么凶残 哪个?
杨教授有文章能去Nat Commun的会先送JN?这个要佩服的 我貌似做不到 呵呵
我觉得Frontiers的reputation要比MDPI好挺多的 Frontiers他们取了一个很大的巧就是最后文章接受之后把editor和reviewer的名字都强制公开的 这样研究人员自己名誉搭上去不会太离谱 等于让这么多科研人员给Frontiers站台了 这杂志发的人还是挺多的 我好多同事都发这个 MDPI还有其他一些开发出版社感觉更low 一点
另外我再补充一个“Nature Index journal“ 能上这个index也就是得到大佬首肯的了 比如JN,JBC 和Genome Research都在这个list 上
对了,杨教授有机会谈谈PNAS和eLIFE的投稿经验啊! :)
Cell系统有强制出$9000的杂志了?我靠 这么凶残 哪个?
杨教授有文章能去Nat Commun的会先送JN?这个要佩服的 我貌似做不到 呵呵
我觉得Frontiers的reputation要比MDPI好挺多的 Frontiers他们取了一个很大的巧就是最后文章接受之后把editor和reviewer的名字都强制公开的 这样研究人员自己名誉搭上去不会太离谱 等于让这么多科研人员给Frontiers站台了 这杂志发的人还是挺多的 我好多同事都发这个 MDPI还有其他一些开发出版社感觉更low 一点
另外我再补充一个“Nature Index journal“ 能上这个index也就是得到大佬首肯的了 比如JN,JBC 和Genome Research都在这个list 上
对了,杨教授有机会谈谈PNAS和eLIFE的投稿经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