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米兰,坐火车抵达威尼斯。走出车站就是一条大运河横贯眼前,左手一座白色大理石的拱形桥,对岸一座大教堂,绿色的圆形穹顶额外醒目,河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景象。我们终于再次来到了让全世界都魂牵梦绕的威尼斯,面对这典型威尼斯奇景,又有几个人能够相信,这是一批被日耳曼蛮族暴力驱赶至此的难民创造的奇迹。威尼斯从罗马帝国的废墟中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 资本主义在这里蓬勃发展,威尼斯开创的商业经济之路,最终使得世界成为今天的模样。
水乡威尼斯有着如蛛网般密布的运河系统,以S形从中央穿过主岛的大运河是威尼斯广泛的运河网络中最大和最著名的,说它是威尼斯的灵魂和生命线也不为过。20年前首次到访威尼斯,并不完全清楚大运河的份量,只坐贡多拉小船游览了大运河极小一部分。这次有备而来,坐渡轮在3.8公里长的大运河中游览了一个来回,还特地坐渡轮从外海驶入大运河入口,体会一下昔日海船从异域荒蛮之地回家,看见威尼斯伟大的建筑群在海平面上变的越来越近时的喜悦心情。
意大利人认为,大运河独特的 S 形归功于一条更古老的水道,一条流入威尼斯泻湖的天然河流。 在古罗马时代之前,人们就已经住在沿岸的高跷房屋中。从13至18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大家族们争相摆阔炫富,他们互相攀比,在大运河两岸建造了170多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其中许多是宏伟的宫殿,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观。直到1797 年威尼斯共和国垮台,威尼斯的的大家族们失去财政来源,大运河上持续了5百多年的建筑竞赛终于结束。
渡轮乘风破浪在大运河之中,我们站在船舷边呼吸着潮湿的海风,惊叹两岸一幢接一幢辉煌壮丽的建筑。中国江南也有临河的世家府邸,大门总是开在临街马路上,只有后门开在临水的地方,威尼斯人则反其道而行之,他们豪宅的正面和大门永远朝着大海或者运河,只有小小的后门开在临街处。对威尼斯人来说,相对陆地而言,他们在水里在船上更觉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这些人是真正的浪里白条。
运河两岸一眼望不到头的豪华宅邸,乍一看令人眼花缭乱,定下神来仔细辨认,古罗马的豪华壮丽,拜占庭的繁复华丽,文艺复兴的典雅高贵,哥德式的尊贵脱俗,巴洛克的富丽堂皇,洛可可的精致妩媚,西方的各类主要建筑风格均可以见到。就是阿拉伯摩尔人风格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基督教和伊斯兰从来水火不容,想不到他们在威尼斯能够相安无事,也许就是这种有容乃大的气度,成就了威尼斯那不朽的辉煌。各种建筑风格在威尼斯交相辉映,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 威尼斯式,圣马可大教堂和总督府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威尼斯城仿佛就是一部欧洲建筑史。
饱览大运河两岸威尼斯建筑瑰宝的同时,不免想起中西文化的差异,其中之一就是洋人张扬跋扈,华人含蓄内敛。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发了财,第一件事情是筑起高墙,把门建的小小的,以免引起他人注意和窥测,甚至还有人穿着破布烂衫上朝哭穷。而威尼斯人有了钱,立刻沿着河边大建豪宅,正大光明地比地段位置,比房子大小,比造型式样,比建材质量 - - -,而且一比就是5百年,拿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话语来说,那真是祖祖辈辈比下去,总能比出结果来。威尼斯人很喜欢让人们得知自己拥有庞大的财富。毕竟,享有特权的生活,有一半的满足感来自于它所引起的嫉妒。中世纪没有每年发布的富豪榜单,如果不通过建造豪宅来公之于众,那么拥有巨额财富又有什么意思呢?从另一方面来讲,威尼斯的文化应该是尊重强者,没有枪打出头鸟的习惯,也没有不敢为天下先这一说的,不然人人像东方人这样躲躲闪闪藏着掖着,我们今天沿河只能看见一排高高的,灰突突的围墙。
看着船来船往繁忙的大运河,脑海中还想起中国的大运河,运河流经无锡的那一段,也是这样的繁忙,河水也是一样的肮脏,文革那几年的夏天特别热,我们这一帮被停了课的孩子,几乎天天泡在运河里,学会了游泳,也学会了拖挂在过往的船只上享受滑水的乐趣,直到船员拿着长长的竹竿打过来,才松手潜水而去。同样是一条上千年的运河,同样养育了它两岸的人民,虽然河流两岸的建筑,差距实在太大。
中国和意大利,同样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民族,尽管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汉唐盛世并没有留下多少像样的遗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口口声声嚷嚷着要崛起。而在意大利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强盛过往留下的璀璨文明,天天面对这些就是在今天都让人肃然起敬的伟大建筑,却没有一个意大利说要崛起,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意大利梦。今天威尼斯人每天任劳任怨给旅游者铺床叠被,冲茶倒水和煮饭炒菜。是中国人太狂妄,还是意大利人太苟且,我有些吃不准了。
威尼斯可以称为意大利的头号景点,每天街头巷尾挤满了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人群。我们20年前和90%的游客一样,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仅仅在几个主要景点停留片刻。事后感觉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威尼斯的真谛,内心始终留有一份遗憾,这次在威尼斯主岛住了三夜,花了整整2天时间游走于威尼斯宛如迷宫一般的巷子中。
以前旅行,必带纸地图和指南针,常常还需要向当地人问路。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和谷歌地图,再也不需要纸地图和指南针,问路的频率也大大减少。但是这次在威尼斯,素来准确可靠的谷歌地图大摆乌龙错误百出,不但指路指到反方向,还常常把人引进死胡同。在一条长一些的死胡同,常常可以看见一长串拿着手机,一脸茫然的旅游者,大家都是被谷歌地图指引而来。
最有意思的一次,我们刚刚按照谷歌地图的指引,向右拐进一条巷子,迎面一帮美国大胖子吆五喝六地笑着走出来,看见我们连声说道:Go back,go back(往回走,往回走)。又是一条死胡同。我问他们,你们的谷歌地图怎么到威尼斯就不灵了?他们自然也不知道。只能说这座2千多年的古城太有灵性,现在天天给成千上万的游客吵的不得安宁,洋土地菩萨也不胜其烦,只能略施魔法,搞混你们的谷歌地图,让你们陷入洋八卦阵中吃点苦头。
虽然常常走错路,但是游走在威尼斯小巷中还是乐趣无穷。威尼斯的小巷纵横交错,有时和大小运河平行,有时通过桥梁跨过河流,有时带你来到大小广场。小巷的两边有着数不清的旅馆饭店咖啡厅,各种纪念品和名牌精品店。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些传统手工艺品,精制皮具,手工纸品,服装定制,玻璃制作,各式面具 - - -,时代的变迁,让许多原来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变成了娱乐旅游者的表演,但依然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异域趣味。
游走在威尼斯的小巷之中,犹如一趟寻宝之旅,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家店铺是什么特色,拐一个弯将你引向何方,下一座桥梁上景色有多美丽,下一个广场会有多么宏伟 - - -,所以时时有惊喜,常常有奇遇。威尼斯是一个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神奇地方。
威尼斯是我们2个月的意大利之旅的最后一城市,过去的2个月,疫情并没有结束,意大利每天依然有好几万新病人,我们每天出没于公共场所,跻身在拥挤的人群之中。而且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随乡入俗不带口罩,却能够洁身自好全身而退,这得归功于我们这两套老牌自身免疫系统。这两套出产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免疫系统,虽然已经连续运转了60多年,看上去有些老旧,却老而弥坚,依然可靠耐用,其性能远远超过许多时新产品,这是旅行结束时最让人高兴的事情。
威尼斯从来是意大利最一房难求的热门景点。最近在西方报复性旅游热潮冲击下,威尼斯家家旅馆爆满。6月下旬我们抵达时,甚至连1至2千欧元一夜的旅馆也没有任何空房,让我们这样不提前预定住宿的的自由主义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事实再次证明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命运女神将我们指引到主岛的一个修道院中住了三夜,旅行和人生一样,我们只有秉持乐观的精神,抱持开放的态度,奇迹才有发生的可能。
这座修道院依水而建,坐落在两条运河之间,可以轻易步行到火车站和主要的景点。古朴的三层楼房围成一个凹形,中间是一个可爱的小花园,凉棚顶部层层叠叠的不知名绿色爬藤植物,在花园两侧洒下一片阴凉。 中午天气最热的时候,端上一杯茶,在凉棚底下坐定,可谓悠然自得。在喧嚣嘈杂的威尼斯,走进这座闹中取静的修道院,仿佛踏进另外一个世界,有着4百多年历史的厚实砖墙内宁静的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没有一件贵重的家具,客房中甚至没有一架电视机。但是处处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写实的风景画和古朴的圣象画,小教堂中隐约传出修女们的祷告声,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顿时从外至内平静下来。被虔诚宗教氛围熏陶了几百年的老房子,真有一股神奇的魅力,让人内心变的纯净无比,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妙感觉。
2个月的意大利之旅,一路处处有惊喜,时时有奇遇,朋友们说上帝太眷顾我们。也许朋友们是对的,我们的旅程居然会在一家百年修道院里画上句号,这种缘分可是一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知上帝的意思是不是 - 不要只看外部世界,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修道院以与摩登时代完全相反的缓慢与静谧,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奢侈的生活,不是那些招摇于闹市的华贵豪车和高价名牌,是一份坐看花开花落的悠闲心情,是行走天下的无畏精神,是思考和想像的自由空间,以及朴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修道院很特别。
我在6月中到底,预订了四个微旅行,威尼斯,帕多瓦,威尼斯就是这家修道院,半夜要锁门的。
葡萄牙,爱沙尼亚,普罗旺斯。本来要四选一,看天气,看心情,结果,我去看薰衣草。。。
你们也到了水城的修道院,哈哈。。。明年我们约好,一起去玩~~~
当年,威尼斯是我订婚之旅的终点站,后来年年夏天都去去度假,主要在丽都岛。最后一次是带着我家妞妞在岛上住了一周,在威尼斯迷路的浪漫不可能了,我在威尼斯不会迷路,于是也失去了一份乐趣。你们这两个月的意大利真爽!
大声‘赞’一下, 如同几十年前‘赞’你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