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早晨6点钟到达蒲甘,天还没有亮。在出租车进城的路上,有一个收费站,外国人每人需要交纳10美元的入境费,名为保护历史遗迹的费用。我们是当天的第一批外国人,对递上去的100美元,收费站居然没有零票找回,工作人员关照我们到旅馆时,请旅馆为他们代收这笔钱,就让我们走了,甚至没有问我们去那个旅馆。对我们是否会自觉去交这笔钱,旅馆是否会诚实地转交这笔钱,他们丝毫没有怀疑和担心。缅甸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更不是一个富裕国家,也从来没有听说这儿出过任何哲学家和道德家,但在缅甸你到处可以看到的人们和善和信任的眼光;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几乎所有的景点门口都有小贩在推销明信片等小商品,但没有人会死皮赖脸地缠着你,你不买任何东西,也没有人会给你看脸色。走过那么多国家,缅甸人给我的印象最好,诚恳老实,肯帮助人,是个有礼的民族。我们一路遇到许多西方旅游者,人人都对缅甸朴实的民风赞不绝口。但是老百姓太老实,统治者就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欺压百姓,这是人类社会一个无解的悖论。
我们到达位于良乌镇(Nyuang U)中心的New Hope Hotel 时,天刚蒙蒙亮,按照全世界的惯例,旅馆要中午之后才让客人进房,这儿的老板不但立刻给我们房间,而且让我们洗了澡就去吃早饭,收费还是按照当夜的价钱,并不多收任何费用。早饭的质量相当不错,每人2个鸡蛋,咖啡,面包,还有大量的水果。路上遇到的西班牙旅行者曾告诉我们这个旅馆讨价还价的话,可以便宜10%,但吃了人家免费的早饭,开口讨价还价的勇气自然没有了。
蒲甘是个由无数佛塔堆砌而成的地方,借用“孤星”书中的话说:“如果你能够想象把全欧洲的教堂,都集中到纽约的曼哈顿岛上,那就有点像蒲甘了。”,饭后租乘了旅馆的马车,马车走出街市不远,只见一座又一座的佛塔,褐红色的塔身, 静默散落在无边旷野中, 其间树林掩映, 烟云氤氲,多少的故事,已被岁月尘封,斑驳的塔身,诉说着沧桑的历史。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马车在古塔间穿梭,犹如行游在历史的长河。悠悠千载时光致使座座佛塔洗净铅华,显得如此的粗旷壮丽,又处处散发未知的神秘之美。面对蒲甘这样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任何人都会忍不住要惊叹,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和力量,才能成就这永远的伟大。
当修建起吴哥和婆罗浮屠的王国步下巅峰之时,位于东南亚最西边一个古老的民族逐渐强盛起来,他们就是以蒲甘为都城的缅族。1044年, 阿奴律陀王统一缅甸, 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 蒲甘王朝, 于是蒲甘便成了国都。这个国王笃信佛教, 他在位其间组织工匠大建佛塔, 并把小乘佛教定为国教, 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教, 使伺佛敬佛的思想, 根植于每一个缅甸人的心中, 以后的历界国王,也都秉承佛教的文化, 一个接着一个地修建佛塔, 同时生活在那个时期的民众和权贵, 都以能修建一座佛塔为毕生的心愿,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蒲甘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被称为“万塔之城”。建筑精巧、风格各异的佛塔遍布城内城外,有的深红庄重,古朴典雅;有的洁白素雅,朴素大方;有 的金光闪闪,雍荣华贵。佛塔外形也是千姿百态,方形、圆形、扁形、条形……有的像宫殿,有的似城堡,有的如石窟。塔顶的华盖上悬挂着铜铃、银铃,微风吹 动,发出清脆的响声,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塔内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千姿百态,形象各异,他们有的顶天立地高约数丈,有的精巧纤纤高不盈尺,这些佛像表情逼真细腻,惟妙惟肖。这些佛塔内的浮雕壁画,更是技艺精湛,独具匠心,蒲甘被誉为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可谓名至实归。蒲甘的盛衰就像宇宙中超新星的爆发,发出闪烁光芒后便迅速回归平淡,留下美丽的星云让后人凭吊它昔日的光辉。时至今日,尽管这座古老的城市尽历了无数的风雨变幻和自然灾难,80%的佛塔已被历史的洪流冲刷得影踪全无, 仍然有4000多座佛塔保存了下来,还有数千座深埋在地下等待考古学家挖掘。然而仅仅这4000多座佛塔,就已经足以震撼我们这些现代人了。
虽然才3月份,蒲甘中午的气温已在30度以上,感觉十分的炎热,经过一个上午巡游脑海中塞满了琳琅满目的佛塔,还得努力将佛塔的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对上号,加上昨夜在火车上摇晃颠簸,完全没有睡好,午饭后就有些昏昏欲睡了,回旅馆太远了些,看见就餐的饭店墙角里有2张竹制躺椅,就和服务员商量能不能在这儿睡个午觉,没有问题,他们一口答应,立刻把躺椅搬到室外的树阴之下,我们倒头甜甜地睡了2个多小时,顿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消。在饭店中吃完饭,还能再躺下睡一觉,这世界上大概也只有在缅甸才有这样的享受。
午后,再次走近那些大大小小的佛塔,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阿南达寺庙。阿难达佛塔(Ananda Pahto)坐落在阿难达寺的正中间,由江喜陀国王于1091建成。主塔高近60米,塔顶尖尖,上面是金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夺目与端庄,主塔的周围环绕着 许多小塔,佛像和各种动物怪兽的雕像。塔为圆形,通体贴满黄灿灿的金箔,并镶嵌着无数光彩夺目的珠宝。塔底座呈十字架形,佛窟和塔基外壁上共有1183块反映佛本生故事的浮雕,佛窟内通道两侧墙壁上设有很多佛洞,佛洞内有1304尊佛像。 塔的下部有以佛本生故事为内容的500多幅彩陶浮雕,塔的底座是印度式的四方形大佛窟,四面的拱门内各有一尊近10米高的立佛,分别用檀香木、柚木、松木和玉兰木雕成,通体涂金。佛微微地低着头,俯瞰着他脚下的芸芸众生,形态逼 真,栩栩如生。其中尤其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位于南面的那尊佛像,当你走进拱门,在离佛像20米处望去,佛像微笑得慈祥可亲,但当你走到佛像脚下,从近处仰望时,法相却变得庄严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阿难陀佛塔不仅仅是吸引旅游者的古迹,更是千百年来缅甸人拜佛祈祷之所在,缅甸人对佛的朝拜是每天的必修课,他们认为,在佛像前祈祷,然后献上一束鲜花,就如吃饭睡觉一 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整座阿难达寺庙宏伟壮观,处处显示出工艺精湛,其多彩兴淡泊共存,华丽和典雅并立,雄浑豪放而又细腻工整,集缅甸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是蒲甘最精美,最辉煌的神庙。许多人讲去缅甸就是为了去蒲甘,去蒲甘就是为了阿难达。 蒲甘的神庙佛塔成千上万,但一一游历后仍然会回到阿难达,阿难达是古代蒲甘人为神,也是为他们自己所建立的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所以游览往往以阿难达始,以阿难达终,完成一个轮回。阿难达是蒲甘千年的灵魂之所 在。
在蒲甘坐了一天马车四处游走,对主要佛塔的方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第2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自己骑自行车出发了。前一天傍晚天气转阴,没能看到日落,只能早晨再试试运气,谁知前一天看好的佛塔铁门紧锁,上不了塔就看不到蒲甘日出的美景,这是天空已经开始放亮,可下一座可以登高望远的塔还不知在哪里(大部分的佛塔不许攀登)。正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两个过路的老乡看到了我们的窘态,主动走了过来,虽然语言不同,但很明显他们知道我们在找什么,估计以前这一大早来吃闭门羹的大有人在。他们引领我们到约200米外的一座高大佛塔,打手势告诉我们这座佛塔能上顶。谢过老乡,我们手忙脚乱地爬上塔顶,环顾周围,高耸的佛塔顶部只有我们2个人,不像前一天傍晚,塔顶不但挤满了游客,还有许多小贩在吆喝兜售各种小商品,将本该庄严肃穆的佛塔变成了集市般的热闹。
我们在塔顶找地方坐下,周围是一片宁静。空气中弥漫着露珠的寒意,一股股松脂的清香飘忽不定而又芬芳馥郁,有意无意地袭来,这种远离人世,超凡脱俗的清静,带来一股从未体验过的祥和安宁。蓊郁的雾气在蒲甘的平原上徘徊浮动,时绸时稀,幻化无定。此时万物都笼罩在淡灰色的晨雾里,远处的群山显得隐隐约约,渺茫无着;近旁的佛塔时隐时现,时虚时实;红黄色的枝叶和墨绿色的大树相互辉映,交织成一幅神秘莫测的梦幻奇景。随着天空渐渐放亮,座座佛塔先后从雾中露出自己古老的身影,远远望去,尖尖的塔端犬牙交错,起起伏伏,其间更穿插了松柏的雄姿,构成了宏伟的线与面的交响曲。正如歌德所说:“凝固的音乐是建筑,流动的建筑是音乐。”我们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美景,在浩瀚无边的佛塔群中,仿佛可以看到蒲甘王朝开创者们的万丈英雄豪气,铁血搏杀的猎猎战旗和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看到手捧经书,念念有词的虔诚教徒;看到和尚们品着绿茶,嚼着槟榔,席地而坐的那份惬意,散淡和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