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游人生

小散文回忆旅游日志
正文

夏假20-汉萨城市维斯马

(2021-11-05 09:39:37) 下一个

《汉萨城市维斯马》

         提起汉萨, 今天能想起的大概只有汉萨航空, 但汉萨在中世纪的欧洲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词, 一个同盟, 结盟的城市都赚得盆满钵满。

        Hanse是从古高地德语转译而来的, 原义为为“随从、人群、团体”,  而维基上是这么解释汉萨的。

         “12-13世纪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与条顿骑士团诸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以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主。汉萨(Hansa、或Hanse )一词,德文意为“商会”或者“会馆”,最早是指从须德海到芬兰、瑞典到挪威的一群商人与一群贸易船只。12世纪中期逐渐形成,14世纪晚期—15世纪早期达到鼎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来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施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中叶后,随着英、俄、尼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转衰,1669年解体。”         

         简而言之, 汉萨同盟就如今天的欧盟, 发展保护自由贸易, 也如今天的欧洲议会, 每三年在吕贝克召开同盟议会, 接受新成员, 只不过结盟的不是国家而是城市。

        同盟城市要交会费, 换而言之就是保护费, 确保贸易自由。同盟的口号是“ 对内一致, 对外和平”, 今天看来是个不错的口号, 团结起来却不做强霸。

        汉堡、不莱梅、吕贝克都是最著名的汉萨城市, 靠着同盟起家强大。曾是挪威最繁华城市的卑尔根几百年来也是汉萨同盟的一员, 而今天里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可是个响当当的汉萨城市, 城里的建筑无一不显露着霸气。

         最盛期汉萨城市多达160多个, 几乎都是港口城市, 但它也在内陆设立商点, 比如伦敦就是一个汉萨商点。

         我浅薄点的理解是, 汉萨同盟就是中世纪以海事为主的一个经济共同体。

         这个夏天, 从波茨坦到维斯马, 车约四小时, 穿过梅克兰堡-伏波美州, 平平坦坦的地势, 毫无新奇的景象, 再加上一路骤雨不断, 天阴阴的, 总觉这个北方的德国州很是沉闷。

        大概北德国人的沉闷性格和天气格格有关吧。

         维斯马是个汉萨城市, 但和所有的德国城市一样, 战争中被毁得遍地瓦砾, 已很难找到当年的美丽痕迹。而东德时期, 政府毫无计划的建筑, 又给这个城市的美容添了一笔败笔。

        或许是城中心残留的几幢旧屋, 或许是拐角处的红磨坊, 隐隐约约还可看见昔日的荣华。而码头上一排溜的货倉, 让我想起了卑尔根城, 一样的模式, 卑尔根的更是辉煌。

        晚饭后逛街, 灯暗暗的, 踏在硬硬花岗石块, 脚步声咚咚, 好像是回到了中世纪。我在想, 不知有多少汉萨同盟的商人曾在这里徘徊。

        老公说, 这种铺石叫猫头石, 因为大小如猫头。而长长的边界石可不是为了隔出人行道, 是为了马车辙而设计的。

         在维斯马, 10点便关门了, 街上静悄悄的。 我们两个外乡人, 走了好几家, 最后那家叫“老瑞典人”的酒店说, 进来吧, 可以喝一杯。

        墙上的雕像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问老公, 老瑞典人Alter Schwede是什么意思, 因为这在德语里是一句俗语, 常听人说过。

        他回答, 具体他也不知道, 但30年战争后, 德国很弱, 瑞典人占领了德国东海岸, 维斯马归了瑞典。1675年, 维斯马又易手给了丹麦, 不过只有5年。而1803年, 勃然登堡大公和瑞典国王在Malmöer 签了一个租赁条约, 租回维斯马99年。

          这个99年让我想起英国人租借香港也是99年, 不知为何外国人不干脆利落地来个100年。

         而瑞典人直到1903年才放弃对维斯马的主权要求。其实也是, 地理位置不搭界的瑞典在德国拥有这一块也不是事。

         后来我查了一下老瑞典人的意思, 一是老朋友, 二是意想不到的。

         虽然瑞典意想不到地占领了维斯马, 但他们还是像老朋友一样归还了。

        不像英国, 死皮赖脸地占着直布罗陀不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