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惆怅毕业季》
九月的上海, 闷热又潮湿, 夜幕降临, 褪去一天的灼热, 习习微风送来一丝清凉。
夏天夜晚的上海很是柔和, 很是可爱, 像身着旗袍的少妇, 一扭一风情, 一步一故事。
复旦新宿舍楼里灯火通明, 新来的女生们, 边七手八脚地整理着行李, 边叽叽喳喳地谈天聊地。指导员来了, 来看望新生, 他身边还带着一个人。
她一面快速地回答指导员的问话, 一面注视着那个同学, 他身着带领的白汗衫半长短裤, 高大挺拔, 方形的脸, 帅气阳光。
她欣赏他的成熟稳重, 他喜爱她的天真纯洁, 他们在相互的眼里看到了自己。
那天, 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天。
那年, 她十七岁, 他二十五岁。
他理所当然地成了班长, 因为全班数他最大, 且又是党员。当年恢复高考初期, 文革的十年动荡使得应届生青黄不接, 邓小平当机立断, 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 这也成为很多已参加工作人员逆转命运的契机。
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军训, 有一次她看到他在楼梯上转头望了望, 她知道这一回眸是在寻她, 心里不由地窃喜。
校园太大了, 她享受着青春张扬的光晖, 像一只快乐的鸟徜徉其间。鸟儿飞得越远, 找到的果子就越多, 朋友就像果树上的果子, 她像小鸟, 她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
只是青春校园里被吸引的男女之间, 哪有什么纯粹的友谊, 大家都在暧昧、在试探。有一次上课前, 她坐在他身边, 他说 “ 将来我有钱了, 要造一座金屋, 把你关起了”。
她咯咯大笑 “ 我是你关不住的, 我迟早会飞出去的”。
年轻时最大的奢侈就是时间, 总是挥霍不尽, 她不知道珍惜, 一堂堂的课在打闹嘻笑中慢慢地上完了。
大二的暑假是去井冈山游学, 全班72个同学朝夕相处, 最易生出情愫。而他们俩也在慢慢地走近, 一起勺吃半个西瓜, 一起散步。
那是一个傍晚, 晚霞越过重重峦障, 斜射过来, 山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模糊的玫瑰红。晚饭后他们溜了出去, 路过一间紧闭的农舍, 里面传来日本电视剧《血凝》的主题歌, 《谢谢你亲爱的》。
1984年, 山口百惠的《血凝》放映时, 是万人空巷, 在井冈山的他们看不到剧尾, 突然间的音乐柔柔地从高墙飘出, 便镇住了他俩的脚步。
“........分手时刻令人心碎 一分一秒临近 我爱笑 我爱流泪 我爱闹又任性 只是自从和你在一起 温柔清泉滋润我心田 我衷心地感谢你 还有多少时候 我能得到你的爱 ........”
他们贪婪地听着, 贪婪地呼吸着山中沉静着的美好。山峦孤独, 夕阳无限, 千万年来互相陪伴, 夕阳照射着山峦, 山峦等待着夕阳, 不知谁又更是寂寞。无语的井冈山, 偶尔传来几声深沉的鸟鸣, 像是在问候, 却是穿过层层树林, 再无回响。
那一刻, 时间是静止的, 百年前如此、千年前如此、亿万年前也是如此。
回招待所的路上, 有一条下坡路。太阳刚刚下山, 山中雾气便骤然浓了起来。陡陡的小石階, 她说 “ 我看不太清楚”。
他笑了笑, 双手扳倒身后, 交叉着双掌。她把她的一只手放到他的两掌, 他握着她的手。石階小, 只容得下一人, 魁梧的他走在前面, 反叉着双臂, 稳稳地走在山路上。身后娇小的她, 被拉着手, 犹如一头小鹿, 在雾霭沉沉中跳跃。
一前一后, 在暮色中走着, 石階陡峭, 他们走得却很平坦。青山妩媚, 料青山見他俩亦如是。
大三那年的暑假, 她经历了一些事。她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因为她很清楚, 他总会像大树一样罩着她。
淀山湖畔的小镇, 青青的石板路融化在浓郁的夜色中, 深沉的黑使天空中的星星越发闪亮。他说 “当初第一眼看到你时, 我就想, 你是我的”, 她回答“ 我早就知道了”。
当年的校园, 恋爱不被鼓励的, 没有张口结舌惊艳的男生, 也没有不屑一顾傲气的女生。
只是含蓄并不是无情, 沉默亦非情浅。相遇, 便是一段缘的开始。
时光匆匆, 拦不住的从指边溜走了, 又到一年的毕业季。年轻岁月里的真挚, 化成了点点滴滴的眼泪, 在五角场的小饭馆, 和酒一口干了, 肚中的苦涩便留下了, 再也赶不走了。
最是无奈毕业季。
一个月后, 她也出国了。那天送她到机场的, 不是她的父母, 也不是她的家人。
他一个人送她到了机场, 过了海关, 她不敢回头望, 她知道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注視着她, 她知道她在走向未知的将来, 她怕回头看到那眼里的千言万语会留住她的脚步。
那个年代, 也许那时她心里就很清楚, 离别, 终将是一段缘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