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三兄弟,其实可以从对江东势力和争夺天下的态度,分为三条路线:
孙策的路线:举江东之力,以争天下。挡路的全部消灭。包括许贡,高岱这些地方豪强势力,都是消灭的对象。整个江东,必须拧成以孙策为中心的一股绳,第二个中心,无论是于吉,还是高岱,名声再好,也必须除掉。江东世家必须服从,成为孙策政策的奴仆。否则只有死。
孙权的路线:联合江东世家大族,割据江东。当地方土皇帝,对江东世家以联合为主,只消灭不配合自己的盛宪一派势力,实现江东世家和孙家共同治理江东的政治格局,不去争夺天下。
这两条路线是非常清晰的,也可以从孙策的遗言里面得到验证。
史书说:
孙策呼孙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而孙栩的路线,很少人知道,但是可以推断得出,他的路线是:联合江东世家大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其中包括盛宪势力。
我得出孙栩的政治路线的结论的原因,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孙栩得到了江东世家的支持,张昭等江东世家的人,在孙策去世前,要指定继承人的时候,属意的是孙栩,他们的理由,是孙栩最像孙策。但是,政治家的嘴,骗人的鬼。真正的理由,绝不是孙栩像孙策这种外表的理由,而是孙栩最能满足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
这只能是唯一的原因。
这也从孙栩对孙权清洗盛宪,追杀盛宪的余党,但是孙栩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孙权要杀的人保下来,而且担任重要的职位,明着和孙权作对看出来:
史书记载:
孫權殺吳郡太守盛憲,盛憲以前的部下孝廉媯覽、戴員逃亡匿藏於山中。孫翊到了丹楊上任後,以禮相待令媯覽為大都督督兵,戴員為郡丞。
也就是说,孙栩才是孙策阵营,真正联手江东豪强,江东世家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