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7/6537.html
上接第三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孙策杀许贡的同时,还杀了不少其它当地名人。
史书上说是杀尽江东豪杰。
很多都不是因为对抗孙策而被杀害的。
比如当时的名人于吉。
另外,还杀了一个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人,高岱。
高岱性情聪明通达,轻财贵义,和当时的名士为友。吴郡太守盛宪请他做官。
兴平元年(194年)许贡来继任时,高岱带着盛宪避难于营帅许昭家,求救于徐州刺史陶谦。陶谦不及相救,高岱憔悴泣血,不吃不喝。
陶谦感其忠壮有申包胥之义,答应出军,写信给许贡。你如果杀盛宪,我就带兵来了!
高岱拿着陶谦的书信回去时,许贡已囚禁高岱之母。
吴郡都担心许贡含恨,高岱去了一定被害。
高岱说在君则为君,且母在牢狱,一定得去,若得入见,定能化解。
于是写信自白,许贡即与他相见。
将要相见时,高岱让朋友备船,说自己出来后许贡一定会后悔及追杀。
高岱说服许贡当时释放其母。
高岱出来后就带着母亲乘船改道而逃。
许贡之後果然又派人追杀高岱,嘱咐如果遇到高岱就在江上杀掉,没遇到就作罢。
殺手和高岱没有走同一条路,高岱得以倖免於難。
高岱后来隐居余姚。
孙策平定江东后,让人去请他,自己虚心等待。他听闻高岱擅长《左傳》,就自己读了,想和高岱谈论。
其实,就是想招揽他,就像招揽张昭等人一样。先培养感情,再让高岱出山。
因为从陶谦的事情来看,高岱是个杰出的外交人才。
有人对孙策说:“高岱以为将军只是英武而已,无文学之才,若与他谈论《左传》,他说不知道,那就对了。”
又对高岱说:“孙将军厌恶胜过自己的人,他问你的时候你说不知道才能合他的心意,如果和他争辩文义就危险了。”
高岱信以为真,与孙策谈论时都说自己不知道。
孙策果然发怒以为他轻视自己,不想投靠自己,于是就囚禁了他。
他的知交们和当时很多人都露天静坐为他求情。孙策登楼看到数里地都坐满了人,厌恶高岱得众人之心,就杀了他。享年三十余岁。
这是史书的记载,可是,没有说,这个可以在孙策面前讲话,又骗高岱的人是谁!
大概率,这个人就是那个内鬼。
这个内鬼陷害高岱,给孙策拉仇恨。而且,这人是个对孙策性情非常了解的人,知道这样能让高岱触怒孙策。而且,知道高岱必死无疑。
否则如果高岱能和孙策和好,做了孙策的军师,自己的这种两面派的话语,迟早必定会暴露。
自己在孙策面前就麻烦了!
这背后的水很深。
但是,我的疑问是,这个内鬼和孙策的对话,以及和高岱的对话,是怎么流传出来的?
大概率是高岱被抓之后,他的朋友探监,从高岱口中探知内鬼和高岱一方的对话。
而孙策一方的对话,则肯定是他的朋友从孙策口中探知。
所以,高岱一方的这个朋友,地位也必定不低,能够和孙策直接对话。而且,既然是和高岱,孙策都对过话,必定知道了这个内鬼是谁。
这个时候,高岱的这个朋友,大概率会对孙策揭穿这个内鬼的目的,从而救下高岱。
而孙策必定会知道内鬼的行为,然而孙策依然处死高岱,没有追究内鬼。
甚至连名字,都从史书里面抹去。改成“有人”。
这又是为什么?
大概率是孙策看到高岱的人脉势力太强,为他求情的人跪了数里地。估计自己控制不了他,就好像于吉一样,能控制的人太多,是孙策控制江东的障碍。
而且和这个内鬼,因为这件事情,和高岱已经成为死仇,高岱和内鬼之间,孙策只能选一个。
孙策选了保内鬼。
一个欺骗了自己,害自己杀害贤人的人,孙策愿意保他。说明,这个人必定和孙策关系非浅。是自己无法下手处理的人。
而这个内鬼,为啥要害高岱?绝不能让高岱成为孙策的左膀右臂?
这里面的水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