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咲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案件调查:孙策遇刺事件 第一篇:孙策杀许贡的原因非常不合理

(2025-07-09 05:34:25) 下一个

史书上记载的孙策遇刺事件是这样的:

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献帝,其实是控制汉献帝的曹操,以“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希望能调走孙策。

孙策候吏得到许贡书信,将这封书信拿给孙策看。

孙策看了以后,便请许贡去见他,并以此事责备许贡。许贡回答无此书信,孙策即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

许贡奴客便潜伏民间,等待时机想要为许贡报仇。在孙策打猎时,中途出现三人,即许贡奴客。孙策问:“尔等何人?”奴客回答:“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孙策说:“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于是射其中一人,此人被射中后应弦而倒。其馀二人焦急,便举弓射向孙策,并射中其脸颊。后孙策士兵到达,将许贡奴客全部刺杀。

孙策后来伤重而死。

这就是全部过程。

表面上看,是一起仇杀事件。

但是详细分析,我却发现了很多疑点。

首先,来谈谈孙策杀许贡的疑点。

许贡的上表,其实看不出犯下了该死的罪行。

就算曹操听了,真的下诏命令孙策到许昌,孙策完全可以不去。否则曹操只要发个诏书,所有的诸侯都得去许昌投降,那还哪里有三国?而且孙策当时的身份,是袁术的将领,由袁术派遣攻伐江东,曹操让汉献帝下个诏书就能指挥孙策?太天真了吧。

其次,许贡是吴郡太守,这个职位是朝廷授予的,和刘繇的扬州刺史职位,王朗的会稽太守职位,基本是同时间发布。也就是说,许贡根本不是孙策的手下,也就不存在背叛孙策,被孙策惩罚的问题。而孙策的职位,不过是个校尉,是个军事将领,不能任命官吏,所有的官吏任命,都是通过袁术。

而孙策奉袁术之命攻伐江东,对于朝廷任命的官员而言,如果你不抵抗,孙策就没有权利免他的官,最多逼迫你自动退休,要不然躲猫猫死。

孙策在法理上,只是“讨贼”,地方官僚必须配合。这也是孙策的军队来了后,许贡还能保留吴郡太守职位的原因。只是军权被孙策一方的朱治,以吴郡都尉的名义夺取而已。

许贡给朝廷提建议,完全合理合法。听不听是朝廷的事情,朝廷下令之后,孙策听不听,那是孙策的事情。怎么都够不上死罪。

就算孙策看许贡不顺眼,要弄死许贡,让他事故死,心脏病死都行,但是,偏偏要当众处死。要知道,按照朝廷的潜规则,太守这种高级官员,通常都需要朝廷的命令才能处死。最少你都得上表朝廷,许贡谋反,不得不赶紧处理,否则他逃跑了或者被救出去,会导致地方糜烂,反贼横行之类的名义。

你倒好,拿个给朝廷上表的罪名就杀了太守,孙策直接杀人,其实完全就是藐视朝廷,既然藐视朝廷,又怎么会遵守朝廷的命令上许昌?

所以,用这个给朝廷上表的名义杀许贡,非常可疑。

这是第一个疑点,下一篇,我再分析别的疑点。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