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雨前的博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个人资料
正文

放收顷刻亦无涯——忆唐山交大校友李中襄

(2023-06-07 07:22:50) 下一个

放收顷刻亦无涯——忆唐山交大校友李中襄

在有关唐山交大早期校史的回忆文章中,常常会出现“李中襄”这个名字。一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交大学生领袖李中襄,一是在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期间大力协助母校南迁复校的校友李中襄,但对于他的背景及后来的经历却未闻其详。受好奇心驱使,笔者在网间搜索了一番,发现了一些关于李中襄的故事。唐山交大早期校友毕业后大多从业于教育或交通界,李中襄的跨界经历比较特殊,并且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值得写出来,图为李中襄夫妇在重庆的合影。

李中襄 (1896-1958),字立侯,原籍江西南昌,出生于浙江宁波,1915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的前身——唐山工程专门学校,今年6月12日是他的65周年忌日。在大学读书期间,李中襄十分活跃,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曾担任首届校学生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评议员兼总务部长,并南下上海参与接待孙中山的工作。2016年5月交大双甲子校庆时西南交大学生会的文章《纪念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成立97周年》中写道:“1919年5月4日,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很快波及到唐山。5月12日,我校学生召开大会,大会选举成立了学生联合会(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成立学生会),推选李中襄为会长。5月24日,我校学生召开全体大会,决定罢课响应,并发表宣言,通电全国。”

该文还写道:“校学生会成立后,创办了《救国报》,每周一期。《救国报》不仅在学生中散发,一部分在本地销售,一部分寄给北京、天津等各地爱国团体,与各地进步刊物建立联系,互相交换,商情代为推销。在与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交换中,毛泽东曾寄来一张明信片,表示愿为代销,并要求我校代为销售《湘江评论》。6月12日,北京政府将和谈代表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免职的消息传到唐山,唐山召开公民庆祝大会庆祝,与会者达三万余人,在唐山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我校学生是这次大会的组织者,学生联合会会长李中襄在大会上发言,要求政府严惩卖国贼。9月1日,唐山、保定两地的学生联合会发起成立了直隶省全省学生联合会。筹备会在天津召开。我校学生李中襄被选为会议主席。9月4日,全省学生联合会成立。”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道路,各种进步社团和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唐山“人社”就是在这一历史环境下出现的,其成员均为五四时期唐山交大学生运动的组织者或积极分子,包括《救国报》编辑部成员李中襄是人社负责人之一。人社的主张是“科学救国”,他们有个不成文的宗旨“怎样做人、怎样救人”,将革命热情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即“站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做人,我们救人”。1920年3月1日,李中襄与许元启、朱泰信(前图二排左三、左四)等人创办了“人社”自己的刊物——半月刊《科学的唐山》,在市民和矿工中传播科学知识和进步思想。1920年3月30日出版的《北京晨报》对《科学的唐山》创刊号进行了介绍,并刊载了目录。

当时在京津唐地区有两个重要的学生组织:天津“觉悟社”和唐山“人社”,均隶属于全国学生联合会,两个组织的核心成员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代号。天津觉悟社五号(即伍豪)是周恩来,唐山人社五号是李中襄。他们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共同活动在京津唐地区,并且共同使用 “五号”,因此有人认为1930年代初期的 “伍豪事件”可能与此有关。两个学生组织之间也有联系,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给予唐山学生运动高度评价 “积极主动,与工商各界有真正的联合。”李曾以笔名 “五号”发表了大量文章,许、朱二人分别为一号和四号。随着《科学的唐山》停刊及 “人社”早期骨干相继毕业,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通信联络成为 “人社”活动的主要方式。1927年后,由于思想严重分化,通讯联络中断, “人社”无形中解体。

李中襄一生有过教育、党务、政务三方面的经历。他少时在南昌心远中学读书,大学毕业后回到江西任省立第三中学英文、数学教师,半年后到母校心远中学担任监学,1921年创办心远分校,并兼任《江西民报》「作新民」副刊主编。心远中学是民国年间江西省著名教育家熊育钖、熊育锷兄弟于20世纪初一手创办的,首开江西教育一代先风。李中襄和熊育钖之子熊正珪是同学,两人一起考取唐山交大,完成学业后回到江西,正珪向父亲极力推荐李中襄。李加盟心远后,熊育钖便委以重任,让其综理校务。李中襄不负恩师重托,充分施展才干,把心远中学办得越来越好。李中襄之于心远是功莫大焉,熊育钖曾经勉励他说:“加以学问修养,胡文忠之俦也。”

熊育钖痛感于当时的江西没有一所综合大学,1922年在李中襄等人协助下,他以心远中学为基础,让出部分校舍创办了江西第一所私立综合大学——“心远大学”,聘请一大批江西籍著名学者任教。但因时局动荡、经费无着,又遭朱培德部下抢劫,仅办一届毕业后于1927年停办。1942年熊育钖病逝,心远中学校董会推举李中襄继任校长。1949年9月,江西省教育厅将心远、剑声和青年三所私立中学合并,定名为 “江西省南昌第二联合中学”,以原心远中学为校址。李中襄长子、台湾泛宇电商董事长李宗悌博士2002年回到南昌,希望给故乡办一点事情,首选目标便是恢复心远中学。李宗悌还撰写了题为《被历史遗忘的一页: 李中襄与五四》,发表在台湾的《传记文学》杂志94巻6期上。

自1907年始,熊育钖开始担任地方公职,辛亥革命后出任江西省文事局局长,主管全省教育。1924年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成功,他开始改变"君子不党"的原则并加入国民党,1927年熊被选为国民党省党部执行委员,次年任国民党省党部组织部长并代建设厅长。在熊育钖引导下,他的许多学生也加入了国民党并成为江西党部的骨干,逐渐形成了遍布江西省国民党机关的颇具影响的“心远系”。李中襄也是其中之一,自1930年国民党江西省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执委始,李中襄正式在国民党中任职。在这次会议上,李中襄初识陈立夫,二人后成为终身好友。

李中襄先后担任国民党党务设计委员、第四届国大代表、《江西日报社》社长、国民党军委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党务处主任委员及少将秘书、九江市政委会主任委员、江西省政府委员、江西省国民党党部党务指导处处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军事委员会战时新闻检查局中将副局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设计委员、江西省民政厅厅长等职。李家是南昌望族,号称三李:李左襄、李右襄、李中襄,蒋中正、宋美龄夫妇到南昌和庐山必有李家兄弟及家眷陪侍。李中襄在国民党内部属于CC派系,1940年代初蒋经国主政江西、建设 “新赣南”期间,也与李中襄有过交集。

1940年李中襄与张君劢、张澜、杭立武、史良、章士钊、左舜生、李璜、董必武、罗隆基、章伯钧等21人参加黄炎培主持的国民参政会,并与张伯苓、黄炎培、褚辅成、林虎、傅斯年、张君劢、毛泽东、左舜生、秦邦宪、许孝炎共12人当选为特种委员会委员。在战时中国宪法学界,关于立宪主义与民主主义是否协调或矛盾这一普世命题,集中表现在伴随有法律上保留的 “间接保障主义”和不伴随有法律上保留的 “直接保障主义”之间的激烈争论中,李中襄等人主张维持前者。1945年双十节,李中襄等736人获国民政府颁发的首批“抗战胜利勋章”。1946年王陵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后不久,就与时任省民政厅厅长的李中襄发生激烈矛盾,终至李中襄调回南京。1949年内战战败后李中襄撤至台湾,1952年出任立法院秘书长,1958年6月12日病逝于台湾。左图:李中襄墨宝(1939年),右图:《李立侯先生遗稿》封面。

抗战期间,李中襄为母校唐山交大南迁复校出力甚多。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发起全面侵华战争。7月17日唐院校舍被日军占领,校长孙鸿哲病逝,唐院又处在铁道部和教育部交接的关头,上级领导机关弃之不管、经费无着,学校濒临绝境,遭遇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学校后又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南迁迫在眉睫,南昌成为复校的首选之地。10月初唐院教授李斐英、顾宜孙教授与校友及学生代表等研究决定成立唐山交大上海、南昌两个办事处,并确定了负责人员。会后许元启教授赴九江,会同黄寿恒教授赴南昌与李中襄商议,筹备南昌办事处。11月3日黄寿恒、许元启、李中襄会同时任湘黔铁路局局长的校友侯家源,具体商议在南昌复课事情,李洽得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原校址以备复校之用。

11月12日上海沦陷并波及南昌,因此才改在湘黔铁路局驻地湖南湘潭复校,但并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全靠各地校友募集复校基金。侯家源(1896–1959) 字苏民,与李中襄同庚,但早一年进入唐山交大读书,1918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19年获硕士学位, 1921年回国。在母校南迁过程中,侯家源曾将湘黔铁路局房屋拨予学校使用,力促茅以升出任代院长,同时还在学校教师星散各地尚未集中时亲自代课,缓解了教员不足的问题。1938年初陈立夫担任教育部长,李中襄因与陈私人关系较好,可为唐院事说些好话。后来校长茅以升与朱泰信等前往教育部剀切陈说,才得到谅解和承认。

抗战军兴、国民政府西迁后,交大沪、平、唐三校校友云集重庆,不下千余人。1942年春,三校合组的交通大学同学会在重庆成立,李中襄被推选为副会长、侯家源为理事。1952年交大赴台校友以交大同学会名义创办了《交大友声》月刊,迄今已71年。在台湾新竹交大图书馆机构典藏中存有李中襄五十年代撰写并刊登在《交大友声》上的三篇回忆文章影印件,即《侯苏民学长轶事我闻》、《第一张壁报》、《祝唐山母校五十校庆》。在《侯苏民学长轶事我闻》一文中,李中襄回顾了侯家源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的一生,“用以寄哀悼之忱,聊以表追思之怀”。他写道:“苏民学长毕生出其所学,勤劳为国,积瘁致病,而又未敢偷安以惜生,乃致以劳以病以死!”

李中襄在交大掌故《第一张壁报》一文中讲述了他在唐山交大读书期间,与同学许元启、朱泰信等人一起创办学校第一张壁报以及五四前后投身学生运动的故事。他写道:“当时唐山的图书馆,固然贫乏,但是中国的出版界也实在太贫乏了。因此我们几个喜欢做些课外研究兼有些写作兴趣的同学,妙想天开,创作了这一种小玩意。”另一篇《祝唐山母校五十校庆》只留下残存的一段。1958年李中襄去世后,《交大友声》上刊登了两篇悼念文章。在《哲人其萎,举国同悲》一文中,匿名作者写道:“氏躯干伟岸而丰神飘逸,不独精力过人,而才识尤为卓越。”“氏平日待己甚严,自奉简朴,而待人则宽厚,义之所至,竭力以赴,不计艰危,不惧权势。” 图片依次为交大同学会第一届当选职员名单、《交大友声》上刊登的李中襄撰写的文章以及对他的采访。

李中襄的遗著有《六十自述》和《李立侯先生遗稿》,他在《六十自述》中写道:“人生如白驹过隙,岁月不居,吾今乃忽达六十度矣。未就,入世三十世界,而无补于时,服务党国会十年,而无补于国,从未作稻梁之谋,亦无补于家,毋无年华虚度之感。”现将李中襄的老友陈立夫为《六十自述》所作的序收录于后,并以李中襄的一首遗诗《昙花》结束本文。“不与群芳增岁月,放收顷刻亦无涯”。其实,谁的人生,不是如白驹过隙、如昙花一现呢?

陈立夫:李中襄(立侯)校长《六十自述》序

余识立侯兄,为在民国十九年当彼被本党(按指国民党)江西全省代表大会选出为执行委员之后,及卅九年余辞去一切职务出国,始与之离别而竟成永诀。二十年中,无论彼来南京,或余去江西,均得有机会多作长谈,且不时有函件来往。以彼所习者为工程学,与余为同行,故谈话范围恒涉及工程建设,既广泛而复亲切。余深感立侯兄为一极有才华之同志,无论对于任何事情,有研究,有见解,有主张,有办法;对于所任职务,能负责,能策划,能改进,能力行。故凡爱才之人,莫不思有以借重之。

余读其《六十自述》,见其文笔流畅,纪事翔实;其夫人之《回忆琐记》,文情并茂。有此二者,足为传叙,无庸增添。以余之善忘与秃笔,难以尽其什一,谨书数语,以示钦敬追念而已。吴兴陈立夫于天母弘毅斋,时在民国六十二年四月。(略有删节)

李中襄:昙  花

蓬莱故旧半诗家,莫负良宵对异花。
仙露时滋自高洁,明珠诓得比清华。
色香雅逸骚人醉,枝叶扶疏玉影斜。
不与群芳增岁月,放收顷刻亦无涯。

【注】本文被《唐院春秋》公众号推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