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一百年前的大学毕业照,摄于古城南京,照片上有十位身着学士服的女大学生和一位外国女教师。这些女孩是金陵女子大学 (简称金女大,后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1922届、该校第四届大学毕业生,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一年多前,笔者偶然发现了这张照片,又在金女大校刊中找到了她们的中英文姓名并逐一比对确认。她们是 (从左至右):范承杰、黄友黻、姜德馀、彭亚粹、朱驈、英文教师米德女士 (Ms. Frederica Mead)、汤汉志、陶善敏、黄孟姒、贝馥如、廖翠娇。
20世纪初,晚清政府废除科考制度,推行新政改革,由政府倡导并开办新式学校。1912年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订了壬子癸丑学制,明确规定 “??享有与男?平等的法定教育权”。金女大是民国年间中国14所教会大学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大学之一,1915年由五个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创办。金女大推崇文理兼修的博雅教育,办学目标是为中国各个领域培养女性精英及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妇女。金女大开办之初设定学制四年,分文理两科,仿照新英格兰的美国精英女子文理学院设置课程。理科包括国文、英文、宗教、体育、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除国文外的科目均以英语授课。
1919年金女大首届五位学生毕业,成为中国最早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在1915-1951金女大36年的办学历史上,一共毕业了千名左右女学士,人称"999朵玫瑰",她们日后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社会栋梁。1922届的金女大毕业生是这999朵玫瑰中的十朵。这十位前辈家世不同、阅历各异,而相同之处是在大学期间接受了西方现代化教育,又经过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熏陶,从而成长为一代新女性。上图为1922年6月21日金女大校长德本康夫人 (Mrs Laurence Thurston) 在毕业典礼上颁发学位证书,主席台上悬挂着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下图为金女大校刊中1922届毕业生的中英文姓名、部分照片及毕业典礼程序。
笔者在网间仔细搜索,找到了其中八位留下的或简或繁的印记。走出校门之后,她们有的进入职场,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回归家庭。这八人当中,四人从事医务工作、四人投身教育事业;六人曾出国留学或工作,其中一人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一人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四人获得硕士学位,她们的经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笔者在本文中将她们的故事汇集到一起,意在展现一个世纪前女大学生们的群体风貌。
陶善敏 (首图右四,Tao Shan-Ming,1896年出生),浙江嘉兴人。大学毕业后,陶善敏获得“巴伯东方女子奖学金”资助,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1924-1927年间,她由洛克菲勒奖学金资助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继续读博,成为中国第一位微生物学女博士,她的博士论文题目为《一些普通苍蝇早期幼虫阶段的比较研究》,毕业后在密歇根州卫生部担任一年高级细菌学家。陶善敏于1928年回国,1929-1931年间任中央防疫处细菌学技术专家,1931-1933年间任上海玛格丽特·威廉姆森医院临床实验室主任。
1933年起陶善敏任中央防疫处疫苗股的负责人,抗战期间内迁昆明,与"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等人一起从事疫苗研发工作 。《中华医学杂志》第16卷第4期 (1930) 刊登了陶善敏的文章《血清及疫苗之检定》,呼吁重视对疫苗质量的检验。文中写道:"此等事业,关系人民生命,切望卫生部对于国内制造所,加以考验。使此种之药品,皆有确实效价,以免误医!" 她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女子医学教育》发表在该刊第19卷第6期 (1933) 上,文中提到了1919年苏州女子医学院停办,职员和设备并入上海西门妇孺医院,随后成立上海女子医学院之事。
1951年陶善敏与郭可大、谢少文合作翻译的第三版《秦氏细菌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与汤飞凡等人合著的《细菌学》195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陶善敏的丈夫林宗扬是著名医学教育、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专家。左图是1924年密歇根大学巴伯学者合影,后排左一是陶善敏,图中二排左四、三排左二和左三分别为金女大第一届毕业生吴贻芳、任倬和刘剑秋。右图是1930年代中期协和医学院细菌及免疫系教师合影 (陈达维提供),右三和右五为陶善敏、林宗扬夫妇。
汤汉志 (首图右五,Tang Han-dji,1901-1979),湖南岳阳人。她的母亲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年轻时抗婚并与恋人私奔。夫妻二人后来在岳阳福音堂供职,子女也相继进入教会学校免费读书,他们的故事曾被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妹妹格莱丝写进纪实小说《传教士》中。汤汉志从金女大毕业后,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当时该校仅有的三名女生之一,与林巧稚是同窗好友。1928年汤汉志获得MD医学博士学位,留院任妇产科助理住院医师,1929年与该院细菌学教师李振翩结婚。婚后不久李振翩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的奖学金,前往美国从事病毒学研究,汤汉志则在美国费城女子医学院当实习医生。
1930年代初,李振翩和汤汉志学成回国,为抗日救亡效力。全面抗战爆发后,汤汉志随夫辗转上海、广州、香港、桂林、安顺等地,除在军医学院教学外,还经常给当地百姓治病。1948年夫妇二人移居美国,汤汉志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深造,1955年后一直在华盛顿特区圣伊丽莎白医院任内科医生,李振翩成为世界著名的细菌学和病毒学家。李振翩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老友,国共和谈时期夫妇二人与周恩来也有交往。1973、1975、1978年,李振翩、汤汉志三次应邀访问中国,受到最高领导人会见,为中美两国民间往来和医学科技交流作了大量工作。
范承杰 (首图左一,Fan Cheng-gieh,1895-1985),江苏苏州人。1927年范承杰赴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深造,1929年获硕士学位。她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女子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牙科专门学校,1952年起到上海第二医学院工作,组织胚胎学二级教授。她组建了上二医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并担任首任主任,亲自制备教具,设计挂图,选置模型,采集胚胎及畸形儿标本。范承杰先后发表《白鼠加波氏腺的发生、组织和功能》(《科学》第30卷第四期)、《烟酒对大白鼠的危害》《普鲁卡因对神经组织的影响》等多篇论文,主编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组织胚胎学》教材。图片中左为范承杰,右为汤汉志。
朱驈 (首图左五,Dju Luh,1896-1966),出身湖南常德望族,命运多舛,自重自强。朱驈大学毕业后改名朱君允,1924年留学美国的"七姐妹学院"之一 —— 布林莫尔 (女子) 学院 (Bryn Mawr College),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朱君允留美期间结识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研修戏剧、后来成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熊佛西,不顾家人反对与其成婚,育有一子二女。1930年代,一家人定居北平,熊佛西任北平艺专教授兼系主任,朱君允在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教书,生活美满安适。
抗战爆发后,熊佛西告别妻儿,只身南下投入抗日宣传工作,朱君允携子女栖居天津英租界。然而当她带着孩子到达大后方时,熊佛西早已移情别恋,朱君允只好走出家门谋生,独自承担抚养三个子女的重担。开始朱君允在母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西洋通史和英国文学,战时这所学校内迁成都华西坝。1942年她又应聘至设在乐山的武汉大学附中,任女生指导委员会主任,后来成为武大外国文学系教授。朱君允热心公众事业,曾在1947年的“六一惨案”中坐牢,1950年代当过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冬受迫害逝世,13年之后才得以平反。
201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灯光,永远的灯光》一书,第一部分是朱君允与熊佛西的小女儿熊性淑撰写的回忆录《永远的灯光》,记述了1930年代至文革期间母亲朱君允及家人的经历;第二部分是朱君允1940年代出版的诗文合集《灯光》。《灯光》第一次出版时,当年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陈西滢亲自为这本文集作序:“作者是中华民族一个极有勇气的女子,她文章中没有只字诉说她目前的身世和藏在心灵深处的悲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她还是眼望着一线的‘光’,期待着‘黎明’。”
贝馥如 (首图右二,Bei Fuh-ru,1894-1984),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潮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中十个子女中排行老大。她在家乡先后入读美国浸信会开办的汕头正光女校和福州华南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贝馥如在正光女校工作了两年,1918年考入金女大。正光校刊上有一篇文章《就是女孩》中写道:"我们深为密斯贝骄傲" "期待这位有才华的青年女士学成归来"。贝馥如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正光女校的学监。1926年,她获得巴伯奖学金资助,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主修教育学、副修英文和心理学,于1928年获得硕士学位。
贝馥如留学归国后,先到燕京大学教育系教书,1930年又应聘唐山交通大学,任注册股主任。1929年唐山交大开始招收女生,因此贝馥如还兼任女生指导员,后来转任英文教授,战争年代跟随学校辗转播迁、历经磨难。除了曾在迁往成都华西坝的母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处教了几年书外,贝馥如在唐山交大度过了50个春秋,86岁高龄时遭遇唐山大地震。她在1950年代初撰写的一份自传中,回顾了前半生的艰难时世。贝馥如终生未婚,以校为家,淡泊低调,温和纯良。左图为贝馥如年轻时的照片 (贝馥如亲属提供),右图是1928年密歇根大学巴伯学者合影 (局部),二排中间站立者是贝馥如,她的旁边是吴贻芳。
黄孟姒 (首图右三,Hwang Meng-sze),安徽舒城人,其祖父黄先楷曾佐李鸿章治团练,其父黄书霖曾任北洋武备学堂(新军)总教习,其长兄黄伯度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为民国政界官员。入学前黄孟姒曾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St. Mary Hall for Girls) 年刊《凤藻》年创刊号上撰文《今日女学生应有之觉悟》,反省女性读书的意义和责任,她在文中写道:"即明一己对于国家之关系,又有对于家庭社会尽责之觉悟,益以坚持耐性,以善所操术,为国牺牲,为人服役,则不愧今日之女学生矣。" 五四运动期间黄孟姒是金女大学生领袖成员,还在《少年中国》的妇女问题专号上发表文章。
黄孟姒大学毕业时恰逢1922年北洋政府实行"壬戍学制",确立小学、初中、高中的修业年限分别为六年、三年、三年,即美式分段标准,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设立国语、算术、卫?、公民、地理等课程。黄孟姒与"苏州五老"之一王伯祥共同起草了《新学制小学学程纲要草案:地理科课程纲要》,成为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其两大主旨为:"1. 启发研究环境生活的兴趣,并使了解人事生活与地理系的各种大问题。2. 培养人生和自然的情感,养成对于环境喜观察、 思索、研究等习惯。"
1924年,黄孟姒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博士、时任东南大学教授的查谦喜接连理,育有三子,婚后相夫教子。1932年,查谦出任武汉大学理学院院长,创办了物理系并任教授,黄孟姒在英文系任讲师。抗战全面爆发后,1938年4月武大西迁乐山,查谦奉命留守珞珈山,负责1938届学生的“就地毕业”工作,直到暑假才携妻带子离开武汉。1953年,查谦创办了华中工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他们的长子查全性是著名电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因1977年"倡导恢复高考"而知名。查全性于2019年8月1日逝世,引发无数77、78级大学生追忆缅怀。图为1965年拍摄的查谦(前排左二)、黄孟姒(前排右二)夫妇全家福,后排右二是查全性。
黄友黻 (首图左二,Hwang Yu-fuh,1899年出生),湖南湘潭人。大学毕业后她先在基督教女青年会工作,编辑出版了多期《金陵女子大学校刊》,文笔颇佳。黄友黻在1924年创刊号上的文章《大学女生之责任》中写道:“治人先治己:学校系养成人才之所,亦训练治己之处也。”“ 古昔圣贤未当自忍其为圣,自忍其为贤,然先人是德,竟足以化民而为万世师表。”“学深无穷,道奥莫测;君子当自强不息。教育即生,受教育者,当生生不已,日求进步。”
黄友黻的丈夫曾昭桓是曾广钟次子、曾国藩重孙,曾就读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留学美国伊利诺大学并获铁路土木工程学位,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广西大学、交通大学教授,以及公路、铁路工程师。黄友黻跟随丈夫走遍中国,后来因曾昭桓的健康原因定居上海。黄友黻曾在上海中西女中、圣玛利亚女校任教,担任繁重的教学和领导工作,深受学生好评。两人育有一女曾汝剑,后成为病毒学家定居美国。
彭亚粹 (首图左四,Peng Ya-sui),江苏苏州人。1926年留学美国,1927年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归国后曾任教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上海裨文中学、武昌华中大学等校。廖翠娇 (首图右一,Liao Tsui-giao),福建厦门人,当年鼓浪屿首富廖悦发的三女,她的二姐是民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姜德馀 (首图左三,Giang Deh-yu),湖北汉口人,生平不详。
今年是19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那一场考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对于经历了十年磨难之后,有幸重新走入校门的每一位学子来说,是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代表民主和科学的“德先生” (Demoncracy) 和“赛先生” (Science)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已经飘扬了一个多世纪。但另一面代表妇女解放的旗帜 ——“费小姐” (Freedom),现在却很少有人提及了。金女大1922届的“费小姐”们已经毕业整整一百年了,今天阅读她们的故事,弘扬她们的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
【注】本文被《赛先生》公众号推送
相关博文链接:素心似简淡若菊——贝馥如先生的求学之路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7/3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