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雨前的博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个人资料
正文

曾经的咫尺天涯 (上)

(2021-04-14 14:16:56) 下一个

2018年三月来到期盼已久的宝岛台湾八日游,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以前去过新加坡和香港,但那边英属殖民地的味道较浓。台湾虽仍留有日据时代的痕迹,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特别是近代那一段不能不说的历史,以及在其他地方再也见不到的民国遗风。"台湾"这两个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70年代以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禁忌之地,80年代是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校园歌曲,90年代则是充满了离愁别绪的留学生文学,......。虽说初次来到台湾,并且只是一个匆匆来去的观光客,却常常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海权强国开始逐鹿亚洲。西班牙人率先占领北台湾,并在1628年建造了"圣多明哥城" (Fort San Doningo),作为军事、政治、贸易、传教的根据地,从此淡水成为台湾与西方文明接轨的重要门户。1642年占领台湾南部的荷兰人北上击退西班牙人,重筑主堡"安东尼堡" (Fort Antonio),即今日"红毛城" (左上图),成为台湾300多年发展的见证者。主堡以"外石内砖"的工法砌造,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1860年淡水正式开港,英国向清廷租借红毛城建造领事官邸 (右上图),各国洋行纷纷来到淡水设行贸易。英式官邸融合了中国元素,清水红砖墙面和四坡式闽南红瓦屋顶,在淡水夕照下别有风情。1862年淡水正式开始征收关税,左下图是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 (俗称小白宫)。日治时期日本商人纷纷渡海来台经商,右下图是1934年淡水街长多田荣吉的故居,是淡水少数保存完整的日式私宅。

1872年,加拿大长老会首位海外传教士George Mackay (1844-1901) 来到台湾,这位人称"马偕博士"的青年从此以淡水为家,足迹踏遍北台湾,包括花莲、宜兰等原住民聚居地。他致力于传教、行医、教育,在此结婚生子直到逝世,死后也安葬在淡水。马偕为淡水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有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座右铭是"拢是为基督" (All for Christ),台湾人用"宁愿烧尽,不愿朽坏" (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赞赏他的一生。

马偕用家乡加拿大牛津郡牧师和教友捐款创建了培养传教士的"理学堂大书院",英文名称为"牛津学堂" (Oxford College),即今日的"真理大学",前三图依次为该校的书院、牧师楼和教堂。当时学校里不仅教授神学,还包含天文、地理、生物等现代科目,开台湾新式教育之先声。马偕还于1884年成立了培养女传教士的"淡水女学堂",是台湾最早的女校。右下图的淡水礼拜堂是为纪念马偕来台传教60年所建,于1933年落成。

淡水河出海口,坐看夕阳西下。在两岸隔绝的四十年中,不知多少人在这里望穿秋水、望断天涯。

明朝中叶之后大批中国沿海移民跨海来台,一路从南向北发展。18世纪清乾隆、嘉庆年间,民间产生"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说法,描绘当时全岛三大港市的盛况。其中的"艋舺"指今日台北万华区一带,是台北原住民的商聚之地,也是台北市的发源地。当地原住民"平埔族群"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许多福建泉州和漳州移民定居于此。

西门町被称为"台北原宿",清代属于艋舺市街北部,日据时期日本人仿照东京浅草修建的休闲商业区,其标志性建筑是八角形的红砖洋楼"西门红楼",现为台北市著名的文创艺文场所、展演空间与同志酒吧聚集处 (上方二图)。下方二图是红砖古厝老骑楼的"剥皮寮历史街区" ,因清代福州商船运进杉木在此剥去树皮而得名,是艋舺地区唯一留下的清代汉人街道及水上交通要道,其整体建筑空间见证了当年艋舺的发展。

19世纪中期,艋舺地区的泉州同安人与三邑人为艋舺码头的泊船权利,发生顶下郊拼分类械斗事件,同安人败逃至大稻埕,即今日台北大同区一带。大稻埕因具有大片晒稻谷的空地而得名,清末与台北城和艋舺一起并称"台北三市街"。1860淡水开埠后大稻埕取代艋舺的地位,成为台北最繁华的物资集散中心,日治时代日本人将艋舺、大稻埕、台北城合为都市台北市,二战后大稻埕逐渐衰落。

大稻埕的迪化街是台北保留最完好的清代老街,街道建筑仍然保持旧日的闽南和仿巴洛克风格,现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夕依旧是规模盛大的"台北年货大街"。左下图的霞海城隍庙是一座全台闻名的小庙,主祈来自同安故里的霞海城隍神像,百年来一直保佑大稻埕地区的士工农商。右下图是艋舺地区的华西街观光夜市,台湾第一座观光夜市。

台湾随处可见的寺庙多为福建移民所建,其建筑风格既有浓郁的中国古建传统韵味,又有鲜明的闽南建筑风格。这些寺庙华丽精美、金碧辉煌,屋脊装饰有飞龙、凤凰、麒麟、宝塔等各种图案。台北艋舺龙山寺建于1783年,是泉州三邑移民的行政中心,与台湾另外几座龙山寺一样,均分灵于泉州府晋江县的泉安龙山寺。该寺为三进四合院,大殿主祀神明为安海观音,后殿主祀天上圣母即妈祖,并供奉佛道儒重要神祗,如文昌帝君、关圣帝君、注生娘娘、月下老人,及民间有功于民之人、开山先贤等,共有神明百余尊,是神佛合一的众神集今所。这里香火极盛,有求平安的、求功名的、求子嗣的、求姻缘的,各取所需。

台北大龙峒保安宫是最具传统特色的地方庙宇,初创于1742年,1804年正式建庙,因创庙者来自福建同安,因此有"保佑同安"之意。大龙峒位于大同区哈密街一带,以前是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聚居地,18世纪后汉人逐渐移入,是晚于艋舺而早于大稻埕的台北市旧聚落。保安宫主要祭祀闽南地区信奉的医神保生大帝,后殿供奉另一位医神神农大帝。保安宫与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一起,并称为"台北三大庙门"。每年保生大帝圣诞(农历3月15日) 当天与前一天在保安宫举行大型祭典,与大稻埕霞海城隍祭、艋舺青山王祭典合称"台北三大庙会"。

台北孔庙位于大龙峒保安宫旁,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正统南中国式孔庙。1927-1939年间,在日本人因建立台北州立第一女高而拆除台北府文庙后,台北地方士绅集资捐地修建了这座庙宇,这也是全台唯一的一座不是官府兴建的孔庙。台北地方未曾出过状元,因此万仞宫墙中央没有开设正门以通泮池,依旧俗孔庙需有状元及第者才能建造正门,以迎接状元入庙祭孔。"万仞宫墙"四字为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所题,闽南特色的照壁具有反照吸收日月星辰光华的寓意,泮池旁遍种桂花树,意寓"折桂集大成",三月台北正是桂子飘香的季节。庙内无楹联,表示无人敢在孔夫子面前卖弄文章; 无门神,因孔夫子不语怪力乱神; 庙内的110根柱子全部用福州杉和泉州花岗石建造。

孔庙主殿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屋顶仿效泉州孔庙建造,十分讲究。两端立于鳌鱼之上的盘龙通天柱具有道教色彩,除代表孔子人格道德与天相通外,也有说秦皇焚书坑儒时儒生在自家屋顶建造烟囪状以藏匿经书。屋脊中央还有一座具有佛教色彩的七级小塔,貌似闽南寺庙都是儒释道三教混搭。屋顶上除了丰富的龙、马、象、花、草、鸟、人物外,规带上还有72只被柔化感召的凶猛枭鸟,寓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大成殿内上方悬挂蒋中正手书匾额"有教无类"及马英九手书匾额"道贯德明",看来也是很应景的,二人曾分别率官员在此祭孔。大成殿屋顶装置八角藻井,以木榫结合的斗栱支撑,典型的泉州风格。

台北孔庙的东西两庑,供奉孔子弟子及历代弘扬儒学的154位先贤。自古文风鼎盛的大龙峒,向来有"五户一秀、十户一举"的美名,到清道光、同治年间,更是出了不少生员、举人。1859年乡试中举的陈维英是台湾教育的重要推手,2006年入祈弘道祠,成为首位入祠的在地人物。位于孔庙西南角的崇圣祠中供奉孔子上五代祖先,以及孟子、张载、朱熹等人的先祖,国民政府迁台后,此祠仿照曲阜孔庙,成为孔子世家的家祭处。每年在孔庙中举办民间祭祀的春祭及政府官员主祭的秋祭,每天有专人书写祈福卡,赠予前来拜谒的访客。右下图是孔庙墙外的四只石猴卡通版孔子语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位于宝岛东部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第四座国家公园,地跨花莲县、台中市、南投县,前身为日治时期成立的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 (1937-1945)。二战后设为国家级风景区,于1984年完成界定国家公园范围。清水断崖是清水山临西太平洋之处的断崖,由山临海悬崖所连成的大块大石崖组成,以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几近垂直插入大洋,高度均在800米以上。断崖状如刀劈斧削、崔嵬万丈,脚下白浪滔天、礁石犬牙交错,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

花莲七星潭海滩是一处优美的新月形海湾,海水洁净湛蓝,砾石晶莹剔透,青山巍峨苍郁,公路绵延不绝。这里的景色很像希腊离岛圣托里尼,只不过一个在太平洋、一个在地中海。为了保护环境,七星潭美丽的砾石是不能带走的,若干年前人们在此发起"留下脚印,带走记忆"的运动。

太鲁阁国家公园以其高山及峡谷最负盛名,触目所及皆是高耸插天的陡峭岩壁、断崖、峡谷以及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景色雄伟壮丽。步道中的一个知名的景点 "印地安人头像" (左上图),可看到对岸的岩石造型宛如一个印地安人的侧面。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太鲁阁幽峡":这里是公园内最主要的水系立雾溪与其支流荖西溪的"太鲁"合流处,立雾溪因山势陡峭、云雾迷漫而得名,流经此地有几近九十度的大转弯 (右上图),溪谷有美丽的大理石和蓝宝石纹理景观 (下方二图)。

1895年甲午海战清廷战败,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成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第一个海外殖民地。1895-1945年间日本领台50年,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修路盖楼办学,为台湾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建设和发展的背后是疯狂的掠夺、血腥的屠杀、奴化的统治。国家公园区内早年为原住民太鲁阁族部落分布地区,但部落旧址多已无人居住。据台湾大百科记载,20世纪初日本统治者实行"五年理藩计划",于1914年发动太鲁阁战役,利用原住民在立雾溪峡谷的传统道路基础上开辟的理蕃步道,1935年完成"合欢越道路"。日本人沿途疯狂屠杀太鲁阁族人,并遭到拼死抵抗,双方死伤惨重,最终原住民被迫归顺日本统治。

在这条道路的基础上,由国军退役官兵为主力,于1957-1960年间修建了台湾第一条串联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中横公路",与南横、北横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左上图是贯穿清水断崖的环台铁路干线隧道;右上图是中横公路上的一座单塔柱斜张箱型梁钢构桥,护栏用花莲的特产白色大理石砌成,是蒋中正为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旁边青蛙石上的"兰亭"是蒋经国为其生母所建;左下图是中横公路上太鲁阁幽峡附近的隧道。当年没有现代筑路工具,建路进度缓慢,危险陪增、意外频传,右下图是中横公路边的长春祠及长春飞瀑,祠内供奉200多位以身殉职的开路工程人员。

相传几百年前就有原住民在台湾东北部金基隆河一带淘金,1892-1893年间先后在九份和金瓜石本山矿体发现金矿,大批在美西的华工来此采金。1895年后,日本商人田中长兵卫获得金瓜石采矿权,在这里开采出大量金银铜矿石,因此金瓜石被誉为"亚洲第一贵金属矿山",左上图是昔日最大的选矿场所"十三层遗址"。今日矿山已经衰落,却留下了以"黄金博物馆"为中心的丰富的矿山文化。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日本人主要目的是开采铜矿,因为铜是战略物资,而有金的地方必有铜,金银只是副产品。

右下图是黄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重达2公斤的999金砖。下方数字是这块金砖的新台币价格,大约相当于960万美元。日本人在金瓜石开采50年,每年黄金产量2吨,共100吨,其总价可自行脑补,但二战后蒋中正废除了所有中日间的不平等条约。 ????想起来瑞典Falun的铜矿山曾在19世纪末发现和开采出少许黄金。另外二战德军突袭挪威,也是为了打通运输挪威和瑞典北部优质铁矿石的海上通道。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台湾总督府认为台湾人会与中国政府串通谋反,1942年发生了"金瓜石事件",当地士绅、菁英百余人被捕入狱,33人殉难。此事70年后才得以爆光,左下图是当地民众用金瓜石山的矿石为遇难者建立的纪念碑。1942-1945年间日本人在该地设战俘营,盟军战俘被迫从事采掘铜矿的苦役,共400余人丧生,右下图是金瓜石黄金博物馆中的纪念铭牌,上书"我们将永远不忘!"

北海岸揽胜:金瓜石山下的黄金瀑布 (左上图) 和水湳洞阴阳海(右上图),由富含矿物质的山中溪流汇聚而成。北海岸的水湳洞、金瓜石、九份这三个地方合称"水金九",取自台语谐音"水真久"之意。下方二图为依山傍海的南雅海岸,因美丽奇特地貌和海蚀风化岩石著名,有"南雅奇岩"的称号,鬼斧神工、美不胜收。

在台北国军历史文物馆前陈列了一排抗战胜利后接收的日军战利品,包括日军炮弹及19世纪的俄制、德制大炮,右上图是1897年的德制鱼雷。最醒目的是口径12公分、全长362公分的英制五吋阿姆斯托朗后膛炮 (左下图),原为北洋水师的装备,1894年甲午海战中被日军缴获,1906年在台湾日本神社前展示。台湾光复后大炮移到现址,日本神社也被折除,改建为圆山大饭店,百年国耻终得洗雪。右下图是连战题字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成都安仁镇建川博物馆群落中的抗战"正面战场馆"也是连战题字。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春后雨前S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噢颜颜' 的评论 : 你好!据说有一种文体称为“论文体”,我总是不小心写成这样,也许是几十年的职业习惯。很多文章都是几年前写的,放在新浪博客上。但是那边现在不能登录了,所以慢慢搬过来。下半部争取今天贴出,春安!
噢颜颜 回复 悄悄话 等着下时(若有)再说几句,看你的博文让我想起一位熟悉人的博文,总是不经意就成了学术论文,包括严谨和格式/内容,大家读时都乐她说这是习惯(不到二十岁)。我则是写工科论文也会不经意写成散文类似大众天文学的调调。
喜欢那些古建筑,那句话也颇有意思,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春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