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我的一位老同事,钱老师(化名)早晨醒来,觉得右半身有点儿麻,她也没当回事。钱老师一向注意健康,每天行走八九千步,饮食也很讲究,低糖低油低盐,吃粗粮,素食为主,从不暴吃暴饮。给我们的感觉是,精神抖擞,思维敏捷,动作灵敏。
钱老师按摩了一下右边的穴位,麻的感觉减轻了一些。于是,她起了床,开窗的时候,突然觉得右腿像是失去了知觉,赶紧坐回到床上,可是不久,就坐不住了,滚落到了地上。
钱老师这时候想到要打911。她一个人住,独立要强,而且做事特别认真仔细。她想,楼下的大门锁着,救护人员恐怕进不来,还是先下去开了门,再打911吧。她开始用尚能活动的左边,撑着爬下楼梯(她的卧室在二楼),可是用了几个小时,都没有爬下楼。这时候,她才打电话给住在附近的好友。好友一听,这还了得?赶紧叫来了911。
救护人员五分钟内就赶到了,踢开了大门,把她送到医院。可是已经错过了中风后的最佳治疗时间。发现得早,药物用得及时,有可能控制病情。可惜钱老师低估了自己的病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医生及时诊断病因,进行治疗。不可理喻的是,钱老师的血压、血糖、胆固醇都在正常范围,照了片子,也查不出哪儿有血块。因此,医生也无法确诊中风的原因。钱老师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医生每天仔细观察,为她做各种检查,确认她病情稳定,没有再次中风的危险,才把她转移到了医院的康复部。
她在康复部又住了三个星期,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每天做三次康复运动。神经科的医生发现她的右半身尚有知觉感,而且由于她一直坚持锻炼,肌肉组织比较强。经过了三个星期的康复治疗,钱老师先是可以站起来,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可是右手的恢复比较慢,虽然能抬起一点来,手的功能还没有恢复。
钱老师的经历提醒大家:一是老年人锻炼是有好处的,哪怕遇到中风摔倒这样的不幸,较强的肌肉组织可以加速康复。
二是有什么不适,赶快求医,千万不要耽误。万一有了以下症状,有可能是中风了:
1. 身体一侧的面部、手臂、腿部突然麻木或虚弱;
2. 说话与理解语言突然有困难;
3. 单眼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煳或出现双重视觉;
4. 突然行走困难,摔倒,动作失去协调;
5. 突然头晕或失去平衡;
6. 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疼。
对于独居的老年人来说,出院回家生活会遇到不少困难。钱老师出院之前,医院派人陪她回家,检测她是否有能力在家里独自生活。因为她左边可以动,右腿也恢复了一定的功能,而且钱老师再三坚持可以自理,医院才让她出院。
钱老师出院已经有三个多星期了,每个星期一,有护士上门为她检查身体,其余的四天,每天有理疗师上门一小时,在他们的辅助下,做些有一定难度的康复活动,一些难度不大的康复活动,是钱老师的“回家作业”,自己练习。
钱老师几个月前刚退休,刚过了70岁的生日,就遇到如此不幸。对此,她倒是很坦然。既然“大难不死”,就需要学会顺变,学会跟疾病共存,学会用尚存的能力照料好自己的生活。
所幸的是,我们小镇的华人同胞组织起来,建立了关心钱老师的微信群,她是我们敬重的一位老师。四五十人,开始每天轮流去医院看她,后来每天轮流为她送饭。群里的同胞来自东南西北,大家都一展自己的厨艺,北方的以饺子炒面拌面为主,西北风的食品让钱老师赞叹不已。南方的朋友做的多为米饭炒菜,也有人熬粥、煲汤、做粽子、做米糕,钱老师称赞不绝。她笑称自己不幸中大幸,吃上了百家盛宴。
群里的男同胞,有的自己不会做,就把送饭的日子排在老婆的休息日,让老婆代劳。还有我这样手笨的,看着油管,现学现做。目前,钱老师冰箱的冷冻库里,塞满了各种冷冻食品,光是冻饺子,就来自七八家人家。
钱老师在群里呼吁:非常感谢大家,帮我度过了最难的阶段。请大家不要给我送饭了,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自己站起来,自己料理自己。
在她完全恢复之前,大家还是不放心,群里的同胞为钱老师联系了一家中国餐馆,每隔两三天,钱老师电话订菜,荤菜为主,餐馆送菜上门。素菜由住在附近的朋友为她买洗好切好的色拉和冷冻的杂粮米饭,每天她可以自己拌个色拉,在微波炉里热一下杂粮米饭,就可以荤素搭配了。
虽然不用送饭了,钱老师家人来人往。有的去帮她理发,有的去帮她打扫,有的带她去美甲店剪脚趾甲,也有的,就是过去陪她说说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钱老师的不幸,牵动了许多人的心,抱团取暖是大家的选择,因为大家不忍心看着钱老师独自去面对病痛和艰难。
祝钱老师早日康复!
这篇文章真的很感人,姐是好人,所以也总能遇到好人,祝福钱老师。
可是钱老师中风的原因最终没有查出来吗?
请搜搜 纳豆激酶 中风
海风很好的分享和提醒,我们的邻居也是突然小中风。她家幸好孩子在附近,我们有时也会给她送食物。
一家有难大家帮,真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