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6)- 人文之旅
我曾经迷恋的和至今不能忘却的
兰州是中国唯一被黄河穿过的省会城市,南北两山夹河而立。那时候我家住在河的南边,听说同学中有家住河北的,就会觉得特别遥远,但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我开始羡慕他们,因为学校允许家远的学生住校。少不更事的时候,是多么地期盼自己能远离父母的絮叨和监控,放飞自我。
身处偏远的大西北,兰州让全国人民熟知的东东肯定不多。但有两样,出自兰州而且全国人民都知道,第一当然就是上篇谈到的兰州牛肉面;第二,麦子自信大家伙儿应该不会反对,那就是曾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杂志《读者文摘》。
一碗面,一本杂志,物质和精神,兰州还真都没拉下。
《读者文摘》,创刊于1981年4月,后来发生了涉嫌侵权美国《读者文摘》的纠纷,于1993年3月改名为《读者》。
当年的中国刚从千疮百孔中挣扎出来,百废待兴,我们渴望阅读,经常沉醉在文字的海洋里不能自拔。《读者文摘》就是这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为闭塞的心灵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和未来人生的窗口,让我们穿越时光,游走于不同的故事和思想之间。在那里,我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学会了思考,让我在后来的人生中保持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当时的我和同学们是那么地迷恋《读者文摘》,即使后来上大学去了北京,也是几乎每期必读,里面的科学知识、历史人文、故事小说、文艺评论、心灵鸡汤甚至读者来信等等内容,都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还经常弄个专门的笔记本摘抄里面的金句。不夸张地说,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读者文摘》承载了我们那一代人无数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读者文摘》的娘家甘肃人民出版社当时就位于我家斜对面,每次放学回家经过出版社的大门,我就觉得自己是三生有幸。
所以,因了这份眷恋和情怀,我带着同行的他们仨专门去“朝拜”了《读者》大厦,里面有读者博物馆,可惜6月的时候博物馆主馆还不让个人参观,只能单位组织才能放行(据说从8月起就开始对公众开放了,我们没赶上。)。于是只好去了隔壁的读者插图艺术馆。
《读者文摘》创刊号,封面人物是蒙古族演员娜仁花。
离《读者》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是敦煌艺术馆,我这个所谓的甘肃人很是惭愧,没去过鼎鼎大名的敦煌,只好去这个艺术馆熏陶一下,进去了就不想出来了。如果因为时间关系无法亲身前往敦煌打卡的朋友们,我强烈推荐这家充满了敦煌元素的艺术馆。
不用预约无需证件就可以免费参观,这是最令人欣喜的一面。
进去后就看到一段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到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
里面既有按原样大小复制的莫高窟第220洞窟,也有众多迷你仿真石窟,还有用高科技完美复制的壁画、3D制作的佛像雕塑和娓娓道来的莫高窟故事。
艺术馆里人不多,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在里面静静地观赏博大恢弘的艺术瑰宝,领略丝绸之路的千年繁盛,了解风雨敦煌的前世今生。
莫高窟是从公元四世纪开始修建,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前后大约有一千年时间。保存到今天,洞窟数量是735个,其中有壁画有内容的是492个,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适合对游客开放的洞窟数量并不多,每年大概也就能开放40-60个左右。
从艺术馆出来后,来子感慨说:不少洞窟的出资人(当时称之为供养人)都是当时的权贵或富商,最初动机并不高尚,他们开凿洞窟绘制壁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把自己当下的奢靡生活记录保存下来,同时也祈愿神佛可以保佑他们来世还可以享受同样的荣华富贵。
正是如此,尽管敦煌壁画的创作是多个时期、多个文化背景下众多艺术家和匠师集体努力的结果,他们将宗教、艺术和文化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了这些传世永存的艺术珍品。但背后的实际供养人是宫廷、富商、寺庙,其出资背后的真实目的也各有不同,或是为宗教宣传、或是为祈求福祉、或是为炫耀地位,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壁画的内容其实更多反映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给后人带来了“繁荣盛世”的感觉。
隔天我们又去了甘肃最重要的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这个需要网上预约,但比较容易,提前两天就能预约到,不像陕西博物馆和国博需要抢票。
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著名的马踏飞燕,也叫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东汉墓。马踏飞燕现在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奔马三足腾空、昂首嘶鸣,落下的一足踏于飞鸟之上。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当年上学的时候,日记本的扉页会写上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之腾飞而奋斗。”
这次回兰,把存在父母家里的12本日记统统背了回来。这些天翻看八九六四前后的记录,几乎夜不能寐,再次回忆起我所亲历的那个夏天,那个广场,那些熟悉的一张张年轻有朝气的面庞,其中一张永远定格在那个夜晚。三十四年弹指一挥间,他的不少同班同学已成为中国的名记,但他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夏天,停留在了永远的二十三岁。我一直不敢碰触这个伤口,但记忆是永存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旦想起,就是胸口的痛。
有人说“别动不动就批判中国,中国不好,对你有什么好?” 批判中国政府,就是期盼中国不好,就是不热爱祖国,原谅我的浅薄,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中间的逻辑关系。
谈到爱国,在和平年代,有谁会比当年那些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坐在天安门广场的莘莘学子更爱这个国?但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因为这场深爱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一部分人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断肠天涯。
抱歉,天马行空,又跑偏了。
个人认为甘肃博物馆里面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厅和黄河古象厅。甘肃省的名字来源于古时的甘州与肃州,甘州即现在的张掖市,肃州即今日的酒泉市。这两个地区都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镇,丝绸之路的要地,所以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根据相关资料,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指的是欧洲、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商人,从西域经敦煌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汉唐时代的中国首都长安的贸易线路。丝绸之路总长是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占了大约整条丝绸之路的五分之一。当年的丝绸之路是汉唐繁荣昌盛的证明,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宴。
但到唐末宋朝以后丝绸之路开始渐渐衰落,为什么?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夏崛起之后,阻断了丝绸之路上的官方商业贸易,后来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商人们开拓了收益更大的海上通道,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等到了新中国的时候,甘肃已经成为了老少边穷地区之一,当年令人羡慕的丝绸之路要塞变成了人人嫌弃的荒凉大西北。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交流与贸易顺畅是有多么地重要。
好博友西西曾告诉我她当年去兰州坐了羊皮筏子,看了兰州水车。我这个号称生在兰州长在兰州的,居然直到今天才有机会去体验羊皮筏子,观赏兰州水车。
远远地看着黄河上飘荡的羊皮筏子,人筏一体,就象一叶扁舟颠簸而行,生性胆小的我就担心会不会被激流掀翻了,俺尽管能在水里扑腾两下,但可坚持不了太久。好在这次有其他三人同行,总不会对俺见死不救吧。
(网图)
等穿上救生衣,真的坐上羊皮筏子了,怯怯的感觉不翼而飞,心情很是愉悦,看着岸边的人们,突然产生出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英雄气概了,甚至恨不能高歌一曲。
后来聚会的时候和发小们说起自己这次才坐上羊皮筏子,他们全笑了:“我们至今都没坐过,你不知道吗?只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兰州本地人不坐。”
“为什么?”
“居然还问为什么,你到底是不是兰州人?因为从小爹娘就教育不许去黄河边玩,黄河表面平静,下面可是暗流涌动。每年魂归黄河的人都不在少数。”
看来我这个兰州人确实有些假冒的成分。
坐羊皮筏子吓人,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也挺瘆人,所以不想在文里赘述了,有感兴趣的谷歌一下都能读到。
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年当然是为了运输的目的,但现在只是作为旅游项目了。现在黄河兰州段上常见的是以13只羊皮扎成,可坐五或六人的小筏。
100元人民币一位,漂流大约20分钟。依依不舍上岸,慢慢溜达,不经意间看到了水车博览园。
兰州一向缺水,所以黄河水车就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根据记载,黄河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研制的。段续在西南各地任职时,发现那里多用木制龙骨筒车汲水灌田,便以竹片做成模型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研制成功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第一个黄河水车,人称祖宗车。黄河水车解决了河岸高、水位低难以提灌的困难,因此沿岸农民争相仿制,一时间黄河水车四起,使干旱少雨的兰州黄河两岸农田大大受益。
欣赏了那么多精致的器物,参观了这么多智慧的发明,我的个人感受是,从古到今,中国人都有着超群的才智和能力,但为什么会步入今天这个怪圈?脑海中想起一句话:“人类会反复经历苦难,是因为我们擅长遗忘“,我们这个民族太擅长遗忘了,或者说某种机制刻意制造了这种遗忘,但它最为独特的是从不遗忘别人的错误,但总能放过自己。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都会说向前看,于是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指引下,我们在路上狂奔,如同兔龟赛跑,自大和狂欢之后,陶醉在老子第一的天朝梦里,而对于我们在路上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和所受到的每一处伤害,都没有反思和歉意,以放下为由,遗忘殆尽,于是历史不断重演,灾难周而复始。
游客们都围着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拍照,雕塑家何鄂曾经这样讲述自己在1986年创作时的内心表达:“我既是一个母亲,在伟大的祖国面前,也是一个‘黄河儿女’。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中华民族。” 对何老师的情怀,我是尊重的,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情怀。
站在“黄河母亲”雕像的这一天,适逢六四,看到“母亲”这个字眼,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三十四年前站在校门口苦苦等待她那17岁孩子归来的天安门母亲 -丁子霖老师,当夜无眠,校门口哭声一片,血色的暗夜里,每个人都泪流满面。
忘了告诉麦子;俺当时还挺喜欢娜仁花的,不过太多年过去都忘了她长啥样儿,看你的图片认出了她。侧颜好漂亮:))
一碗面,一本杂志,物质和精神,兰州还真都没拉下。——麦子总是这样,言之有物并微言大义,狠狠地赞一下。。。
兰州和敦煌一直是俺要打卡的地方,可惜这几年缺乏回去的动力,一直拖着。羊皮筏子是第一次知道,看上去很刺激啊,想问麦子上面有没有预备救生衣啊?
谢谢迪儿对我的夸奖,尽管愧不敢当,但我会当作对我的倾情鼓励,也感恩和你在文城的相识相知。我下篇写西安,就准备偷懒了,迪儿的西安系列,我不能超越了,就借你的光说说我这次为什么会去西安。
禾儿说得是,当地人都不着急看当地的景,总觉得随时随地可以去观赏,不着急。反而外地游客恨不能在短短的几天里横扫一切。
我一直订阅《读者文摘》,却不知编辑部在兰州。
谢谢麦姐在博文中提到我的兰州之行,难忘的一次旅行。看到你写的坐羊皮筏子那段,想起我当时的胆怯。你的朋友说,“你不知道吗?只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兰州本地人不坐”,引得我哈哈大笑!看来在黄河上空乘坐缆车也是外地游客了,比如我:)
1988年你已经有娃了?我是记得你写过儿子小时候的趣事,听了一首蒋大为的歌曲就睡着了。:)你那么早就西北五省游了,西北我只去过兰州和西安。和你一样,年少的我们就喜欢在白塔山上眺望黄河,顿生豪气,指点江山。
不过说一下,读者也是我以前常看的。
那次旅行,我应该是一早到兰州的,当晚或第二天一早离开的,说实话,兰州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因为认识了真实勇敢才华横溢的你,兰州对我的意义不一样了。
中学生的小小年纪,麦麦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保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钦佩啊!难怪麦麦以后会对新闻专业感兴趣,去做记者呢。在政治上,我一直都是糊里糊涂的,一直到2016年美国大选、到新冠肆虐,我才如梦方醒似的明白过来。:)
麦麦这篇的信息量太大了,都是干货。:)以后如果有机会去兰州,一定会去敦煌艺术馆看看。“羊皮筏子”的故事很有趣儿,就像我们住在纽约边上,有的朋友呆了20年,居然没去看过自由女神。:)
麥文閱讀性及強,可說讀者如雲,果然專業就是不一樣。蘭州於我也是有關聯的城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熟悉那個年代的人不少,可是“全國學蘭化、蘭煉”的口號,大概只有麥子這樣的蘭州人記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的樣板田,我舅舅曾在化五院,川人為大西北貢獻過青春,我有_件尼龍絲襯衫,還吃過蘭州有名的白蘭瓜,記錄過有關蘭州的過節。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305/12765.html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到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这句话好赞!不知道写这句话的人,有没有守护历史的权利。
读者当年非常风靡,经常读的。
谢谢你介绍敦煌艺术、丝绸之路、黄河之水,兰州。。。 大长见识!
麦姐呀,我的博客精神“十二维度:探索美食的边界,追寻思想的边界”。看来是学兰州的呀,
先点个赞,回头细读!
你把日记扔了,太可惜了。我现在读过去的日记,才真切地感受到记忆之不可靠,读了日记才知道很多事情原本的过程和我的脑海中的记忆是有不少差距的。不过,另一方面,扔了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不读日记,我一直还觉得自己的记性还挺好。:)
兰州是个有历史沉淀的城市,一定要去一趟。
兰州,希望我今生有机会去看一看。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敦煌艺术,这些都是多么神秘又丰富的西部风情。
就是呢,这逻辑关系特别地清奇,好像我们批评中国政府,就不能谈喜欢中国美食,不能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政府本来就是让民众批判监督的,而不是让人捧的宠的。
没啥水,就一条黄河。没啥路,就一条丝绸之路。没啥书,就一本《读者》。没啥吃的,就一碗牛肉面。没啥古迹,就一处莫高窟。没啥科技,就一座东风航天城和一台重粒子加速器。没啥看的,就丝路花雨加大梦敦煌。没啥宝贝,就一匹铜奔马和一棵摇钱树;没啥资源,就有点有色金属;历史不太长,就从伏羲女娲算起吧…
敦煌壁画在LA看过一些展品和仿造的石窟,很震惊。
我过去的日记都扔了,现在有些后悔。
《读者文摘》是我非常喜欢的三本杂志之一,还有二本杂志是《收获》和《读书》,从这些陪伴人生的书中,获益匪浅,真该好好谢谢那个时代!谢谢麦子的好文分享,大大的赞!
喜欢麦子的介绍,又回乡一趟. :))
我这辈子肯定踏不上丝绸之路了,莫高窟,敦煌壁画肯定与我无缘,就连麦子去过的博物馆我此生恐怕也难亲临。跟着麦子的笔触和镜头欣赏珍贵的敦煌艺术瑰宝吧。
感谢麦子,让我对黄河-母亲河穿城而过有厚重人文历史,壮美景色的兰州有了新的认识。
Mannerley ……..
希區柯克,勞倫斯奧列佛,瓊芳登 ,…….
中國剛剛開放,我們年輕,崇洋媚外,英語水平不過讀點文摘,確也敢在四川電影公司,觀看美國內片 ……
”把存在父母家里的12本日记统统背了回来“,好羡慕,我留在国内的所有日记和以前写的小说、发表的文章通通都没有了,很遗憾~~~
谢谢麦子非常用心的回国散记,写得很好!期待麦子下一篇…祝麦子新周愉快!晚安美梦!
《读者文摘》是我原来最喜欢读的杂志之一,后来又爱上美国的。麦子的介绍让人大开眼界,和亮妈一起感慨是纸媒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敦煌艺术馆要给朋友看,她才去了敦煌。“有人说别动不动就批判中国,中国不好,对你有什么好?批判中国政府,就是期盼中国不好,就是不热爱祖国,原谅我的浅薄,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中间的逻辑关系。” 哈哈哈,真是太逗了,这种调调何其熟悉,我回去写个美食也被人整天诟病,写美食,写旅和说中国存在的问题有半毛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