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意念自杀

(2024-06-04 20:43:46) 下一个
意念让人自杀,此话当真?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讨论,但它的结论可能讓每一个人深思。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很大的水池中,以此来观察它在遇到危险情况时所出现的行为。众所周知,鼠类都具有很强的游泳能力,所以,心理学家将它放在一个巨大的水池中。虽然水池非常大,但对于小白鼠来说,依靠它的游泳能力完全能够游到水池的岸边。
当小白鼠被放在水池中后,它并没有马上开始游动,也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而是在水池中转着圈子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原来,小白鼠的胡须具有探测的功能,当它发出叫声后,声音会传到水池岸边,然后声波会反射回来,被它的胡须探测到,从而判断出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距离岸边有多远。所以,小白鼠在转了几圈后,便朝着一个方向轻松地游了过去,很快就游到水池岸边。反复进行几次,实验结果都是这样。
随后,心理学家又选了一只小白鼠,将其放在水池中间。不过,这只小白鼠的胡须被剪掉了。只见它同样在水池中转了好几圈,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可是,由于小白鼠的“探测器”已经不存在了,导致它无法准确地测定方位、距离。它在水池中着急地转着圈,没过几分钟,小白鼠就沉到水底淹死了。
第二只小白鼠之所以会死亡,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解释:由于小白鼠的胡须被剪掉,导致它无法准确地测定方位,在它的大脑中就认为自己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中,自己无论怎样奋力地游也是游不到岸边的。所以,它最后放弃了努力和挣扎,自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心理学家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当动物感到彻底无望时,它们就会强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现象被称为“意念自杀”。
真人版的意念自杀案例:
在美国一所大学中,有几个大学生对朋友搞了一个恶作剧。一天晚上,他们几个人用一个大布袋子将一位毫不知情的朋友装了进去,并将他横放在一条废弃的铁轨上,然后他们几个人跑到一边看笑话。
过一会儿,附近的火车站传来火车出站的声音,轰鸣声非常大,导致地面都在晃动。此时,被横放在铁轨上的那位朋友在口袋中开始挣扎起来,他并不知道自己躺在一条废弃的铁轨上,而开来的火车是要从他身边的铁轨通过。
随着火车越来越近,那几个搞恶作剧的大学生发现,当火车离布袋中的朋友还有百米远时,他们的朋友突然停止了挣扎,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当火车轰隆隆驶过去后,他们几个人跑到朋友的身边一探究竟,竟然发现朋友已经死亡了。
法医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后并没有发现内部器官有任何损伤的痕迹。那么,他是如何死的呢?是他人杀害的,还是自杀呢?法律应该如何定罪呢?这起案件在当时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当他被放在废弃的铁轨上,听到火车的轰鸣声逼近,而且地面发出颤动时,他想要挣扎逃离,但又被袋子困住,他知道自己无法逃脱,为了免受被火车碾压之苦,在火车离其百米远时,他强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是自杀而死的。
无独有偶,在美国有一位在高压电器场所上班的工人,由于他每天都要置身于四周都是高压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虽然他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但这个工人内心还是极度不安,他总担心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会出现生命危险。有一天,当这位工人正在工作时,无意间碰到一根电线,他立刻倒地身亡,
而且身上还出现因为触电身亡呈现的特征。可奇怪的是,法医检查发现他并没有触电,那根电线并没有通电,而他却以为自己触电了。
还有一个在冷藏室工作的工人,当他在冷藏室盘点货品时,被同事不小心锁在了冷藏室中。当他准备出去时,发现冷藏室的门从外面被锁住后,他内心感到非常恐惧,因为他的衣着单薄,在冷藏室里肯定会被冻死的,他越想越害怕,越来越惊慌。第二天,当同事打开冷藏室大门时发现他已经死了。可让大家不解的是,那天晚上冷藏室是处于断电状态的,那名工人却认为自己被关在低温的冷藏室中必然会被冻死,结果就真的“冻”死了。
这正是意念自杀的现象。在意识中,有刺激强度大、意义大的意识,也有刺激强度小、意义小的意识,但我们会不自觉地选择意义大的意识转化成意念,而将其他意识摒弃。这种意念则会转化为动机,支配人体来付诸行动。同样,当人处于绝望的情境中时,其生理机能将会自动终止,以让自己免受死亡的痛苦。
其实,意念自杀导致人死亡的原理与受到惊吓而致死的原理非常相似。有研究人员对一些意念自杀的人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这些死者的心脏中都存在大量细胞坏死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体分泌出大量肾上腺素造成的。
当人受到惊吓时产生的恐惧意念能够引起肾上腺分泌出大量激素,而肾上腺素的急剧增加则会导致心脏活动过强,从而将大量的心脏细胞杀死。这些坏死的细胞又会影响和遏制心脏神经纤维束的正常传导功能,当它们阻断这个神经冲动传导通道时,调节心脏跳动的电信号就会中断,心脏也会随之停止跳动,人就会被自己的意念杀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名死囚躺在床上,并告诉对方将以放血的方式来结束其生命。接着,他拿出一块木片在死囚的手腕上划了一下,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水龙头打开,让水龙头按照滴血的速度朝着一个容器中滴水,滴水节奏由快渐渐变慢。最后,死囚在没有任何伤口的情况下晕了过去。
后来,根据这个实验,马丁·加德纳反对医生将病人患有癌症的情况告知对方,因为他调查发现,美国630万名死于癌症的患者中有80%的病人是因为惊吓过度,而20%的患者是因为病情死亡。因为患者的精神被击垮了,所以他们就丧失了生存的意志,这种意念加速了他们的死亡。
不过,有心理学家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产生意念自杀的现象,当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而且有坚定的信念,遇事沉着冷静,不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更不会产生悲观绝望的想法,就不会出现意念自杀的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身处何种逆境和厄运,都不能就此放弃或是产生绝望的念头,即使被厄运撞得头破血流,依然要对生活抱有希望,坚定地走出逆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