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慕残癖

(2024-05-27 10:28:50) 下一个
慕残癖
先听一个故事。六十年代末,文革刚结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老者。无论怎么看他也有六十岁了。他原來在部隊,当过排长,复员后在警备区大院烧鍋炉。这位老先生身有残迹。不知是天生还是在部隊时留的,反正是那种很难找到对象的那种。如果他是将军,我绝不会有那种想法,可怜他只是个烧鍋炉的退武军人。
他左脚缺一个小指头,右眼失明,最明显的是他臉上怖滿了天花留下的痕迹。我虽然对他了解不多,但确信他是一位和譪可亲的老人。我和他是在医院认识的。我俩同住一个病房。有一个中年妇女凢乎每天来病房照顾他。除了送饭,还给他擦身子。有一天我说你女儿对你真好。没想到他说那是他老婆。我吃了一惊,这妇女至少比他小二十岁,而且长的可以算是中上等。她人长得白,五官端正,身材还像个大姑娘,力气很大,有两次換床单,她竟把老公像抱小孩一样抱下床来。
这一对夫妻很招眼,不少人也在谈论他们俩的事。有一位护士告诉我他们是模范夫妻,每年都得到单位奖励,经常被一些单位请去参加活学活用讲用会,讲他们相恋相爱的故事。还有记者採访过他们,写过报导,叫“毛泽东思想给了我家庭温暖。可以想像这位女士一路走下來不知受到多少人的嘲笑和白眼,她始终得不到父母家人对这门婚姻的认同。但这女位女士认准了,除了他谁也不嫁。
据这位老大爷自己讲,有一次他应邀去女方就读的中技学校作报告,讲的是他当年备战,建设大三线的光荣事绩。自那以后她就对自己产生了爱意。從崇拜英雄到心生怜悯到海誓山盟,到結婚,一路走下來很不容易。我一直佩服这位女士敢於破除旧的传统观念,不以相貌取人,为年轻人豎立了榜样。
直到最近,几十年后,偶然读到一篇心理学的文章,使我着实吓了一跳。我是第一次听说世界上还有“慕残癖”的这种心理疾病。
这位心理学作者介绍说,某公司有一位女主管,有才有貌,是公司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她拒绝了所有男士的追求,偏偏爱上了本单位一个身有残迹,其貌不揚的下屬。家屬和同事都很不理解。
文章把这位女士作为一个案例解释什么叫“慕残癖”。他说得这种心理病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在们会对特定的理想型的残疾人产生一种爱慕心理,对异性残缺的身体有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欢电影中那种头上缠着繃带,架着拐走路的战士,认为那是超级的酷。慕残者并不是对所有残疾人都产生性冲动,而是对自己所喜欢的类型才会有性冲动,比如外貌、气质、内涵。这对慕残者来说是至命的誘惑。有心理学家表示,慕残者的思维行为与正常人无异,唯一与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喜欢残疾人。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通过照顾爱护残疾人来滿足他们未被滿足的爱和关心的需要。
前面我讲到的那位女士听了排长的报告后对英雄产生了爱慕之心,加上他谈吐幽默风趣,这些优点又巧好发生在一个残疾人身上,所以她在心理上接受了这个男人。
还有一种更激進的慕残者,他们以模仿他们理想的残疾者为快。例如,有些人特别喜欢肢体残缺的人,认为那是一种特殊的美。作者举例说,1998年5月,一名79岁的纽约男子为了截掉自己的一条好腿,竟然跑到墨西哥黑市花了1万美元截肢。次年一名精神正常者,用自制的断头台切掉了自己的胳膊。还有一位女士声称自己有可能会卧轨将自己腿打断。
人是复杂的,活在世上真不知道会得什么怪病。我真心希望我在故事中提到的那位女士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她的选择是一种精神境界。如果这对夫妻还建在,他们己是百岁老人了,祝他们幸福一生,百年合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