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读苏軾的两首诗

(2022-07-16 19:44:02) 下一个
读苏东坡的两首诗
最近有美女教授在視頻里介绍苏轼的两首诗《題西林壁》和《庐山烟雨》。女教授很年轻,人长得好,口才也好,眼睛和嘴都会说話,她说这么一位又会作诗又会做饭而且感情专一的大男人,有哪个女人不爱,苏轼被称为''国民老公'' 那真是妥妥的,应該的。
(He deserves it )。
我听了这話只有随合的份,没有嫉妒的份。今天的男人竟是些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或两样都差只会挣两錢的男人。
相比之下,我较喜欢听老男人講演,例如易中天,我很容易集中注意力,不必花费心思猜想这位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口吐蓮花的女士是否做过整容,是否結过婚,有几个娃,然后感慨一番: 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一位妇女同志竟能坐下來,安安静静地研究古詩真令我十分感动。
苏軾的这两首诗好懂也不好懂,因为自宋朝开始,特别是以苏轼为代表的诗人开创了一种新的诗风,以前唐朝诗人大多以写田園诗为主首,追求字句华丽,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到了宋朝诗人们开始言之有物,借诗直接表达个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他们所用语言很平实,直接,一般人都能看懂,但深层的内涵意义需要仔细研究挖掘。
第一首《题西林壁》前两句是写景 '' 横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这种如实的写景,缺少意境,文字也谈不上优美,任何有山的地方都可以这样形容。苏轼的这两句诗只是个引子,引出后面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借庐山之行阐述一个哲理'' "人若想一窥全貌,唯有置身其外"。你要想看庐山的全貌和本来的样子,那末你就不能站在庐山之中,因为这样你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点或是目力所及很小的范围,只有走出去,会让视野开阔起来,你才会有一个全面而不片面的认识"。印度人也懂这个道理,他们用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不能以局部的认知代替整体的认知"。有专家进一步发挥说苏軾借此诗怦击时事,暗批在朝的大臣们包括皇上,他们同在一个政治体制里,看不清这个制度的弊病,只有我被貶后,遠离了政冶中心才看得清。这种解释有点强加於苏軾。苏轼没这个胆!也沒有这个企图。不过我们可以用这个道理观察一些社会現象。孔子说 ,''入鲍鱼之肆,(入咸鱼店) 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入卖兰花之店),久而不闻其香"。他是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跟坏人学坏,跟好人学好 "。这句話也可以理解为人在苦中不知苦,人在福中不知福。只有走出去,换换空气才知道香和臭。
第二首诗《庐山烟雨》並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所以抄录全文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軾写给儿子的一首诗。他说庐山烟雨浙江的潮水都是人们梦想前去遊览的地方。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千万种遗憾,没办法消除,一旦有一天去过、看过,也就觉得没那么新奇,庐山烟雨浙江潮就是那么一回事。
这也不是一首田園诗,全诗講的是人的一种心理現象,如何解释並没有统一答案。苏轼也没有答案。或許可以從人的本性找原因,喜新厌旧,不滿足已经得到的。心理学有个精神曲线理论,解释人为什么会产生 ''腻''的感觉。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苏轼以他个人的经历告戒儿子不要贪图功名利祿,以平常心态对待得失。希望时时会变成失望。
还有人认为苏軾信奉佛教,全诗禅味十足。禅看待事物有三个层次 : 一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看是用心看,人通过间接经验认识世界,庐山、錢塘江大潮什么样子,你是通过阅读或别人告诉你,才在你心中形成物像,别人说山说水,你心里就看到了同样的山和水。第二看是用眼睛看。你看到的真实的山水不是臆想中那个山水,或超过或低於心中的山水。第三用心、眼一起看,通过直接经验,分析、判断你看到的才是真实的山水。所以这首诗最后一句重复了第一句 ''庐山烟雨浙江潮''。
对文学作品,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該有统一答案。回想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上面讲我们下面做笔记,考试前死记答案。那位美女教授的讲演有多少属於她个人研究成果不得而知,但我听得都有道理,希望有更多的美女,不美也行,出來讲讲诗词,文学,可以使更多人遠离手机与无聊。文革中革命群众沒少用名人诗作武器进行战斗。有一次革命师生参加生产大隊举行的批判四人帮大会。隊长在台上振臂高呼打倒四人帮!揭穿四人帮假革命的庐山真面目!可見诗词也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为民众所喜爱。任何事要普及推广,一定要有宣导工作,現在有人利用互联纲平台讲解诗词值得为他们点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