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秃頂与民俗一送雅号

(2022-05-30 19:31:32) 下一个

禿頂与民俗一送雅号

今天看到一条消息,说英国有一家公司的员工把部门主管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在一次争吵中这位主管骂他禿头。最后法庭裁定评论男人的头頂和评论女性敏感部位一样,都是性骚扰。估計这案子太离谱搞笑了,所以不少媒体都转載了,我想最后一定是受害者得到一笔精神痛苦赔偿金。

我们一般人不懂法律,觉得性骚扰是保护妇女,不受带有性暗示的语言上的侵犯,但現在这个尺度越来越宽,叫人难以拿捏,比如在职场上赞揚一位女士年轻漂亮,或称赞她的衣服漂亮穿在身上很性感都叫性骚扰。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位男士被骚扰过,也许制定法律的男士觉的男人都巴不得被骚扰 ,所以不曾订有关於男性被性骚扰明细条文,今天遇到了一例,原來男人的身体和女人的一样金貴。Man's body matters too.

其实男人禿頂不算残疾人士,叫声baldy也許就是开玩笑,扯不上对残疾人岐視,当然如果叫人家''禿驴'',性质就变了。

据我观察,現在人们对禿頂不但不岐視反倒有几分羡慕。凡禿頂的一般都有学问,那光亮的部分是知识和学问的象征。专家、学者、为国为民常年用脑过度,不但伤神还伤气血,哪有不禿頂的道理;葛优例外,他是全秃,而且不在专家、学者之列,他的光头就是他的名片,就像葛优躺一样,那是他的发明,不可侵权。

美国秃頂的男士也很多,这和职业无关,只和人种有关。他们身上多毛,臉上多毛,但头上的毛发反倒稀疏。总的来讲, 头发和胡子的矛盾是该长的不长,不該长的疯长,有点儿宁要资本主义草,不要社会主义苗的意思。

中西文化差异也表現在语言的创造和使用上。就拿'秃'字来说,英语里只有一个字bald翻译成秃子,戏孽 一点加上一个y 变成 baldy ,英语中很多字后面加上字母Y,不是变的親呢,如 daddy, mommy, 就是变得嘲讽,如把老师称做-chalky,(吃粉笔末的人),trucky(开卡车的人),shorty(小矮子)、baldy(禿腦袋)。所以西方人给人起外号也很简单,没有创造性。就拿禿字来说,到了中文可以任意搭配引深,什么禿子、禿驴、秃和尚、电灯泡、或指某人为"那个无法无天的''。中国文字是最生动的,在文学和影視作品里常有些人,无名无姓只有一个外号,幽默感十足。例如赵树理在"艳阳天"里就起了不少外号:弯弯绕、常有理、铁算盘、坐地炮等等,还有一些电影记不清了,但有几个名字忘不了,一个叫''小来劲''(人来疯),一个叫"小报告"(背地告密者),"小起哄'' (哄火打架者)以及"茶馆''里的唐能嘴,刘半仙等等,可以数上一箩筐。不知是文艺受民间影响还是民间受文艺影响,反正这种给人起外号的現象成了民俗的一部分。外号分两种一种是中性的不带情绪的,另一种是有感情色彩的。比如一些认为低下的职业都有外号,大厨叫掂勺的,二厨叫切墩的,理发师叫剃头的,管中医大夫叫什么''刘一模''(脉摸的准,''张一回(看一回去病根)。另一类可谓五花八门。常用人的身体缺陷开涮,给戴眼镜的取外号叫眼镜蛇、四眼狗,臉上不干净的刘某某叫"刘大麻子''。最近读了一个故事,里面有一个小伙子翻鼻孔,小臉盘,人家给他起外号叫插座,另一位姑娘臉扁而平,人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 ''板砖"、有时又叫如"阿扁"。

凭良心说誰都不完美,有缺点的地方就是滋生外号的地方。最最不幸的是人家在背后给你起了外号,自己全然不知。有人故意说''请借我插座用用'',旁边的人捧腹大笑,这小伙子还傻傻地问,你是插 ipad 还是插手机?

开玩笑方式很多,何必拿人家缺陷开玩笑,"自己不欲勿施於人"。外号也会害人。一个小伙子如果背上了''铁公鸡''的外号,他这一辈子还能找到对象吗?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作家,影視创作人员到此打住。不要把起外号的本事传给下一代,使我们的语言更清洁美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英国用海洋法,判例和法律成文有同等效力。有些法官喜欢树标杆,讨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