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静

行万里路,读万券书,淡泊尘缘,情系河山。
正文

寻根之旅:二、母亲出生地河南修武县

(2023-02-08 22:17:13) 下一个

寻根之旅:二、母亲出生地河南修武县

2010年9月12日,在短暂的访问博爱和刘村后,我和老伴Shuli及次子Tommy三人依依不舍地离开祖籍地,再去访问母亲的出生地修武县。

我在“寻根之旅:一”中曾提到:母亲范式坤比父亲大两岁,是河南省修武县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两个舅舅都读到大学毕业。母亲小时候也在家里学习读书写字,熟读诗书经典,知书达理,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她不到20岁就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还在大学读书的父亲,做了李家的贤妻良母。

修武县是焦作市所属县,从东、北、南三面包围了焦作市。它是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县,殷商时,修武县被称“宁邑”,周武王伐纣途中遇到大雨,在此驻扎修兵习武,遂改名“修武”。 它曾是孔子的问礼之地、汉献帝的谪居之地、“竹林七贤”的隐居之地、孙思邈的行医之地、韩愈的出生之地。如今它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 、国家卫生县城 。

著名的5A级景区云台山风景区位于修武县境北部,是修武县具有代表性的处所。母亲的兄弟及后人都纷纷离开修武去到其他城市,和我们失去联系,修武县城已无我们需寻访之处。所以我们就以参访云台山作为访问母亲出生地的代替。

图1,修武县地理位置图

 

9月12日上午,我们乘出租车离开博爱县城清化镇,汽车穿过整个县城,只见街道宽阔整齐,街两侧房屋全是3、4层楼房。从博爱到焦作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大道,道路两侧绿化很好,房舍农田,一片富庶景象。车行半小时即到达焦作市。我们顺利入住位于市中心解放中路的碧海云天大酒店。

从焦作市去云台山,不经过修武县城,而是直接向北径直进入修武县境的云台山。我们乘出租车经一个半小时到达云台山景区大门前的停车场,然后步行走过约800米长的迎宾大道,来到景区购票大厅。成人票价是每人180元,内含景点内交通费60元。Tommy买了全票。我和老伴因超过70岁免票,但仍需出交通费每人60元。门票三日内有效,表明景区范围大、景点多,不是一天就能看完。

据云台山景区官网介绍,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子房湖、万善寺等八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云台山有一个世界级称号-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有十个国家级称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

云台山峡谷壮观,山水秀丽,文化底蕴深厚。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在云台山景区隐居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王维、韩愈、钱起等大文豪曾在此留有佳作。汉代名臣张良、唐王李世民、药王孙思邈等历史名人,也在此留下了痕迹。

图2,云台山景区大门前-1

图3,云台山景区大门前-2

我们从景区验票口验票进入景区。景区票为电子票,需作指纹验证,很严格正规。进入景区后我们乘上景区大巴,行车20分钟约经10余公里,到达核心景区红石峡,停车于峡谷左岸山顶。

图4,红石峡景区上方入口-1

图5,红石峡景区上方入口-2

图6,红石峡(温盘峪)景区进口

下车后我们步行沿山坡上的石级下山,到达一座跨谷大桥,只见下方为深谷急流,远处有飞瀑似帘。过桥后沿右岸山壁上的石级曲折下行,最后下到深深的谷底,再沿右岸开凿的的石阶向上游方向一路游览,看山、看水,景致美不胜收。

图7,红石峡壁立的红色陡岩

图8,从高处看红石峡

图9,红石峡景观-1

图10,红石峡景观-2

图11,红石峡景区的石刻说明版

红石峡峡谷全长1,500米。景区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秀、幽、雄、险于一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谷中分布有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等九个清潭,构成九龙溪。因峡高谷深,峡内全年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故又被称为“温盘峪”。峡谷内多红岩绝壁,是中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谷南端有一狭窄处被称为“一线天”, 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且有高60余米的白龙瀑布共分三叠奔腾而下,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蔚为壮观。

图12,红石峡岸壁上的阶梯

图13,景点说明牌-远古的海滩

图14,直立的绝壁

图15,岩壁中开凿出的步道

图16,岩壁步道中

图17,深谷银瀑

图18,谷中桥

图19,木版上铭刻的诗作:“题一线天“

图20,一线天景观

我们沿溪谷上行,一路看山、看水、观瀑、窥潭。只见水景灵动、山势雄奇,移步换景、目不暇接。

图21,红石峡小桥上

图22,红石峡内的瀑与潭

图23,山水如画

图24,岩壁赤,水流白

图25,两山夹持,巨石悬空

图26,高瀑接低瀑

图27,玉濂直下

图28,喜见玉龙

图29,俯瞰峡谷

图30,谷端台地

约行两公里,来到一座溢流坝的下游侧。我们在此处一餐馆午餐(价格为市面的三倍),然后绕到坝顶,只见一片大湖展现眼前。它名子房湖。传说汉代开国元勋张良(字子房)曾在谷西侧的山上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又隐退到此而得名。湖水面积1500亩,长约4公里。两岸青山对峙,夹着一带绿水。水清湖阔,如诗如画

图31,子房湖大坝下游侧

图32,大坝泄洪道和坝顶启闭机房

图33,大坝坝顶

图34,烟波浩淼子房湖

 

在坝左岸停车场,我们再乘景区车去往上游景区。大巴沿子房湖左岸上行,约行8公里到一停车点。此处为一山谷平地,有建筑物整齐的餐饮服务中心和傍小溪的绿地。我们在此处再次验指纹进景区。区内有潭瀑峡、泉瀑峡、猕猴谷等三个分景区。我们因时间有限,仅去游览潭瀑峡。

潭瀑峡入口处,我们首先进入室内地质博物馆。馆内展品丰富、内容充实,有许多实物、图片及说明。

2003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地质公园推荐会上,云台山地质公园成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8个地质公园之一。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金榜题名,成为了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一员。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从地质来说,云台山位于太行山脉最南端,中国地貌第二台阶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处。在地质构造方面,云台山地区位于中朝克拉通(克拉通一般指古陆核。即大陆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 ,它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变形的影响)南缘,是华北克拉通上几个太古宙古陆核出露区之一,具有34亿年的岩石记录和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由于寒武纪-中奥陶世稳定浅海陆台沉积和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

图35,高山下的云台山地质博物馆

图36,馆内的地质公园卫星遥感影像图

图37,馆内的古海贝化石

图38,馆内的蜿足类化石

图39,馆内的硅化木化石

图40,云台地貌和国内地貌对比版

图41,云台地貌和美国大峡谷对比版

图42,地质公园碑记

我们再沿潭瀑峡的溪流小寨沟左岸向上游而行。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景色变换,引人入胜。只见溪中有一大石,上尖下园、形如蟠桃,上刻“寿”字,笔法遒劲。传说这是孙悟空在天宫偷吃蟠桃时掉下来的桃子,“寿桃石”因此而得名。再行不远,白花花的瀑布下有一深潭,潭旁青石上刻有“金龙卧波“字样,这就是景点龙蛇潭了。

图43,潭瀑峡碑记

图44,潭瀑峡入口

图45,寿桃石

图46,龙蛇潭

前行百余米又见有群瀑自高岩跌落,瀑分三层,每层都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下一级潭里,如同情人耳鬓丝磨,窃窃私语。所以,人们把它戏称为“情人瀑”。

图47,情人瀑

往上游走,再次见到的瀑布叫Y字瀑“。是一块三角形的大石头将水流隔开后又合二为一。其造型奇特,下方是水色碧绿幽深的Y瀑潭。

Y字瀑上游不远有个清漪池,它的水下有深沟将池水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水深不一,颜色各异。这里水面上总是泛着清清的涟漪,故名清漪池。

此后看到的是水帘洞。它是一个岸壁内的天然洞穴,洞顶为水中钙质析出形成的钙华坝加上丛生的水草构成的草石檐,在石檐上挂着一条高七八米,宽五六米的珠帘。溪水一条条,一线线如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洞顶垂挂下来,形似洞穴前的帘幕。据说唐代药王孙思邈当年在云台山采药时,曾常来此处歇息。

水帘洞口一巨石状似卧倒的猛虎,传说此虎是药王孙思邈的坐骑,被称为“卧虎石”。

 图48,钙华坝和水帘洞说明牌

 

图49,水帘洞

图50,卧虎石

沿溪上行,见一石碑上书“不老泉”三字。据说,云台山中魏晋逸人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饮此泉,饿食黄精,寿至338岁,仍然健步如飞,不减少年。故此泉被称为不老泉。

图51,不老泉

再行不远,我们来到洗砚池。据传东晋时隐居在云台山的风流倜傥的大才子“竹林七贤”,他们磨墨挥毫,书写文章,就常在这个池子里洗砚台,所以这个池子得名“洗砚池” 。

图52,洗砚池

潭瀑峡接近尽头处可见几块怪石,其中一块长方形卧石,长约两丈,宽约丈余,石上布满一排排长条印痕,人称唐王试剑石。传说唐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途经此处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李世民献上名曰嵇康剑的宝剑,李世民执此剑向此青石连劈数下,至此石上仍留有剑痕。此剑逐成为唐王军旅中随身必带的利剑。

图53,唐王试剑石

潭瀑峡尽头是几百米高的峭壁龙凤壁,龙凤壁谷底潭水中有蝴蝶展翅状的巨石、称为蝴蝶石。我们终于走到了这条溪流的起点。只见壁立的陡岩将山谷三面环抱,壁上多处缝隙中渗出清水,细流汇集壁下构成水潭,潭水下泄,形成溪河。在这里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首五言律诗《终南别业》是我十分喜爱的诗作。它道出了作者退隐后淡泊尘寰、享受大自然景致的闲适心情。今日我也登山来到一方“水穷处”-溪流的源头,回望上空飘逸的白云,联想王维的诗句,恍惚置身于诗人描述的终南山中。一时竟忘了正身处云台佳境。

图54,龙凤壁

图55,溪流源头

从此处回程,山路是在右岸,与来时路径各异,但景色大致相同。走到来时的山谷中巴士站,已近17时。

图56,山谷中的巴士停车场

 

从这个巴士站再乘景区大巴去茱萸峰下方。巴士先沿河谷左岸向上游开,而后离开子房湖向山上盘旋。所经“叠彩洞”内有9道180度的急弯且有5%的坡度,共穿过19个隧洞,全长4831米,上下落差912米。据称这些洞历经10年(1977-1987)方建成,为世界所仅有。

巴士行约20分钟到达半山腰的停车场。此处是景区最高峰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的进口,经过验票点,登越1800个台阶后方可达峰顶。

图57,远望茱萸峰

图58,风云变幻茱萸峰牌匾和云台山旅游示意图

图59,茱萸峰下的停车场

茱萸峰和大诗人王维有很深的缘分。云台山古称覆釜山”,因其主峰远望象一个覆釜而得名。“覆釜山”这一名称也是最早见于王维的诗篇。据记载,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王维被任职河南淇县,他在往来途中多次游览覆釜山,与山上僧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写诗赠给山僧。而王维与茱萸峰有关的名诗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据传,王维就是在此处有感而发写出此诗的。我们看到,茱萸峰景区进口上方立有王维的白色塑像,手执书券,神采俊逸,表达出诗人与茱萸峰的厚缘。

图60,茱萸峰景区进口上方的王维白色塑像

 

因时间已晚,我们来不及继续上山,只好乘景区巴士下山。巴士直接开到了景区入园大门处。出门离园,天刚擦黑。打的回到焦作市碧海云天大酒店,已经是晚上9点了。

游览母亲的故乡云台山,引起了我对生母深深的思念。雄阔的山,好似母亲温暖的怀抱,灵动的水,正如母亲谆谆的教导,我会永生牢记母亲的恩德,她和云台山水一起,将长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图61,母亲带着姐妹和我,1947年摄于江西南昌

撰文:涛静,摄影:Tommy、Shuli、涛静。

2023年2月9日完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dakinglaile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高枫大叶 回复 悄悄话 地貌,地理很独特,一定要去
kawanonagare 回复 悄悄话 My parents live in Jiaozuo. I was born and grew up in the nearby city of xin xiang. I visited this place with my son in 2019. Served as his guide. Translated Yun tai shan as Cloud Table Mountain, explaining to him table means a high place. All the good memories flashed back to mind.
cogency 回复 悄悄话 化石照片很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