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静

行万里路,读万券书,淡泊尘缘,情系河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童年北碚杂忆-之十四胡石青先生一家

(2025-07-28 04:16:14) 下一个

和我家同住在石柱湾一个大院中的还有胡石青先生一家。前已述及,父亲在中国公学停办后进入设在北碚的“中原煤矿有限公司”当会计,是由胡石青先生介绍的。父亲之前进入中国公学任教,也是胡石青先生促成的。因为父亲在重庆认识的人不多,而胡先生是当时大后方河南籍学者中声望最高、人脉最广的,是河南旅渝同乡会副会长,并曾担任过中国公学的校长,父亲与他又有师生之缘,得到他帮助是合乎情理的。

胡石青先生籍贯河南省通许县,1881年生。名汝麟,字石青。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作为著名教育家,他在河南创办了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在北平创办了平民大学。曾任教育部次长、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吴淞中国公学校长、华北大学校长、东北大学教授、天津商学校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清华大学讲座等。还担任过河南公费留学生考试委员、河南高等普通考试委员、教育部边疆教育委员。由于他知识渊博、学贯中外、阅历丰富、口才出众,深受学生欢迎,在教育界颇孚众望。其门人弟子遍及国内外,获重大成就者不胜枚举。

作为实业家,胡石青将河南的中州、豫泰、明德三家煤矿公司联合扩组为中原公司,1914年任该公司总经理。1915年中原煤矿公司与英资福公司合组为福中总公司,实行“分采合销”制,胡任中方总经理。从此,中原公司增强了竞争能力,很快发展为河南最大的一家实业。抗日战争爆发后,中福公司迁往四川北碚。

作为社会活动家,胡石青是梁启超研究系的重要支柱,梁组织的民主党河南支部常务干事。1915年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16年梁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时,胡为全国烟酒专卖局总办。早年他主张“人类主义”,希翼世界大同。他曾于1921-1924年出国考察欧、亚、美3洲的38个国家,历时32个月,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尤其是土地制度、兴衰过程均作了认真细致的笔录。回国后他将日记体笔录整理撰写成《三十八国游记》计33册近百万言,1933年在开封出版。出国考察使他改变了“人类主义”思想,转而提倡“普产主义”,主张产业有公有私,所有各级政府及团体个人,皆能有产。1929年,出资组织“普产协会”,起草了《普产主义协会宣言》。1933年张君勵和张东荪组建的国家社会党(国社党)秘密成立于北平胡石青寓所,胡亦为为创党人之一。国社党是抗战时期和战后中国最成气候的三个在野党中的一个(另两个党是青年党和第三党)。国社党主张“绝对的爱国主义与渐进的社会主义”。1934年胡石青任河南通志馆总纂,并负责撰写大事记。当大部志稿即将完成付印时“七七事变”爆发,工作被迫停止。此文稿现存于河南省图书馆。

胡石清对人民的疾苦也常萦挂于怀。1939-1940年,他任华北水灾急赈委员会副委员长时,河南灾荒严重,人民流离失所,曾多次向国民政府呈文请求赈济,并积极号召社会各界为灾民募捐。或行文、或讲演、或交谈、痛切陈词,催人泪下,为河南灾民争得了救灾巨款和捐助的物资。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胡石青任河南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和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参政员。1939年任全国精神总动员委员会委员。1941年他又被推为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41年2月3日,胡先生积劳成疾病逝于四川北碚。前往吊唁者不绝于途。国民党中央政府在重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派代表参加了追悼大会送了花圈并发了唁电。许多国民党要员、社会名人、学者亲往参加公祭或拍发唁电。从网上看到的《河南旅渝同乡会会刊》创刊号上的“胡石青先生追悼会选辑”中,刊载了蒋介石写的祭文、林森(国民政府主席)写的悼词、50余名政府要员写的挽联,还有郭豫才写的“胡石青先生事略”。

记得我家刚到北碚时,父亲曾带母亲和我到胡先生家拜访。胡先生赠给父亲一部《三十八国游记》,还送给我一些漂亮的外国邮票。胡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位花白头发留有长须的既威严又慈祥的老爷爷。

胡石青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胡先生的大儿子名胡乾善,1911年出生(比我父亲小5岁,是我父亲同辈人)。1929年,胡乾善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留在物理系当研究生。之后于1934年夏去英国公费留学,在伦敦大学博克伯克学院读博士学位,导师是P.M.S.布莱克特(Blackett)教授。1937年夏,他通过答辩获得了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当年秋天学成回国。1938年2月,胡乾善担任东北大学(当时搬迁到西安)物理学教授。1939年夏,转到四川大学(在峨嵋县)任教。一年后又转到武汉大学任教。他在武汉大学进行了宇宙射线方面的研究,颇有成就。鉴于抗战期间国家迫切需要发展工业与培养技术人才,因之又转到武汉大学机械系,改行从事机械工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44年冬,胡乾善应重庆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学者J.李约瑟(Needham)博士的邀请,兼任该馆学术顾问。1945年初,胡乾善担任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教授。抗战胜利后,他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担任机械系主任,并在1948年兼任资源委员会的荐任技正。解放后他曾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1952年院系调整,胡乾善担任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机械系教授、系主任。他于1978年组建南京工学院力学研究室并担任主任,领导和积极开展振动理论方面的科研工作。胡乾善在高教战线上执教近50年,他指导了数十名进修教师,培养了许多工程技术人才。他的主要著述有《内燃机》、《理论力学》、《振动系统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改进问题》、《布莱克特传》等。

我在北碚时听父亲说起过他。知道他是一位富有学问的教授、专家。1947年我和妹妹随母亲到南京父亲处短住期间,父亲带我们去中央大学住宅区拜访过胡乾善先生。只记得他家住在一栋楼房里,走廊里有小孩骑着儿童自行车玩耍。这种生活环境是我过去没有见过的,不禁心生羡慕。1948年我在南昌的书店看到过一本写内燃机的专业书,署名是“胡乾善著”。书里许多专业术语,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当然是看不懂的。

胡先生的二儿子名胡随善。他生于1928年,比我大8岁。我上小学时他读中学,在石柱湾的院子里曾经看见过他。1946年他考入刚从昆明迁回北平的清华大学物理系,1950年毕业。2010年清华校庆时,近200位1950届校友相聚母校庆祝毕业60周年,由3位1950届校友向自己当年的老师何东昌、解沛基、胡东明敬献鲜花,表达同学们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胡随善是3位代表之一。

胡先生的女儿名胡星善,1931年生,比我大5岁。但父亲让我叫她姑姑。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端庄、秀气的中学女生。多年以后,她于1983年任江苏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长、此后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2011年4月20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著名振动专家和工程力学教育家胡乾善先生百岁诞辰。作为胡乾善先生的妹妹和原省教委副主任的胡星善女士参加此会并发了言。

图1-胡石清-三十八国游记

图2-胡乾善-内燃机

图3- 2007年76岁的江苏省原教委副主任胡星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