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欧跨洲旅之3-埃及开罗(上)
埃及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它的疆域横跨亚、非两洲,面积有一百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另一部分为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它东临红海并与以色列接壤,南与苏丹交界,西与利比亚为邻,北临地中海。它的陆地连接亚、非两洲;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通达欧洲与亚洲。因此它的地缘位置十分重要。也因此它在历史上纷争不绝,曾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阿拉伯、土耳其、法国和英国征服。1952年才正式独立。
我们于12月22日中午去到迪拜机场,乘坐阿联酋航空的EK923航班波音777-500型飞机前往埃及开罗(Cairo)。飞机向西偏北飞,进入波斯湾水域上空,可以看到海中的岛屿和船只,也隐约可见北岸伊朗境内的山脉。之后约半小时,飞入阿拉伯半岛的大陆,仅见地面风吹沙尘黄沙滚滚,分不清任何地物。飞出半岛陆地后,越过红海进入埃及,但地面仍是浑黄一片,这是埃及的东部沙漠。接近开罗时,地面才逐渐有了绿色植被出现。飞行四小时后,飞机到达开罗机场。这时已是开罗(时区为东2区)时间19:30,比迪拜晚2小时,比悉尼晚9小时。
开罗机场未见有衔接飞机的廊桥,摆渡车把旅客接载到到达厅前。机场建筑物显得老旧,类似中国八十年代一个三线城市的机场。我们坐上事先预订的面包车离开机场,没有高速公路,车速缓慢,行车40分钟才到达市中心所预订住处。
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八百多万,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
图1-2. 开罗地图
埃及最著名的古迹是金字塔。埃及有大、小金字塔70余座。我们造访的是历史最古老的阶梯金字塔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吉薩金字塔群。
早餐后,我们乘预订的面包车向市区西南行,过尼罗河大桥再往西南,约40分钟到达埃及古都孟菲斯附近圣卡拉的阶梯金字塔。这是埃及修建的第一座金字塔,为第三王朝法老(国王)左塞(King Zozer,在位期间是公元前2668-2649年)的陵墓,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屹立在一个山岗上,四周是一片沙漠。塔由石块砌成,平截面近似正方形,底边东西长143米,南北宽125米。每级高约十米,逐级向上缩小,总高61米。 后来的各个角锥形金字塔,都是在此塔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图3. 阶梯金字塔
历经漫长岁月日晒雨淋的洗礼,阶梯金字塔依然保持了完整的面貌。它是人类最古老的石质陵墓,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石造建筑。
图4-6,在阶梯金字塔前留影
从阶梯金字塔开车向北约半小时到达吉薩金字塔。一路上我们欣赏开罗的农村风光。田地里种植的水稻、蔬菜等相间成片、一派绿色。大道边的水果摊上堆满了香蕉、橘子向路人叫卖。这景象很似中国的江南农村,而令人忘记不远处就是遍地黄沙的沙漠。但大煞风景的是,和公路平行的小河沟的水面上漂满了白色、黑色的垃圾,难闻的臭气随风到处飘逸。加之,土石公路汽车过后尘土飞扬,这里的环境状况实在不能令人恭维。
在吉薩,导游先领我们去到一间莎草纸画店。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芦苇状植物纸莎草的茎制成。已有5千年历史(比公元一世纪中国蔡伦发明造纸术还早三千年)店主向我们演示了制作莎草纸的过程: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再一片片切成薄片。 在水中浸泡去糖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互相垂直放置。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后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平,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
莎草纸广泛用于书写和绘画,一直到十世纪左右才被新的造纸术所代替。我们参观了店中展出的琳琅满目的莎草纸绘画作品,购买了一幅留作纪念。
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吉薩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孙三代国王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大,它相当于一座四十多层的摩天大厦。据说用十万人花了十年时间修筑石道和地下墓穴,又用了二十年时间砌筑塔身,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多年。
我们在当地租了三匹骆驼和一辆双人马车游览吉薩金字塔群。骑骆驼和坐马车在金字塔附近漫游对我们是一种奇特的体验。骆驼和马车沿公路把我们载到金字塔旁并在其周遭巡走。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它原高146.6米,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底部四边的走向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误差少于1度。底部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图7. 吉薩三座主要金字塔。
图8. 胡夫金字塔。
在胡夫金字塔的旁边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似乎比胡夫的金字塔还略高一些。哈夫拉的儿子孟卡拉的金字塔比前两个金字塔都小。这三座金字塔构成吉薩金字塔的宏伟的主体塔群。在这三座主要的金字塔中,只有卡夫拉金字塔还保留了一部分原始磨光的石灰岩外壳,覆盖于它的顶端附近,这形成了识别它的明显标志。
图9. 哈夫拉金字塔。
图10. 吉薩金字塔及附近的沙漠
我们的马车和骆驼在金字塔附近停留。面对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像山岳般巍然耸立的金字塔,遥想四千五百多年前的远古时代,没有机械、没有动力,人们却能用双手和简单工具将260万块每块平均重达二吨半的大石一一就位砌好,垒成一百四十多米高的整齐尖塔。历经数千年依然挺立于世。古埃及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智慧,真令人敬佩和叹服!这些巍峨壮观的金字塔,已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图11. 我们的马车走近吉薩金字塔。
图12. 胡夫金字塔似乎被我们的手轻轻提起。
图13-16. 我们的骆驼队走近吉薩金字塔。
走到胡夫金字塔脚下,可以看到有局部坍塌的石块和修补的砌缝。但这不影响金字塔整体的完整性。毕竟它已经历了四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而且比起它巨大的体量,这种破损仅是个别处的皮毛而已。
图17. 。胡夫金字塔的塔脚处的局部坍塌。
在哈夫拉金字塔前不远,有一个用整块大石雕成的狮身人面石雕像。像长 73.5米,高20.2米,宽19.3米。据说此石雕的形象是哈夫拉的头部配以狮子的身体,寓意为法老的陵墓守护门户。它和哈夫拉金字塔同样久远。巨像雕成后,曾被流沙掩埋。1920年代,才被来自欧洲的考古学家消除流沙加以修葺,使这座巨像重见天日、再度雄踞于哈夫拉金字塔前。
图18. 远看卡夫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图19. 狮身人面像正面.
图20 我们的马车走近狮身人面像的侧面.
图21-22. 在狮身人面像前留影.
从吉薩金字塔我们再驱车半小时来到开罗西南23公里的吉薩省米特·拉辛纳村-埃及古都孟菲斯(Memphis)的遗址。它在公元前3100年前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直到公元前二千年为底比斯所取代,但仍为埃及宗教、文化名城。它在公元七世纪被毁后,这个当年被称为全世界最壮丽的都城,逐渐被沙尘深深地埋入了地下。
我们参观了这里的博物馆。它里面只有一尊躺着的拉穆斯二世的石雕像和几尊残破的小石雕。这座雕像原有14米高,由整块石灰岩雕成,相当精美。虽历经3200年的岁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还清晰可见。不幸在一场地震中雕像的双腿及左手折断,因此现在让雕像横躺在博物馆大厅的地上。
在博物馆的花园里还有一座代表阿迈诺菲斯二世的人面狮身像,高4米多,由一整块80吨重的岩石雕成。据说是以埃及女王哈普谢苏特为原型而刻成的,面部和善安详。这也是埃及最漂亮的一座狮身人面像。
图23. 孟菲斯的拉穆斯二世石雕像。
图24. 孟菲斯的阿迈诺菲斯二世狮身人面像。
奔波一天后,我们回到开罗并到离开住处不远的一家当地著名餐厅AbouTarer 吃晚餐。这个餐厅有三层楼,桌位很多,但食客寥寥。令人意外的是,店里没有菜谱。询问后才知,仅有一种食品供应,无需选择。我们每人买了一个大份食品,包括一大碗面条和玉米粒,还有炸洋葱、西红柿酱、生西红柿、白糖各一小碗。此份价值共15埃及币,约仅合3澳币。回忆中午我们在吉薩吃的夹菜大面饼才10埃及币一份,约合2澳币,价格真的都不贵。但食品价廉而物不丰富。这就是当前开罗的生活水平。
图25. 开罗市中心的一所餐厅。
图26. 开罗餐厅供应的的一大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