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ADAM SMITH 到BANERJEE—— THE POOR ECONOMICS

(2021-12-03 09:19:29) 下一个

(我随便写一个啊,是跟着糯米的帖子来的,她的是玉我来块砖算是给大家换口味)

ADAM SMITH 的THE WEALTH OF NATIONS 是现代经济学的圣经,我甚至见到过评价“所有后来的经济学著述都是在从不同角度为这本书做注解”——当时准备读的时候,其实是很迟疑的,因为不知道该不该开始——不能坚持读完的书,就像一段没有到达终点的旅程。

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读下来,居然不觉得拗口,连生僻字都很少,娓娓而谈的邻家故事风格,两个字儿,不累。

读起来不累而又有营养的书,在我看来,是上品。

而200多年之后的这本POOR ECONOMICS读下来,居然是同样的感觉。

作者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是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直致力于贫困方面的研究。和ADAM SMITH的POLITICAL ECONOMICS不同的是,俩人的切入点是SOCIAL ECONOMICS,即人们的社会行为,一句话,是什么行为导致了贫困?

“今日世界,每年会有9百万儿童在5岁生日钱夭折。南撒哈拉的妇女,平均每30个人就有一人因生产而死亡(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是5600:1),在印度,超过5000万的学童不能够真正的阅读拼写”——什么是贫困?这就是。不是发达国家人们熟悉的贫困线那个数字也无关最低工资或者低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收入,是直接的在生与死那条线上的挣扎,和与文明社会相隔的那道门——今天,21世纪。

贫穷与否,必然和个人(家庭)收入相关,普通人类社会的普通人,获取收入的最基本方式是,工作。

首先,不可忽略的统计规律是,初进社会的新鲜人,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和20年后的个人收入,基本可以认为是正相关的,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一句没来由的空话(统计规律,不能拿个例来反驳,所以需要统计学教授的HOW NOT TO BE WRONG--THE POWER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JORDAN ELLENBERG)。或者,个体成年后所处的社会群体地位,基本上落在其父母所处的社会地位那个区间(有偏差也不会太大)。同时,这个偏差本身受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贫富差距大的社会,偏差越小,贫富差距小的社会,其相对偏差反而会大一点——社会分裂为什么很坏,在这里了。

我自己,很欣赏近年来经济学的研究方式,即实验经济学,也就是通过对实际数据的观测得出结论,从而使经济学从存粹的理论研究进步到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申请一个项目,拿到基金,真正走到社会里,到普通人中间去试其预计方案,收集相关数据,得出结论——整个过程跟物理实验,完全没有差别。

说到贫困,很容易的直接的联想是,饥饿。不可否认,饥饿在今天仍然存在,但是饥饿的原因不是食物不够,而是可以用来购买食物的资产没有被合理地分配。在人均收入小于99美分的UDAIPUR,人均花费的30%居然是酒,烟和节日。另外一个实验是,对中国的两个贫困村庄,分别降低了面粉和大米的价格,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人们可以购买更多的大米或者面粉。实际观测到的是,人们并没有拿多余的钱来购买更多粮食,而是花费在更贵的鱼和肉这些食物方面。

所以,贫困和饥饿,不是正相关。

和贫困正相关的,比较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个体健康状况,一个是个体教育程度。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对这两点的认识的偏差,造成了人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陷入贫困与否的关键。

什么是认知偏差?

在MARROKO,孕期的妇女不舍得多花10%的钱买加碘的盐,因为她们不知道这对婴儿有好处(或者,那个好处不是肉眼可见)。而对食物的选择的侧重,可口排在营养价值高前面。

另一个观测到的普遍现象是,人们更看中的是婚礼,葬礼等节日因此愿意提高花费在上面而不是改善日常食物的质量。作者给出的结论是,购买力所不及的奢侈品带来的幸福感远远大于人们果腹的欲望。

直接导致贫穷的,排第一的是糟糕的身体状况(越病越穷)。在印度,贫困人群中那些不能负担巨额手术费的,会随便找医生开一些简单的药方来获取某种心理安慰(也就是著名的3-3-3原则,三分钟问诊,提三个问题,给三种药)。显而易见,这种心理安慰的直接效果就是没效果,不仅丧失了工作能力仍旧处于丧失状态,而且,由于治疗无效,病人不得不持续这种不必要的花费——直至死亡。

特别贫困地区的居民,看不到健康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健康是免费的——不花钱的东西就不值钱。还有,低价的东西,利用率就低——其实,这个貌似是我们普遍的行为方式。

对于教育的态度。

公认的是,低收入地区,青少年辍学率明显高过发达国家。作者的观测,这并不是贫困的直接结果而是贫困的原因。还是印度UDAIPUR,一位40岁带了6个孩子的寡妇,三个大的孩子最小的也读到大学了,最年长的马上要去做老师可以有自己很好的收入,但是从14岁的女儿开始,下面的三个都退学了——因为食不果腹吗?不是——她把自家的地租出去,同时可以领取丈夫的抚恤金,维持一家的温饱没问题。采访中几个小家伙的观点是,学校,好无聊啊。除去女孩去邻居田里帮忙,另外两个小的就那样无所事事。

理论很简单啊,把孩子们弄进教室,让他们受正常的教育,之后进入正常运转的社会系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这样长大的孩子,贫困的可能性有没有?当然有。但是脱离贫困的可能,更大。唯一难的是,不是很容易做到。

那么,贫困的根源是政府的失职?部分对。对于现在的社会体系,政府在某些方面起的作用绝对不可以忽略。而政府的长期失职和管理混乱,直接造成人们没有动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一个例子。法律规定,印度的健康部门应该一星期六天一天6小时对外开放。通过一年对印度UDAIPUR超过100小时的暗访,BANERJEE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 56%的应该开门的时间是没开的。即便开门,只有12%的可能有护士在,其余时间患者根本找不到人。对于运行如此糟糕的公共卫生系统,很难相信人们会信赖它利用它。因此,即便公立医院的护士和医生碰巧在,他们也不大可能认真对待患者。

这次的COVID19事件,其实很直接的验证了本书的另外一个结论,贫穷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无论是金钱方面的还是身体健康状况方面的储蓄——风险来了(没有收入的风险),会更快地进入贫穷状态。

另外,当今社会的正常企业,几乎都是靠借贷为生。借钱,做自己的BUSINESS,还钱,再借更多的钱扩大经营——如此周而复始。然而,无论是有优惠的小额贷款还是正常的贷款,银行都愿意把钱借给已经有钱的人(或者企业)。换句话说,穷人连信用都贫穷,越穷,就越没有机会,就越穷。

本书的最后,作者小小的挑战了一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就是前面提到的ADAM SMITH啦。高手过招,招招直奔要害。

这本书,读下来的感觉是,是你在其中的时候可以完全在其中,掩卷之后呢不仅余香在怀,更渴望找人交流分享——上次跟糯米说起来,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样会创造传奇,在我眼里,这就是200年后应该属于我们的传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