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
《生万物》剧名取意于《易经·系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人物与社会的繁衍、分化与生成。要理解剧中人物形象,最合适的参照系不是现代观念,而是民国时代的生活气质,即所谓“民国范”。
2. 民国风与民国范的区别
“民国风”多指外在的生活氛围与视觉风格,如服饰、建筑、礼仪等;“民国范”则更强调人物的内在气质与精神风貌。前者是表象,后者是神韵。剧评中采用“民国范”,更能聚焦于人物形象与气度。
3. “民国范”的界定
女子:柔婉而有书卷气,知礼守分,会撒娇,信奉笑不露齿,夫唱妇随,同时具备生活常识与文化修养。
男子:绅士风度,侠义风骨,担当责任,衣着整洁,举止有品位。
这是中西交融的生活美学,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人格理想。
4. 人物分析
1. 绣绣
清冷克制,举止含蓄,有闺秀风范,识字有书卷气,时不时从嘴里蹦出一些新词汇,是典型的民国范女性。
2. 费左氏
端庄大方而又开明,兼具士绅夫人之态与新派女性的意识,有文化,有谋略,展现上层女性的复合气质。
3. 苏苏
灵动自由,更像新社会女性的觉醒者,民国范色彩相对淡薄。
4. 大脚
豪爽泼辣,草根气息浓烈,与民国范的优雅格调相去甚远。
5. 铁头
刚直勇猛,更接近旧社会草莽英雄,少有民国范的书卷气。
6. 费文典
斯文带书生气,满口新词汇,是那个时代的进步分子,透出民国知识分子的多面性,是男性角色中最具民国范的一位。
7. 露露
前半段形象尚合逻辑:凭才艺谋生,进退有度。然而中后段描写严重失真:追随陌生男子到乡村、厚颜寄居、倾尽家财助人,这些行为既不合民国社会礼俗,也不合风尘女子的生存逻辑。露露既非传统戏子,也非民国范,塑造失败。
5. 综合判断
在《生万物》的人物群像中,绣绣、费左氏与费文典最具“民国范”,他们的节制、书卷与风度保留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苏苏、大脚、铁头则更多代表社会草根与新式人物,而露露的失真则成为全剧的败笔。
6. 得失与思考
该剧尝试以多元人物展现民国社会,但对“民国范”的把握参差不齐。推崇民国范,不是怀旧,而是因为它承续了中华传统之美,同时吸纳了西方文化的优点。相比之下,土地革命后列宁式话语和生活方式的盛行,往往冲淡了这种气度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