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系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随想和随笔,耕耘为一块自留地,送给自己,奉给天地,结识一起同行的伙伴们。。。
个人资料
正文

照顾父母晚年和其中的两点反思

(2021-11-19 22:05:23) 下一个

照顾父母晚年和其中的两点反思

也推荐“Being Mortal”这本书给正在为父母养老操心的文城中的朋友

无系之舟

2021.11.7

     我们的父母有一个让人羡慕的晚年!他们的邻里,同事,朋友无不称赞。我们三姊妹,小弟弟四家,都各尽所能。特别是在父母身边的大妹妹和大妹夫,小弟和弟媳,更是尽心尽力,体贴周到。

     在母亲的87岁前,她和小他两岁多的父亲虽然健康不是没问题,但基本平稳。他们最大的兴趣之一就是到处游玩,特别是在70岁的岁月,他们能自主地,经常自己坐工交到颐和园西堤等等地方走走。弟弟一家在外出旅行时,只要有可能都带他们一起去;而大妹妹常常在冬天,最需要守护的时,带父母在北京的香山,颐和园等地游玩。。。多年以来小弟弟夫妇只要不出差,都要回家陪父母吃晚饭,这在我知道的儿子中是不多的;大妹妹是医学院的博士,虽不做临床,也会经常来给父母量血压,听心脏,检查父母的药盒,对他们和保姆再三叮嘱各种要点。

     在我和小妹一同或分别从海外归来,全家的出游更是频繁,非常温暖。在他们80岁前被接到海外来好好地旅行了前前后后一两年。2005年后,得到公司老板的支持,我把自己工作变成了“合同工”,不管有多忙,我每年至少要到北京一次,哪怕要绕道,哪怕要付双倍的机票钱。。父母都过80岁了,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每次离去时那种加数倍的不舍。

     2008年10月,他们的第一个重外孙诞生给他们带来小生命的欣喜,我女儿是有他们带大的,很懂得老人的心,儿子才半岁,就带回国看太姥姥太老爷,第二个儿子一问世,也是不到一岁就带回来给他们看,让他们能充分享受到老年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天伦之乐。

     不用说,2013年,母亲生病之后,无论是住院还是在家,我们每个人都更加尽心尽义,细心周到。母亲两次住院期间,弟妹们还要上班,只能抽空去看望,我担负起星期1-5每天早8点到晚八点的任务,陪在老人身边,从她醒来到她入睡,把老人的一日五餐安排到到最佳,让她能尽快地恢复。最后的两三年,为了父母生活各方面,为他们请了两个保姆照顾他们,非常幸运,她们是表姐妹,两人配合得不错,也算得相当尽心尽力。

     这些的确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该做的,能做的,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努力做了。

     2017年,父亲在4月基本没有痛苦,但是在医院离去了。我们有些意外的是母亲在看似恢复不错的以后,12月也那么快地离开了我们,但欣慰的是我们按照她的愿望,她是在自己的床上静静地离去的。

     我们在父母生前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因此父母离去的疼痛是无穷尽的,永远都会是结不了痂的伤口,但我们没有遗憾,因为我们做到了我们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对父母养老问题上的两点反思。而这两点正是我们自己认为非常爱父母而造成的。

     一是过早地为父母请保姆。儿女总感到父母辛苦了一辈子,该什么都不要再做,该享清福了,而且也怕他们干活出安全问题,因此就给他们早早请住家保姆。而他们这辈人,不会管理和安排保姆,而且在中国的环境下也不信任保姆,由于保姆多来自贫穷的山区,不会有烹调可口饭菜的经验。而母亲擅长做饭,无法接受保姆做饭的水平。。。于是保姆变成了他们全面的心病;

     另外,在他们还能很好照顾自己的时候就变得没事可做,他们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特别是这一辈人在五十,六十,七十走过来,绝大多数没有培养什么业余的兴趣爱好。。。生活就此枯萎了,他们把全部的乐趣寄托在儿女回家这个期望上。我每一两周打一次电话,全部的口舌都在劝妈妈和保姆一起做饭,让她把自己的做饭技术传授给保姆。。。我的母亲只当我是书生,在说理想主义的话。

     就是这样,我们家里对保姆的厚道是在邻里出了名的。但就是这样也因各式原因,还是要不停地换保姆,不仅折磨着父母,特别是母亲,也更折磨在京的弟弟妹妹。现在看来,不能过早地给父母请住家保姆,只有他们真的行动不便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个现实,不然,在精神上,对父母都造成焦虑和不安;

     第二个反思是,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地让父母搬到孩子家同住。父母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孩子家永远成不了父母的家。请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孩子不爱父母,更不意味孩子不好。

     我的小妹妹一片好心,父母住的是五十年代的苏式老楼,也没有很好的装修,她说一个好家室能请到好一些的保姆(其实事实证明并不完全是这样!),当然,她也好心为了父母能生活的更现代一些,加上当时弟妹的脚受伤,她就匆匆主张让父母搬去到几公里以外的小弟弟家。的确那里是2000年左右的一个很好的小区,小弟和弟妹都是注重家庭环境的人,而且只有两家共用的电梯,花园也修整的漂亮,不用说,算是相当现代化了。

     当时作为我们这些孩子没有细想的是,他们已经是过了87岁的老人,离开了生活了三四十年的熟悉的学院家属区,离开了妈妈每天容易下的二楼,离开了要逛的菜市场,要亲自选肉的肉铺,想到酱油就可以下楼去临时买的方便。。。更重要的是离开了下楼就可以看见的很多熟面孔的环境;而爸爸离开了他那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四壁书柜,尽管小弟不断地为他去取书,他依然感到少了很多自己找书,翻阅旧稿,旧信的乐趣。。。虽然小弟家面积很大,但他们始终感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就是他们自己住的房间和电视机前,其他的地方,他们从不觉得是他们的,也从不觉得应该去,很陌生。。。天气好时,保姆陪他们到楼下和一些他们根本记不住的人坐在一起,无话可说,天气不好时,只能坐在电视面前,无聊地看那些抗战神剧或打盹。。。不能随意下楼,也感到无处可走。。。就很容易把目光集中在保姆身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次我给他们打电话,可以感到妈妈心中的难受和无奈,她并没有抱怨什么,也没有要求什么,更没有抱怨儿女一句,但她的意思我都明白,让我说服在京的弟弟妹妹,她要回学院,回她的老窝,连爸爸这样从不发言的人也会问我一句,我们是怎么就搬到这里的?我无法解释和回答。

     经过了2013年母亲的一场病,病后母亲的老年忧郁症更加严重,对在这种不熟悉的环境中的生活更加无法承受。。。我从电话中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正在考虑如何与大妹妹和小弟弟商量解决方案,更大的事情已经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母亲开始自己下楼,穿过两条很繁忙,其中一条很宽的马路跑回他们原来住的地方,有时还要带上父亲。。我们听起来都心惊胆战。。只有让他们搬回去,这是唯一的方案!而作为大姐,这个逆过程是让我很难过和艰难的。首先要让小弟祛除心里负担,他很伤心地哭了,他怕背不孝顺的恶名,因为邻里都知道我父母是到儿子那里享福去了,怎么又回来了?还要让大妹妹对父母安全改一个角度去看,在父母的安全与自由之中取个平衡。。。在太平洋的彼岸,数千公里之外,再急也只有频繁电话,只有反反复复地说,从多个方面讲道理,感谢我自己在健康领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一个大型社会调查中积累的资料,但我的心里负担实际非常沉重,身为老大,自己没有在父母身边亲自照顾他们,而我反尔是站在妈妈的角度去说服弟妹,这对弟妹是否公正?。。。谢天谢地,弟弟妹妹都是有头脑,有悟性的好弟妹!父母回到了他们所熟悉的“老窝”,他们更愿意享受做主人,依然象过去那样儿女都回到他们的家,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非常自如地走过了三年多最后的路程。

     对于我们走过的路,我们的家庭状况,不一定适合其他家庭。但从反思的角度,这两点也许能为正在为父母们费心费力的文城里的朋友们提个思路。。。从父母的角度来想想,也许我们可以有更好的折中答案。何况,从父辈养老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这一阶段有更好的思考和准备。

     就现在如何健康养老这个领域的各种讨论来看,居家养老是大家逐步的共识,也是更人性化的一个趋势。顺便,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有思考,有一本书是值得看的,也有中译本,但我想不起来译者是如何翻译的书名了。这就是2015年“Being Mortal”(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作者是Atul Gawande, 一个非常对医学和生命很有思维的印裔美籍医生, 可能不少人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3)
评论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ukitsugei'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我们四个都非常感谢父母养育了我们,老人也很欣慰。感谢上天的眷顾!
bukitsugei 回复 悄悄话 非常难得的幸福人家,有四个经济条件都不错的子女,全家人都通情达理。这样的条件,有几个老人有这么好的命?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老皮卡,老朋友,谢谢你的留言!你按照老人的情况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他们过得幸福的晚年,这就是最好结果。在众多养老模式中,你找到了最符合你父母的,为你高兴,为你骄傲!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谢谢小溪妹妹!我们在海外,无法作到在国内的兄妹们所能做的,特别是疫情肆虐的当下,连看他们的可能性都很小,挂念是可以想像的,但千万不要谴责和太遗憾!这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作到了你能做的,只是不能做一切你想做的,我们超越不了的天时和地利。祈祷一切会快点好起来!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路人丙丙'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努力找到最符合父母心愿的养老方式,这不是面子活儿,这是做儿女们要做的功课,也是一道难题,这也是我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的,也是我们这一代要为自己思考的。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花浪漫' 的评论 : 谢谢你!想到父母总是触动心中那最柔,最暖的那部分。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就是早早安排父母去入住全天候服务的护理院,这样使得他们重病缠身后还能有相对安逸的生活,今年92岁的父亲离开了我们,但93岁的母亲依然在那里生活的好好的。如果当年采取居家养老的话,或许早已走了。
小溪姐姐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大姐您的亲情温馨分享,感动,敬佩!您的父母真有福气,有四个孝顺的好儿女,能够平平安安,按自己的意愿,有尊严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世上又有多少当儿女的,能在父母过世后说“我们没有遗憾,因为我们做到了我们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我就不能。。只能遗憾终身了。
路人丙丙 回复 悄悄话 有亲戚六十岁不到就开启饭来张口的养老模式,结果八十岁后的十年里,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儿女常有自己可能要走在前面的崩溃感觉。父母子女双方失败,就是面子在作祟
路人丙丙 回复 悄悄话 让父母自己决定他们的养老模式。有些儿女貌似孝顺,其实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别人的看法。
山花浪漫 回复 悄悄话 情真意切的好文!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谢谢,清漪园,非常非常高兴又见到你!你好吗?2017年的四月,牡丹月季盛开在学院里,好像是给爸爸送行。。。我们的父母都是很智慧的,现在回想起在我们没有认真思考时,就让他们委屈了,他们老了,又不愿违背儿女心愿。。。只怪当初那么不周到!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lac2003' 的评论 : Lilac2003,谢谢我们共同的经历,这些辛苦让我们能变的智慧了一些,也许会让我们对自己这一代的晚年能更达观看待,也能有更实际可行的路。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moon1962' 的评论 : 谢谢bluemoon1962,我们都尽了我们最大力照顾父母,他们也尽他们的最大力不给儿女添麻烦。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自导的人生-18' 的评论 : 谢谢自导的人生-18!太难找到,我们有几个不错的,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持久。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bamo' 的评论 : 谢谢mobamo, 从实际生活的失败中才体会到这些道理,虽然有点淡淡的悲伤,也许其他人可以从中得到警觉?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谢谢迪儿,你说得太确切了,我们自己年龄越大,越能体会父母的感觉,这样对父母,对我们自己都好哈。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6thsense' 的评论 : 谢谢6thsense,你一定是照顾父母仔细,操心尽力的孩子。至于我们自己养老方式,从父母的经历来看,的确要顺从自己的心,这样才能过得愉快。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酥酥' 的评论 : 谢谢风酥酥的同感!说到和父母的每一次告别,都是心底最软的那一块!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紧衣卫' 的评论 : 谢谢紧衣卫!爱自己家,对老年人,更是如此,他们对熟悉的东西非常依恋。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茅山道士' 的评论 :
谢谢茅山道士!许多老年人的这个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如果很严重,建议找到对老年医学关心的医生,开轻量的放松镇静剂!这对老人和家人都有好处,我们是这样处理的,效果很好。
谢谢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我老爸也是2017年4月去世的,当时北京到处盛开着牡丹和月季。。。我老妈深知儿女家不是自己的家的道理,我出国30多年,总是我年年回国探亲,她从来不肯到我家来探亲,说:“哪里有我自己家舒服。”
Lilac2003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好文,和我们家情况相似。我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孝顺,父母还不到七十岁就请了保姆,而这二十多年中,我姐细算家里前前后后不下请了一百多个保姆。短的几天,长的几年。老人的抑郁症复发,其中两次因为保姆引起的...同推荐Being Moral 这本书,中文翻作“最好的告别”。
bluemoon1962 回复 悄悄话 明事理的父母和儿女,可与不可期哪
自导的人生-1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好保姆也难找!
mobamo 回复 悄悄话 太棒了????????
mobamo 回复 悄悄话 不要過早請保姆
mobamo 回复 悄悄话 父母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孩子家永远成不了父母的家。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随着自己年龄增大,我也越来越理解老年人对于独立生活的坚持。
6thsense 回复 悄悄话 确实,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住在自己家里,但请保姆也是非常麻烦的事,而且还要担心因他们头脑不清醒造成失火等危险。我照顾了父母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老了一定要高高兴兴去养老院。
风酥酥 回复 悄悄话 "父母都过80岁了,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每次离去时那种加数倍的不舍。"看到这儿眼泪“哗”一下就流下来了...。同意,“孝道”就是顺从父母的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活得高兴,不愿意多活几天不高兴的日子。
紧衣卫 回复 悄悄话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
茅山道士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感谢分享!
我家老人忧郁症很严重,天天指责身边的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