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系之舟

在世界行走中的随想和随笔,耕耘为一块自留地,送给自己,奉给天地,结识一起同行的伙伴们。。。
个人资料
正文

旅行,摄影和游记

(2024-06-07 05:33:07) 下一个

旅行,摄影和游记

2023.06.03

刚刚将自己写作中最长的游记基本按时间顺序在文城登载完毕。行万里路,产生了约八万多字。中间还插入了三月份的台湾游记,约一万四千多字。

非常感谢读者们的跟读和喜欢!有个读者说,很有意思地跟我们一起走了万里路,中间还拐到台湾去了一趟。

游记,在我以往的写作中,都是以旅行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来叙述的,而不是按“行程”和“时序”的日记。按时间顺序的日记摘抄,这是第一次。

我自己写游记,特别是在退休后的旅行之后,我一直也喜欢看别人的游记,看别人去那些自己去过的地方,也看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特别是自己计划或想去的地方。看别人的着眼点,看别人的行程设计,更着重看别人的感受,思维。

游记,无论中外,似乎都是文学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支。当然,就是商业旅游价值的游记,也有不少都是是出于旅游爱好者之笔,不少也都有很不错的。

我对游记的理解是非常基本的:有丰富的记述,第二部分是旅行者的感情,所思所悟。

对所去的地方人物风情有生动具体的描述,这是基本的记录,而这部分,现代游记绝大多数都在用照片或视频替代了,文字白描已经是很难被接受的“老古董”,而我依然感到读生动的白描所引起心中那涓涓细流的美感和看照片的视觉冲击甚至震撼还是一种不同的感觉,尽管文字,照片都是作者在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看世界,但照片多数是太直白,太一览无余了,而文字常常可以咀嚼,也需要回味;游记的这一部分在各种游记各有千秋,无论文字还是照片,有不少我也很喜欢,无论是看自己游历过的地方,还是新地方,特别去看那些自己不太注意的东西。

如果说游记的第一部分有区别的话,第二部分,感情,思,悟,则是让游记一下就显出无可取代的特色。旅游者/作者的气质,色彩就能让游记变得唯一了。这是我最感兴趣的游记的精华,也往往是旅行中的难以言表的意境,也是从中受益最大的读游记乐趣。

老作家孙犁说“游记之作,不在其游,而在其思,有所思,文章可为山河增色,无所思,山河不能救助文字。”,你同意吗?

不管如何,我感到幸运的是在文城的中找到了可以一同前进的朋友,一同游历世界,寻求乐趣和真谛,一起启迪和期待光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鹿葱!第一次这么长的游记。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八万游记,硕果累累啊,赞!
梦回西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半球' 的评论 : 非常感谢南半球老弟的认同,的确,有所思是同一地点游记的不同性/唯一性,这是独属旅人的色彩和灵魂。
南半球 回复 悄悄话 老作家孙犁说“游记之作,不在其游,而在其思,有所思,文章可为山河增色,无所思,山河不能救助文字。” 说的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