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WLRC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记忆中的上海生煎馒头

(2025-08-09 16:57:37) 下一个

记忆中最好吃的上海生煎馒头来自于外婆家隔壁的一家小店

这家小店在童年经常去,她就在外婆家住的公寓旁边,出了公寓大门朝左拐有一条小弄堂,弄堂最底部是一个派出所,在弄堂里还可以到达这家生煎店的后门,一楼是生煎店,顺楼梯上到二楼,是我小学同学的家。他们家就在生煎店楼上。生煎店的旁边是一系列大型广告牌,广告牌后面是空地。

这家店门面在淮海中路上,挨着店门面可以看见的是二口煎生煎的大锅,后面是一个高大的中年帅哥在管着,这个中年帅哥话不多,每次去总是他在煎生煎,好象从不生病缺席。生煎锅旁边是店门,走进去是买筹码柜台,后面坐着一位文静中年阿姨,负责卖吃的,堂吃的话给你有颜色小票,外卖带走就给圆的筹码,筹码有两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的batch, 这些有颜色的小票筹码把秩序维持的井井有条。不用争抢,保证了先来后到的秩序。

除了生煎馒头,那里还卖咖喱牛肉汤,具体价格记不清了,80年左右,二两生煎加咖喱牛肉汤一碗,大概四毛二,有时早上我问爸爸要五毛角票,一个人去那里堂吃二两生煎一碗咖喱牛肉汤,记得能找回八分钱。小时候对面食做法没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面像是发过的,这个生煎皮薄,顶部有点透油,咬开里面肉馅和皮之间有空隙,有肉汁,很喜欢。现在很多生煎要么皮太厚,而且煎得也粗糙,像是没有足夠时间让油气把它充分熏熟

那时可可牛奶一角六,白牛奶二角,冰汽水也是二角。

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他们会差我去买生煎馒头,我拿上一个家里的钢筋锅子就去了,因为要买一斤到两斤左右不等,有时候马上出锅的那一锅里已经没有这个数量了,所以只能等下一锅。所以就有时间呆在那里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店里在两口大锅的后面有一张大桌子,围着桌子坐着一群工作人员,一边说笑一边在包生煎,一个人负责把盆里的肉馅刮到一张皮子上,然后那个人就放了肉馅的皮子往空中一扔,每次都能够降落在其他几个包生煎的人的面前,而且也不会翻倒。包到一定数量后集体滚上葱花,等外面的油锅空出来了,煎生煎帅哥就把生的包子一个个口槽放在油锅里码好,然后就是不断转动锅子,掀开锅盖查看加水的过程。每次开锅盖我当时总以为快好了,因为看上去像是已经好了的样子,可是经常不是这样,不知道这个帅哥是怎么判断的。

包生煎的那些人还身兼数职,有二三个人同时也是服务员,负责把出锅的生煎或牛肉汤端给坐在那里堂吃的人,还要收盘子,有的人还要负责把店后面的原料馅子准备好拿到桌上让大家包,因为店后面厨房很小,只能放点饺肉机之类,所以包就在外面和堂吃混在一起,就差一块玻璃,不然就象是现在的open kitchen. 管煎锅的帅哥和卖票的阿姨因为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所以总是把头扭过去听他们说笑。

那个咖喱牛肉汤一直在火上煮着,不太需要人去管,有时会见到他们往里面补光已经切好的薄切片牛肉和汤汁。

后来淮海中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地方拆迁了,和旁边原来是广告牌的空地并在一起造了华亭伊势丹,这家店不知道去了哪里,以当时的国营机制,它估计迁到一个别的地方去了。我的同学家和那条小弄堂包括派出所也迁走了。

那时也是淮海中路造地铁出口站的年代,26路电车也改道了,原来车站就在外婆家楼门口,再后来,路上的高大的法国梧桐也移走了,淮海中路变成了一条光秃秃的路,从楼上看上去看不到了那些茂密的梧桐树叶子和在树荫中的穿梭26电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我最想念的也是小时候在菜场边上卖的生煎。:)
七色花瓣 回复 悄悄话 萝春阁早先是很有名的,能提起它的绝对是老克勒。另外,辣酱油似乎在俄式西餐厅里必不可少,本土生煎店不多见。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娜佳85' 的评论 : 还有那辣酱油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陶次瓦' 的评论 : 记下了,下次有机会回去试试
娜佳85 回复 悄悄话 记忆中的生煎馒头,一定是和咖喱牛肉汤配在一起的。那时,记得每周五从大学回家,经过四川北路,一定要去吃那一家的生煎馒头+咖喱牛肉汤(不记得名字了,好像是蛮有名的),为此,放弃了坐车,一路和好朋友走过去,就为了那一口舌尖上的美味。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根据您的形容,建议您去山阴路的光头生煎试试。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米热南提' 的评论 : 老店都是不错,很多现在都没有传承下来。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to2010' 的评论 : 淮海路上或附近马路上的店都不会差的。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oge' 的评论 : 对,那吋的生煎比较精致,不管是底部还是顶部口感好很多
WLRC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处处糊涂' 的评论 : 对是淮海电影院斜对面,弄堂很小,也不深,走到底是派出所,大概是叫淮海中路派出所。
canto2010 回复 悄悄话 我也喜欢吃生煎包,喜欢吃我们那里马路上小菜场里煎出来的。2019年回去,为了导找小时候的味道,吃了很多品牌的,结果发现瑞金二路淮海路口的丰裕最像最好吃。大壶春的没有吃到传统肉馅的,因为去晚了,但据说大壶春没汤汁,所以也不会像的。以前的罗春阁没有去过。下次回去还是要去丰裕吃。
米热南提 回复 悄悄话 近来在网上看过不少介绍上海名吃生煎馒头的文章。作为一个50后,我想作一简要补充,因为所有我看过的文章里都遗漏了一家曾驰名沪上的正宗生煎店,即位于上海浙江中路(近宁波路口)的罗春阁。文革前我家有私人电话,因此一直订上海市电话簿。在其中的上海十大著名点心店彩色插页里,罗春阁生煎一直名列前茅。据六十年代初上海新民晚报介绍,上世纪初(具体年代早已忘记,应该早于三十年代)当时的上海著名商人黄初九偶然路过云南路福州路附近发现一路边摊前大排长龙,于是也好奇地随了大流尝了一口。独特的美味令他万分惊奇,便立即将摊主介绍给商界好友,于是乎罗春阁便在浙江路上开张了。讲上海生煎是不可避谈罗春阁的。本人老家就在该店附近,至少是十几年的老顾客,绝对是拥趸。可惜的是文革后该店便匿迹,该美味从此消失于上海。
xiaoge 回复 悄悄话 小时候的生煎馒头比现在的小杨生煎什么的小而秀气多了,现在的生煎又大又粗糙的感觉,味道更是不如以前。
处处糊涂 回复 悄悄话 看来看去,好象这家生煎店是在淮海电影院对面的?只是想来那儿好象沒弄堂?如果我对的话,广告牌后面是一个中学的球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