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第四章
榆园忆旧
(二)榆园的位置
徐家祯
母亲婚后摄于杭州榆园新房内(摄于 1936 年 1 月)
要说榆园,先得搞清榆园的位置。我虽也算“杭州人”,但生于上海、长 于上海,只能算“祖籍杭州”而已。我们家在杭州以前一直被称为“金洞桥徐家”, 而现在,居然问遍杭州人,却很少有人听见过杭州还有一个金洞桥了!
据丁丙《武林坊巷志》载:“金洞桥:《乾隆府志》、《西湖志》:金洞 桥,万安桥落北。河西有银洞桥,河东有金洞桥,两桥相望,俱不通舟楫。” “《康熙仁和志》:万安桥落北过东为金洞桥,不通河。”可见,至少在清朝初 年,金洞桥虽桥还在,却已经“不通河”了。据先父回忆,他儿时就已不记得家 里附近有一座叫“金洞桥”的桥了,但,他又说:“犹记十二、三岁时,金洞桥街 (即后来之东街路)由原来之石板街道扩建马路。改建工程中曾发现桥础等物, 且谓金洞桥正当我家门前。”可见,金洞桥很早已经消失,只留剩一个地名而已, 不过,原来却确有其桥的。上引三本清代方志中在说到金洞桥时,都提及万安桥。《武林坊巷志》 说:“万安桥:按:万安桥,东通金洞桥,西对小营门。祠庙有东西关帝庙。” 钟毓龙(注 1)著《说杭州》的“说桥”一章中有“在东河上者”一节,也提到万安 桥,说在“永宁桥北”,而横河桥,则“在万安桥东南”,可知,万安桥与横河桥 是很近的。
记得我十岁时在杭州所住的一年中,外婆多次带我去横河桥、万安桥一 带散步或购物,所以,榆园离这两座桥都不远。我还记得,站在万安桥上,可 以望见东运河上另一座桥,叫“菜市桥”。《说杭州》说:“菜市桥,在万安桥北。 宋时地在城外,弥望皆菜圃,故有菜市之名。明代以其东为庆春门,故亦为之 庆春桥,俗呼广安新桥。”
母亲婚后在杭州榆园老家新房外之走廊上 (约摄于 1936 年春)
事实上,记得榆园后门就开在一条叫余达子巷的极窄而弯曲的小巷子上。 走出后门,往左走几步路就通到东运河的河埠头了。在河埠头望南望,则可见 万安桥;往北望,则可见菜市桥。所以,榆园就在两桥之间靠东运河的那个地 段。
关于那条余达子巷,《武林坊巷志》上也有记述:“按:余达子巷,东出 金洞桥街,西出菜市桥东河坝,其南为吉庆弄,北为沈家弄巷。内有闻修庵。” 还说:“鱼鮓场在蒲场巷之西。疑今之余达子巷即场之故址。余达与鱼鮓音更相 类,或转辗传讹欤?”书中所说那条“金洞桥街”,后来变为“东街路”,最后大概 就成了“建国中路”的一段了。因为,据我那位一直住到榆园拆迁的堂妹徐洁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榆园大部分房产归厂方使用后,余达子巷的后门就成了他们日 常行走的正门。那时的门牌号为:建国中路余打枝巷 10 号。“余打枝巷”应该就 是“余达子巷”的谐音吧。
这样一说,我想,对老杭州地理有点概念的老杭州人大概应该清楚榆园 的位置了:榆园在东运河东,金洞桥路(建国中路)西,万安桥之北,菜市桥 之南;前门在金洞桥路上,后门则开在余达子巷(余打枝巷)。
母亲与我堂叔叔及堂姑母们摄于杭州老家榆园面临运河的船厅外
(约摄于 1936 年)
注 1: 钟毓龙(1880-1970),字郁云,号庸翁。杭州人。举人、学者。钟毓龙曾在浙江高等学 堂、杭州府中学堂、省立一中、宗文中学等校任教国文、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后任 宗文中学校长,终身为教师。专长钟鼎文,能不用乌丝阑而横直井然,善诗词书法,曾 任浙江通志馆副总编等职,著有《说杭州》、《浙江地理考》、《美术年鉴、姜丹书 稿》、《上古神话演义》等。(见“百度百科”)钟毓龙为我外公家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