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依士活Eastwood風波

(2023-10-09 18:26:17) 下一个

依士活Eastwood風波

雪梨華人聚居較多地區之一的依士活,今年可謂新聞多多,源起於政府將當地火車站東側的一段Rowe St及鄰近的部份定名為韓國街Koreatown,於是乎當地部份商戶和個別華人黨派表達強烈反感,並發動抵制運動。

先看一幅宣傳圖片:

從圖片看,並沒有超越省政府 “Uptown Program”的範圍(1)。

紐省“Uptown Program”的期望值是提升旅遊產業,盡可能將以雪梨市中心商業區為主的旅遊產業向更大範圍擴展。這一計劃在2022年就已經開始了,其中包括33個地方政府(雪梨市中心商業區則有Haymarket的唐人街在內)。

實際上早在2020年疫情前紐省政府已作嘗試,即在中心商業區分段設立韓國街及日本街。這兩段很短,但民族性商舖相對集中,易於吸引有意的遊客到訪。

在雪梨地區有超過60000個韓國家庭分散在不同的地方。Eastwood火車站東面的Rowe St則有為數眾多的韓國商店,故在2021年當選為Ryde地方政府的兩個韓裔議員動議將Eastwood火車站東面的Rowe St及鄰近向省政府的“Uptown Program”申請為Koreatown,隨之獲得批准及被撥款近20萬澳幣作為費用。

目前可看到政府撥款使用在Eastwood火車站東側設立了一個“Koreatown”的牌坊標識,行人道及附近的垃圾桶也貼有韓國“木槿花”的貼紙,馬路中間的燈杆上飄有慶典的旗。

在程序而言,應沒有太大的過錯:1. 符合省政府 “Uptown Program” 的指定地方政府範圍;2. 有少數社會族群的特徵(主街Rowe St中韓國商戶超過50%);3. 有地方政府議員提名及韓國商戶的附議;4. 經“Uptown Program”的撥款。

三年的疫情給全球各國的傷害是有目共睹的。如何恢復經濟及能長久發展都是擺在各國政府是首位,否則不配在位。“Uptown Program”既能帶動旅遊業,也能讓世界各國移民來澳洲的人有機會盡地主之宜來接待來衣母國的親朋好友。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可以看得到的是,“Uptown Program”並不指定某地區是“xx-town”,各地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申請,再由該計劃的委員會去評估決定。其經費也有限,目前能做的也僅限於給少量撥款作宣傳費用。副作用不可能沒有,例如Eastwood的“Koreatown”或會吸引更多的韓國人經商及移居Eastwood。但這些副作用只會給Eastwood帶來更多的“人口紅利”,而“韓裔社區與主流社區以及其他民族社區隔離”(澳華總工會致Ryde全體市民語)的擔心,然而無論隔離或融洽都是互動的,難度將整個Eastwood作為唐人街就不會產生同樣的問題?所以提出這種“擔心”的問題只是個偽命題。

“Uptown Program”不單是為少數民族社區考量,更多的是在多元化上下功夫。以民族社區而言有華人聚居的Surry Hills(該區華人史比Eastwood更悠久,轉型也很早,現在是更上層樓的推廣);Harris Park的部份地區更名為“小印度”(然並在印度移民也聚居的如Blacktown設印度街Indiatown,事實上Blacktown的印度裔開辦的商舖分佈較散,目前也不宜),但印度裔的傳媒Indian Link聲稱“小印度”的改名“將有助於推動遊客數量,包括來自印度的遊客”(“Daily Telegraph, http://www.cn2mel.com.au/news/5728/) 。為數眾多越南裔商舖的Bankstown及Marrickville卻沒有在“Uptown Program”之中。

再看看Eastwood:

處於火車站另外一側是以華人商戶為主,主因是近數十年越來越多的華人聚居到Eastwood,在鄰近Ryde的Shopping Centre沒有重建之前,Eastwood是華人購買物品的最佳地點。但限於歷史的條件,以華人商戶為主的一帶往往予人“老﹑舊﹑亂”的感覺,這種情況相信在短期內無法解決。

華人購物多集中在上圖所見的Progress Ave這一段。

到依士活購物的華人,大多並不居住在那裡。例如筆者所居處距離近16公里,偶而一到,只是找一些在Ashfield買不到的東西;至於市商業中心的唐人街近年來幾乎不到,需要買的東西在附近沒有買不到的,30多年的變化太大了。

不僅僅是筆者,即使住在依士活的華人大部份會開車前往,最頭疼的莫過停車。正常而言,依士活有兩個大型的停車場,平常日子可能問題不大,但一到週末或節日之類的特殊日子,去依士活則應能免則免。

上圖為依士活主要停車場的情況,出入口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只有兩個方向。北面的進出口多為在購物範圍的街道左轉右轉而來,無論進出都需要照顧到行人,這樣一來就把從購物範圍而來的車堵在後面,所以大部份的車子會選擇西面的出口。在略為繁忙的時候,西面的出口有時是半個小時都難以離開。出口處是沒有紅綠燈的,單就圖上顯示的這一層就有四排車,連同下層而來的兩排車,不堵才怪。

要解決這個停車場的困境,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只是成本太高。下圖是個人的設想:

這個設想是將停車場多一個可直接連接較寬的繁忙道路,也避開了人流較的購物中心範圍,同時也為該停車場重建創造條件。要收購這兩物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地方政府與省政府在城市規劃中協調及撥款,是一個較長遠的規劃和能整體改變依士活環境的一個方案。

再看看需清拆兩舖目前的情況:

假如設想成立,如下圖中紅色的兩大板塊都可以建多層的現代化建築,整體提升依士活的商業環境。

不相信澳洲本土或華資的地產商沒有考慮對依士活作較大的投資,只不過難度大而將資金投到鄰近的Ryde﹑West Ryde﹑Epping﹑Macquarie Park等地方去,這樣一來依士活將越來越失去吸引力。

依士活風波之所以出現,無外乎出於下列觀點:

(1)“中國人不能輸陣”(“今日悉尼”,http://www.sydneytoday.com/content-1023490462372009)

(2) “我們中國人不能輸,對面韓國街搞得風風火火,咱們也該做些甚麼!“(“今日悉尼”,http://www.sydneytoday.com/content-1023490462372009)

(3)“新成立不久的澳大利亞多元民族團結黨(又稱“新團結黨”)秘書長盧貴唐律師稱,已牽頭發起在Eastwood建中華文化村、設孔子像的倡議”。(” 澳洲華人區‘韓國城’事件發酵,華人欲這樣應對”: 看看土澳,https://news.popyard.space/cgi-mod/newscroll.cgi?lan=tw&r=0&sid=15&rid=1002361&v=ranked)

(4)在該工會(澳華總工會)的宣傳單中,將韓國城事件定義爲了“冷戰”,稱華人社區被邊緣化,並反對這種“針對親華群體的冷戰”。(

“反對‘冷戰’!Eastwood將舉行集會抵制韓國城,推動中國城建設”:悉尼維克多2023-08-31,http://www.yeeyi.com/news/details/2049940)

各種聲音不一而足,總覺得依士活是華人較早定居,有一個“韓國城”在旁邊,有怪誕的感覺。

澳華總工會在公開信中列了9點,並 “申請法院禁止令”, 要求暫緩“韓國城”項目的施工。詳情就不列了,看官可在網上查閱。

問題在“韓國城”目前僅限於有限範圍內的街道裝飾,為的是提振地方經濟,何來“針對親華群體的冷戰”?

再看看澳華總工會等在建議中的依士活唐人街範圍:

在圖上可見的是包括商業區以北的住宅區(面積約等於現主要華人經商的面積),還將公園予以列入。經費何來?

我倒想看看澳華總工會“組建包括律師﹑會計師﹑城市規劃師﹑民俗專家等專業人士的專業團隊”所編制的有關評估報告會是怎樣的及是否可行。

依士活風波只是個小插曲,未來的發展依賴的是澳洲經濟及政治環境的變化,卻提供了一個案例予世界其他地方的華人更多的思索空間。

(“依士活風波”是今年突發的事件,在“雪梨唐人街雜錄”中只能作附錄,只是時間性的關係而提前執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mungji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抱歉。“華人購物多集中在上圖所見的Progress Ave這一段”的插圖誤用了現韓國街未更名前情況的圖片。網權所限,難以替換。- 夢子
鬼谷雄风 回复 悄悄话 只认为建中国城合理,建别的民族或国家城就是对自己的歧视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及自我矮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