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關注早期澳洲華人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獲得生活所需的問題,在閱覽華人報紙時是有一些資料,可卻都是在1895年之後的,缺了近三十年,尤其重要的是他們是拓荒者,沒有適當的食物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澳洲最初也沒有英國人的食物,他們必須在遙遠的英國自帶糧食來澳洲,後來是在印度及東南亞進口一些米,加上不斷的努力開荒種麥才有自給的能力。干旱缺水的個大問題,往往有缺草少糧的時候,能出口的後來的事了。
下面是一份食物進口清單:
1880年從香港進口貨物清單
(由20家華人入口商統計)
The Sydney Telegraph – 24 Feb, 1880. Page 2
1. 主食用品:
米Rice﹑麵粉Flour﹑油Oil
2. 肉類食物:
魚干Dried Fish﹑牡蠣(蠔)Oyster﹑蠔豉Dried Oyster﹑火腿Hams﹑咸鱼Jar Sea Blubbers
3. 果菜類
水果Fruit﹑柑橘Orange﹑捲心菜Cabbage﹑蘑菇Mushrooms﹑馬蹄Water Chestnuts﹑菜干Dried Vegetables﹑橄角Dried Olives﹑腐竹Bean Stick﹑肉豆蔻Nutmegs﹑荔枝干Dried Licher﹑金橘Kumquats﹑葉干Dried Leaves﹑金針菜Lily Flower﹑堅果Nuts﹑香菇Fungus﹑粉絲Vermicelli﹑杏仁Almonds﹑黃瓜罐頭Jars Cucumbers
4. 調味類
鹽Salt﹑生抽Bean Soy﹑薑Preserved Ginger﹑麻油Castor Oil
5. 零食類
糖果Sweetmeats﹑蛋糕Bean Cakes﹑米餅Rice Cakes﹑瓜子Melon Seeds﹑餅乾Crackers
6. 日常生活用品
茶葉Tea﹑煙草Tobacco﹑酒Wine﹑衣服Cloths﹑棉花被Cotton Quilts﹑木屐Clogs﹑鞋Shoes﹑靴子Boots﹑書Books﹑紙Paper﹑瓷器Chinaware﹑漆器Lacquered Ware﹑油畫Oil Painting﹑酒餅Wine Cakes﹑木炭Charcoal﹑竹竿Bamboo Poles﹑砧板Chop Board﹑象牙製品Ivory Ware﹑玻璃Glass
7. 藥物
藥丸Pills﹑藥物Medicines﹑藥片Pills
8. 祭祀用物
香Joss Stick﹑紙錢Joss Paper﹑爐竈Ranges
9. 生產材料類
種子Seeds﹑皮Skins﹑藤刨花Rattan Shavings﹑藤條Rattans﹑細繩Cord
10. 其他
貨品Merchandise﹑火水China Oil﹑化妝品Cosmetic﹑植物Plants﹑雜物Sundries
這一份清單並沒有更詳列各種資料,但可以從早期的廣益華報中得以補充。
到1900年之前,華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幾乎大部份是免稅進口,主要原因是澳洲根本沒有,或少得可憐。政府必須保證民生,故採用允許免費進口的方式,其免稅清單每年調整及公布。例如廣益華報在1895年5月24日及6月7日就詳細將各類需繳稅及免稅的物品譯成中文給華人參考。詳細到布的種類,木工的各式工具等等。
由於能免稅的物品太多,開設一間小型的雜貨店成本並不高(甚而可以向規模略大的華人進口商賒帳),故在淘金時期基本結束(約在1875年左右)為數眾多的華人雜貨店如雨後春筍地在雪梨墨爾本等大城市開張,不少小市鎮也陸續有華人開辦兼營中西雜貨的商店來適應地方需求。甚而連廣益華報和東華新報都有兼職售賣華人生活所需品。
後來澳洲也出產花生和豆類,陸續予以限制;華商不願意了,總領事只好出面與澳洲政府磋商。最後是允許進口花生種子,市場允許進口的是去殼去皮的花生,已製成的含花生的產品也就免稅了。
百多年過去,時下的華人雜貨店所售的品種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華人多了,店也多了,競爭不比過去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