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

(2025-08-10 12:53:50) 下一个

读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

 

蔡絛,蔡京的老巴子。著有《铁围山丛谈》,薄薄的一本书。

 

蔡絛,官二代,曾为生病的父亲代政,“一时政皆出于絛。”退休后,用庭院中的树叶当纸,做笔记,并放入盆中。久,积了几大盆。后整理成书。陈寅恪先生说,历朝代中最有文化的是宋。坏种蔡京的纨绔老巴子,也有这样的故事,没法不信陈先生的判断。

 

几十年来,就是不大要读简中圈里的东西,宁愿给文言赘牙,给半文不白隔应,好歹咱也读个文化人写的东西。

 

很久,迷鲁迅文体,禁不住地学嘴学舌。不少人“揶揄”,自己也知道在山寨,抄袭,但还是下笔就学。后来反思,是内心里讨厌简中圈里的覆盖似的公家话。自己又没能力水平说其它的话来怼它,就学舌鲁迅,自己玩自己的,是拙甚至劣,但模仿《纪念刘和珍君》《呐喊序言》《灯下漫笔》,怎么也是“近来”“近墨”,怎么也是在“文房四宝”旁边打转转。

 

生于长于大老粗中间,日子那个糙。用老婆的话说“不像个样子。”刚到德国,有好几年,“不像个样子”的自我菲薄,远比家里兄姊说自己“崇洋媚外”伤人。有了这个经历,就庆幸自己,终于糠箩掉到米箩,虽未去麸褪売,但置身其中。

 

近来,老婆偶然夸了句把,写的不疙里疙????了。进步兮?下放兮?简中圈是非常要“说人话”的,很强势。可翻翻那些个“说人话”里算说得好的,像易中天的,莫言的,陈丹青的,实在不能卒读。与其费这功夫,还不如回翻竪版的古籍,横版的郁达夫,俞平伯。怎么那也是在攀援,能读到点什么。读简中圈,就是个阅读上的上山下乡,接受“说人话”的“再教育”,变成个简中圈的哥儿们。

 

简中圈,就是由文言,半文不白,民国白话这个文化圈,断崖式下跌到泥腿子,顾阿桃王铁人,陈永贵,继续到今天知青认知审美语言当家的境地。本来,比较外国的书,文言半文不白民国语言就是个“少读或不读”的品质,而对比简中圈里的,都“郁郁乎文哉”。

 

这是说文章之类的事。回忆和环顾简中圈里的人和事,近期的小孩集体铅中毒,全杭州人喝巴巴水,一个花和尚气得十四亿佛祖直要跳,再来了“出证姐”,简中圈终于让民国的鲁迅“我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直截退化成了“动物农庄”。

 

小视频里,吴艳妮说话越来越凶,混血儿小伊琍鬼点子看着增多,那个国际章一脸坏相,刚刚二十岁的陈芋夕,满眼的五十岁人才有的算计,十八岁的张子宇很快就目瞪眼横了。都是人,简中圈里的怎么长长长长,都一个样了呢?什么样?一出了这个圈,见到普世里的人,姜文,钟阿城,李鸿章,龙永图,邓小平都异口同声:人家怎么都长得五讲四美?!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就是一股知青上调庆祝一下搞个聚餐的味道;死刑犯行刑前游街示公吓老百姓的事,不干了,换成动不动就大阅兵地震摄神州十四亿了。这水平,肯定够不上听周一波上海清口的水平。

 

说回《铁围山丛谈》。蔡京,不是个东西。做为老巴子,又是官二代,当然为老爸贴金。例如,他老爸蔡京巴结另一个坏种童贯,谋得朝延重新重用。蔡絛这样记录:我老爸“力遏宦官,然遏之不得,更反折角”。这是贴金甚至颠倒黑白,但记得文乎乎的,纵然骂人,决不吐“傻X”渣级别的字词;再例如,老爸故意破坏公文传递制度,达到了自己为所欲为的目的。蔡絛记为:“政和三四年繇上自揽朝纲,政归九重,而后皆以御笔从事。”显然是蔡絛在歪着笔斜着写。可和当今“一切听从以…为核心的领导,…”云云比,是不是有文化多了?!

 

所谓宁听用文言文骂人,也不听“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的歌颂。蔡絛放在民国以前,就是个不要脸的,可他写的《铁围山丛谈》放在简中圈里,绝对是文章一品。就品质论,怎么都会用树叶做笔记来杀时间,这和当下官员性交备忘录,宗教协会主席花和尚尝给刘亦菲开过光比,这档次,怕是十四亿人中也没几个。

 

蔡京被朝廷发放到边远,一家子随行,蔡絛在这里面。父亲死后,他又被流放到广西白州。正于此际此时,他写了这本丛谈。边读,会联想到李锐写的《庐山会议纪要》。这本书,说是简中圈里天花板级的历史书,一点儿也不过份。但和《铁围山丛谈》比,单就文化水平,文章水平论,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有如前清的一个簿记的借条,回执,药房的药方的书法水平,往往比当下书法国展的水平高,文言文文章再不济的,往简中圈里一放,吓得一众“这太有文化了”!

 

蔡絛和他老爸经历了“靖康恥”的全过程。可从《铁围山丛谈》里,读不到慌不择路,恭不择主,读不到郭沫若那样的脸如抹布,司马南那样像是喝巴巴水长大的;全家被流放边远,也读不到气极败坏像江青那样在庭上撒泼,也读不到“远飞的大雁,请你…报个信儿到北京,翻身的人儿想念恩人毛主席”的谄词舔调。倒是常读到气定神闲,很有几分“漫将当年平戎策,换作邻家种田书”意味的段落。

 

总之,读《铁围山丛谈》,当溜出简中圈的娱乐,做回养生操。总体的感觉:文绉绉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网上, 瞥见人们说雪琴的脱口秀有多好笑. 好奇害死猫, 油管上找来看, 笑一回, 再看, 就那回事, 不再好笑了.

听听你的. 昨天, “把哈耶克这六句议完, 先泄气, 然后松了一口气, 格外安心地去菜地里拾掇拾掇, 伸个圈外人的大懒腰”, 已笑歪. 今天, “总之, 读《铁围山丛谈》, 当溜出简中圈的娱乐, 做回养生操. 总体的感觉: 文绉绉的”, 又笑死了.

文绉绉地骂自己, 他读他的古籍, 写他的议, 做他的养生保健操, 显摆他有文化, 在文房四宝旁边打转转, 近墨, 睡觉. 我笑什么笑嘛? 刚吃饱饭, 又笑餐饱的, 真要命!

“糠箩掉进米箩”, It's really a wonderful thing! 圈层干净, 最是值得.

我的难题是, 文言文差劲, 不习惯看繁体字和竖版的书, 不如读英文书. 但我喜欢看你的议, 很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