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俄罗斯的五种未来 (上)

(2024-05-23 14:57:28) 下一个

去年(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后以军在加沙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在相当层度上改变了许多国家,尤其是中东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不依不饶军事行动的不同反应,让很多国家减少了对俄罗斯的敌意,改变了俄罗斯在乌克兰侵略的背景。2000年从其前任和恩师叶利钦(Boris Yeltsin)手中接过俄罗斯总统大权后,普京通过计谋权术,瞒天过海,闪转腾挪地一直执政。由于赢得了最新的“选举”胜利,普京的新一届总统任期到2030年,届时他将年满78岁。在某种层度上,现在普京就是俄罗斯的沙皇(下图 KYIV POST)。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政府,选择了一场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的战争。普京政权把自己塑造成一艘破冰船,代表人类粉碎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由于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形势,普京目前似乎有充分理由为他的俄罗斯感动高兴。鉴于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一次又一次地在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和中非等地出手让华盛顿及其盟友和伙伴感到措手不及,普京下一次又会在什么地方搞出惊天动地的动静来呢?由于不可避免的领导人死亡和更大的结构性因素,俄罗斯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会如何发展呢?毋庸讳言,要预言未来是危险的。世界总有无法预见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所以我们才有所谓的“黑天鹅”和“灰犀牛”。尽管如此,通过考虑各种情景并推断当前趋势,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俄罗斯未来可能的五种发展前景。

经过几任总统几届政府后,华盛顿已经艰难地认识到,它手中不掌握改造诸如俄罗斯和中国大陆这类大国的杠杆:这些曾经的欧亚大陆帝国,以其古老文明为傲,完全不屑国家历史不及300年的美国及其领导的西方国家集团(下图 MONSTER THINKS)。俄中并非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因而不会轻易从威权主义、帝国主义政权转变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有了对塑造俄罗斯的能力有客观的认识,以及对俄罗斯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的研判之后,华盛顿及其合作伙伴就能真正为未来事态的发展做好准备。

俄罗斯以法国为楷模

法俄的历史上有很多相像之处,如两国皆有着根深蒂固的官僚和君主制传统,两国都革了各自君主的命(法国的波旁王朝的路易16路易-奥古斯特,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革命后两国均成为强化了国家主义结构的共和制国家 (法兰西共和国,苏联),两国都有着挥之不去的特殊使命感的文明(法兰西的海外殖民帝国,沙俄和苏联在东欧、高加索、中亚和东亚的领土扩张),两国历史上的强人治国(法国的拿破仑和戴高乐下图 THE COLLECTOR/UNITEDWORLD),

(苏联的斯大林,叶利钦和普京 Britanica/IMDb),以及现在法俄拥有强大权利的中央政府。当然,法俄之间存在着更多的不同。

两国的差异首先就体现在政治制度上。作为一个民主共和国,法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体系 -- 公正、专业的司法机构和公务员制度,以及自由开放的公共领域。而今日的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专制的威权政府。今天的法国享有法治,不再威胁邻国。而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则在国与国之间仍然奉行丛林法则。此外,法俄在人口、领土面积、自然资源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尽管如此,法国,而非英国、德国或美国,为一个繁荣、和平的俄罗斯提供了最接近现实的模式。如果俄罗斯变得像今日法国一样 -- 一个拥有法治体系的民主国家,沉溺于其专制主义和曾经的革命辉煌,但不再威胁邻国 -- 这将是一项崇高的成就。不过,与法国相比,今日的俄罗斯距稳定的西方式宪法秩序还路途遥远。

俄罗斯收缩(下图 THE JERUSALEM POST)

现在的“普京主义”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在俄语期刊和志愿协会中:一种以反西方为基础的独裁、愤懑、神秘的民族主义。普京主义信奉“传统价值观”,并借鉴一些斯拉夫主义、欧亚主义和东正教的学说。像普京一样,这些威权民族主义领导人坚信,美国一心想摧毁俄罗斯。她/他们对俄罗斯没有希望的未来深感不安,并责怪普京把事情搞砸了。也就是说,这些人需要普京拥护者的支持,但认为普京的乌克兰战争正在伤害俄罗斯。

无论对俄罗斯军队高层、普通老百姓还是民族主义者,人口都是一个特殊的痛点。1992年以来,俄罗斯人口在逐年减少。其劳动年龄人口从2006年达到峰值的9000万,到今天的不足8000万。俄乌战争造成的伤亡也加剧了俄罗斯人口的损失。尽管战争提振了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基础,但劳动力的减少却使俄国防工业缺少约500万合格工人。在未来十年中,20至39岁这一生产力最高年龄段的工人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即使从乌克兰绑架儿童到俄罗斯,也无法扭转俄罗斯的人口减少趋势。

在日本,德国一类国家中,生产力的提高很大层度上抵消了人口老龄化/赤字。但这对俄罗斯不适用,因为俄罗斯生产自动化的规模和速度方面几乎位居世界最末位:其自动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对乌开战争实施战时经济之前,俄罗斯的教育支出在全球排名中就出奇地低。在过去的两年里,当数千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因政府征兵和镇压而逃离家园时,跟随她/他们离去的是俄罗斯的经济未来(下图 Business Today)。诚然,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声称不会在乎这些人的出走。但人们内心深处,其实都知道俄罗斯需要他们。

归因于其广阔的欧亚地理和与世界许多地区的长期联系,以及提供的赚钱机会,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仍然能够进口维持其经济运转所必需的大部分零件设备。但尽管有丰富的供应源,尽管普通民众已经习惯了战争,俄罗斯精英们意识到,作为一个初级商品出口国,俄罗斯的长期发展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可普京的对乌战争阻断了西方对俄技术转让的道路。普京政府支持哈马斯的立场,导致俄罗斯毫无道理的搞僵了与以色列的关系。否则,以色列是可以向俄罗斯提供高科技商品和服务的国家。在更基本层面上,俄罗斯精英已与发达国家物理阻隔。她/他们现在当然可以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但UAE再怎么好,也无法与欧洲的别墅和寄宿学校媲美。

虽然俄罗斯军队证明了在战争中的韧性,但俄罗斯陷入严重缺乏国内投资匮乏,人口减少,以及技术落后的困境。包括许多精英在内的俄罗斯铁杆民族主义者承认,俄罗斯正处于自我挫败的轨道上。许多人私下认为,普京应该为此负责,他不应将其个人的政治生命与国家作为大国的生存绑架在一起。因此,当普京下台,或在他自然死亡之后,俄罗斯可能实行收缩,转而关注国内经济民生。俄罗斯人认识到,国家因徒劳地反对西方而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果持续下去,俄罗斯可能将永远失去重要的欧洲关系,换来的是对中国大陆的依赖。

俄中关系 - 附庸

亲普京的俄罗斯精英吹嘘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比西方更好的选择 -- 俄中关系(下图 NIKKEIAsia)。过去20年中,俄中两国通过举行在频率和地域范围不断增加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关系了双边关系。俄罗斯对北约扩张和西方干预乌克兰的不满及反制行动,得到了中国大陆的支持。1996年叶利钦总统和大陆江泽民主席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大陆的经济繁荣增加了对全球的总需求,包括对苏联/俄罗斯从钢铁到化肥等商品的需求,间接地帮助苏联时期的民品生产起死而复生。同时,中国大陆对普京的经济繁荣和俄罗斯中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作出了贡献。

在政治上,普京和现中共领袖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关系。两人在执政期间已会面了42次,公开称赞对方是“我最好的朋友”(习对普京)和“亲爱的朋友”(普京对习)。支撑这两个志同道合的威权政府领袖站在一起的,是反西方主义,尤其是反美主义。随着中国大陆从初级伙伴成长为高级伙伴,这两个专制邻国于2013年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经济上,两国联系日益密切。30年前俄中贸易一直徘徊在160亿美元左右,而到201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为780亿美元。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俄中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该数字还不包括利用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和阿联酋等第三方伪装的数百亿美元的双边贸易。中国大陆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粮食、某些矿物,和军用飞机发动机等。而俄罗斯则成为中国大陆汽车的第一大进口国,也是大陆机械电子产品的大买家。新天然气管道两国正协商谈判建立一条始于西伯利亚,经蒙古通往中国大陆的新天然气管道。

据《美国之音》报道,2023年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为中国大陆,中俄贸易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34%,但占大陆外贸份额的4%。中国大陆已成为俄罗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经济依靠,从大陆获得俄罗斯维持军事装备生产所需要的一些军民两用产品、配件和原材料。而俄罗斯则主要向大陆提供工业生产的原料。当普京断掉连接西方的桥梁,并将始作俑者归咎于西方时,他除了依靠中国大陆的善意,几乎没有其他办法。正是因为两国关系中日益严重的不平衡,促使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将俄罗斯称为中国的附庸(下图 Quora)。在这种关系中,北京至少可以影响莫斯科的政策甚至人员决定。当然,俄中两国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并密切合作继续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

俄罗斯:大号朝鲜

俄罗斯对北京的依赖对普京或他的继任者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朝鲜就是一个非常具说服力的例子。北京介入朝鲜战争拯救了平壤,因为中朝唇齿相依(毛泽东语)。在国际上孤立的朝鲜,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极其依赖中国大陆的支持,尤其是其在2006年进行核试验之后。中国大陆加入了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但朝鲜领导层仍然我行我素,继续推进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要知道,这些导弹不仅可以打击首尔和东京,也可以攻击北京和上海的目标。更惊艳的是,2017年,朝鲜领袖金正恩命令特工在第三国谋杀了他受到中国的保护同父异母哥哥金正男(下图 Daily Mail)。对于不知感恩的金正恩,北京似乎没脾气地在2018年重申了对平壤的支持,为朝鲜提供粮食、燃料等援助。

金正恩向北京表面,虽让中朝关系“唇齿相依”,但牙齿是会咬嘴唇的。金可以不顾北京的感受,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大陆都不希望平壤政权倒台。因为如果朝鲜国家垮了,朝鲜半岛很可能将在美国主导下重新统一。没有朝鲜作为缓冲,解放军将与美军隔鸭绿江相望,并使其收复台湾复杂化。

尽管俄罗斯和朝鲜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倒也不乏相同之处,故俄罗斯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号的朝鲜 -- 国际孤立和越轨,拥有核武器,极度依赖中国大陆,但仍有能力吃北京豆腐。因为俄罗斯的幅员,人口,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莫斯科显然比朝鲜拥有更大能量,可以让北京难堪却不必承担后果。而且,北京很难承受失去俄罗斯的代价 -- 在其北部边境出现亲美的俄罗斯,就像在其东边出现一个亲美的朝鲜半岛一样,且更具威胁性。失去俄罗斯,还意味着不再能稳定地获得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对北京来说,防止俄罗斯转向西方仍然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下图 THE HILL)俄罗斯人当然对此心知肚明。唇齿相依,一损俱损,毛子深谙其道。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Kotkin, S. (2024). The Five futures of Russia.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russian-federation/five-futures-russia-stephen-kotkin?utm_medium=newsletters&utm_source=twofa&utm_campaign=The%20Talks%20That%20Could%20Have%20Ended%20the%20War%20in%20Ukraine&utm_content=20240419&utm_term=FA%20This%20Week%20-%2011201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