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
今儿打电话回家的时候,老妈说中午你们吃了过年时候传统的烩菜。我正好也做了烩菜,只不过是改良版的。
儿时,烩菜是咱们那儿正月里才能吃到的传统饭。一碗烩菜里的东西是有数的:一片五花肉,一片白豆腐,一片煎豆腐,一个肉丸子,一个洋芋丸子,半个面疙瘩,配着粉条、白菜、葫芦卜,佐以辣椒和葱花(咱们那里习惯吃红皮老葱,白皮新葱还是很久以后才流行起来的),又吃又喝,热热乎乎。吃烩菜的主食一定是早就蒸好的包子、花卷、或馒头。时间宽裕的,主食就上笼再热一下,来不及的就冷着吃,或者放在火炉边上烤一下。那时,无论去别人家做客,还是客人来家里,待客的都是烩菜。现在想来,因为这种饭方便做:东西都是年前就准备好的,现成的,只需放锅里热一下就好。客人无论什么时候来,十几分钟就能饭菜上桌,还营养均衡。
我没来得及炸肉丸子、洋芋丸子、和面疙瘩,大家也不爱吃肥肉片,就胡乱放了些别的:午餐肉、虾、鱼丸、鱼豆腐、红薯片、木耳、金针菇、笋片什么的。主食都免了。吃吃喝喝也挺热乎。
除了烩菜,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年初一早上的面茶。那时人们都在村里生活,不像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因此,那时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也亲切。传统上,年初一拜年,男孩给亲房邻居家的长辈敬酒(那时家家酿麦酒,敬酒也是用麦酒。家境好的人家偶然也有用白酒的。后来,家家都用白酒代替。一来是经济好了,二来也没什么人家再煮麦酒了),女孩子就送面茶。还要比谁家起身最早,第一个热好酒、做好面茶送到别人家去。
面茶也叫油茶,东西很简单:水里搅面粉,成糊状。但里面的香料却不简单:老茴香秆儿、香豆秆儿、桂皮、八角、老葱、姜、茶。更重要的是浇头:臊子,炒鸡蛋,麻花碎,花生碎,核桃碎,油渣等等,各家不同。把浇头放进去,一碗清汤寡水的面茶立刻变成了丰盛的油茶,我能连喝两三碗。
我也做面茶。只是香料不齐,老茴香秆儿用新鲜小茴香代替,老葱用新葱代替,没有香豆。味道虽然不够浓郁,但抚慰一下思乡之心也足够了。
年味儿,其实就是记忆里最温馨的味道,是老妈身上的味道。
即此,恭祝爸妈春节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