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里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个人资料
正文

五月四日:遗失了的“成人礼”

(2019-05-06 05:09:35) 下一个

爸妈:

今天的微信里,各个朋友圈都在转发与“五四”和“北大”相关的图文、视频。所谓“百年传承,青春与你同在”。我却忙着接送孩子:小猪有田径比赛,小狗有两个同学的“成人礼”要参加。

所谓的“成人礼”,其实是犹太族孩子十三岁的生日庆典,在希伯来语里有专称:男孩子的叫“Bar Mitzvah”(诫命之子),女孩子叫“Bat Mitzvah”(诫命之女)。犹太人虽然曾经四处流亡,居无定所,却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一脉相承。无论男女,一到十三岁,就得举办成人礼。称之为“礼”,是因为这个生日真的是一种表示成年的宗教礼仪,重要性与婚礼相提并论,是他们人生第一个里程碑,表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要承担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今天,小狗参加的正好是一男一女的。

每一个犹太人家庭,为每一个年满十三岁的孩子,都要精心举办这场庄重又欢快的庆典,花费巨资租场地、定司仪、请乐队、备礼宴、设计请柬等等,至少得提前半年就开始打算,花一、两年去安排的也不在少数。而受礼的孩子,更是从小就得为这件事开始做准备:学希伯来语。因为在仪式上,她/他得用希伯来语读一段《圣经》,并节选其中之一,以自己的理解用希伯来语发表一段成人演讲,感谢父母的教导,宣誓自己将终身遵照犹太教的教义生活。所以,学希伯来语是她们的天职,无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周末都要去上希伯来语学校。这比我们威逼利诱,让孩子去中文学校有效多了。

在宗教意义上,“成人礼”之后的孩子已经成人,可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当然,现在的孩子并不会真的这样,也不会真正承担宗教和社会责任,但最起码,必然会有一种要成熟起来、自己要有担当的心理暗示。而且,也学会了希伯来语,自然而然地传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

礼仪一般分两部分:白天是正规的仪式,所有与会者着正装礼服,备贺礼(以18的倍数为准)。晚上是礼宴,可以着半正装,最好方便跳舞的。因为从傍晚的酒会、晚间的宴会、到凌晨的舞会,一直音乐不断,随时都有人在跳舞。

几年前,小猪第一次参加别人的成人礼时,对那精美的、特意定制的邀请函赞叹不已。可是,她从来没参加过如此正式的场合,哪来的礼服?好在个子已比我高,所以穿着我的旗袍,也还可以将就。就算寒风瑟瑟,也兴致勃勃地忍了。那也是她第一次独自玩到晚间十一点以后才回家。如今,轮到小狗参加同学的成人礼,她也去我衣橱里翻,正是穿裙子的季节,她偏偏选了我求职时候用过的西服套装,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中国人没有自己特定的礼服,自然是随心所欲了。

每次收到“成人礼”的请柬时,我都忍不住叹息:明明中国是最讲究礼仪的,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早在周朝就有成人礼。“三礼”首推《仪礼》,《仪礼》首章便是《士冠礼》,也就是“成人礼”,然后才是婚、丧、祭、乡、射、朝等。这些礼仪流传至整个东亚并被继承下来:至今,二十岁的人,在日本,每年元月举办盛大的“冠礼”;在韩国,是五月行“冠礼”和“笄礼”。唯独我们,这个本当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礼仪,却被遗失了。随之被遗失的还有培养年轻人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建立独立自主精神,传承礼仪文化,以及凝聚民族力的机会。莫说“成人礼”,中国如今连自己的礼服都没有。在重大正式场合,一看到和服、纱丽、韩服,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人,唯独我们的人穿得五花八门,难以辨识……

今天,在大家都宣扬“传承”,纪念“五四”的日子里,我却为我们遗失了的“成人礼”而伤感。

唉,不说了……

晚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